林春艳
摘要:良好课堂氛围不仅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进步。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当重视良好课堂氛围的创建,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构建
一、教师的教学态度促进了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不仅是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最好的教学态度。首先,要充分准备好课前工作。课前教师应当充分准备好教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熟悉,从而做到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科学合理以及清晰明确,同时也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课前工作的充分准备不仅可以促进教师良好教学心态的形成,也是教师对整堂课教学的自信心的建立过程。其次,教学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教师在教学中全身心投入授课,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进而才能有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促成。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随机应变,及时处理在教学中可能出現的各种突发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特定的课堂氛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教师态度是影响良好课堂氛围创设的重要的因素。
二、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活课堂气氛
创建良好师生关系就是在为轻松和谐课堂氛围打基础。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亲切态度和赞美的语言都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使得教师可以更好地去关心学生,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尤其是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处理,教师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学生对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问题的质疑,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的信任感,这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还未发育,游戏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有极大吸引力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参考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精心设计符合教学情况和学生状况的游戏,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合作,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课堂教学的娱乐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加有利于课堂氛围的真正形成和保持。
三、树立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的好朋友,学生一旦对一件事物非常痴迷那一定能做好,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例如,在教授《鸟的天堂》一节时,我们可以创设符合教学主题的情境模式,可以借助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五颜六色的鸟,有的嬉戏打闹,有的展翅飞翔。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同学们想不想见一见大榕树,想和鸟儿做朋友吗?那么我们一起去鸟的天堂去看看吧。”然后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学生可以把自己看成作者尽情地去自由畅想。主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学习产生共鸣。
学生探求新知识时要勤思考、敢实践并主动探索、不断创新,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整个课堂气氛都活跃起来,课堂上师生间要建立一种合作交流的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通过交流后可以提一些浅显的知识点,在书本上可以很好地找到答案的,让他们起来回答,及时给予鼓励,如“你真聪明”“回答得真棒”等等。这样不仅仅能够保护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又能让他们的学习思维在课堂上大大的提高,进一步创建师生间合作的和谐课堂。
要想建立高效课堂,必须使学生积极地去参与其中的课堂教学实践部分,一些专家认为: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当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知、去总结,才能够给学生主动去认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节时,先让学生主动去提出问题,然后带着所提出的问题进入课本阅读去自己发现问题,课本上把重点内容进行划线、标记图示、解读问题,在主动探知中掌握新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主体性教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也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魅力所在。
独立的思考与活动空间是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人公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能够平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够更好的、更主动的展现自我。例如,在学习《雨点》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更好地体验到文中所描述的意境。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预读和反复的阅读,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汇,例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等词语的关注和思考,并且开展小组讨论。通过以上手段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印象,然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文中意境的模拟和表演。通过这堂课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都相应的提升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一下子变得浓厚起来。
建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教学并非短期就能实现,这不仅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不断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积极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四、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以及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创设生活化、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和自我探索知识,从而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进而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取快乐。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的小游戏,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活跃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良好课堂氛围形成创立外部环境,学生兴趣的不断激发是为了良好课堂氛围形成注入真正的活力。
总之,打造小学高校课堂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快乐地学习,营造更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真心地喜欢课堂学习,让师生一起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