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8-06 01:39张敏
亚太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环境

文/张敏



论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张敏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探究创新的本能人人皆有,但人的创新能力却无法直接传授的,它必须在饱含科学精神和人文氛围的环境濡染下,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才可不断生成。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和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扎实的基础知识;二、丰富多彩的环境;三、探索欲。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环境

创新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范畴,既包括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也涵盖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它还是一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状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又一个重要奋斗目标。

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如何培养和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儿童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

一、打好基础知识

创新基础主要包括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不是天马行空异想天开,而胡思乱想的创新是没有基础的是靠不住的。离开了基础知识谈不上创新。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视打基础,当然并非应试教育所独有,素质教育也需重视打基础,是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使幼儿掌握系统、扎实、现成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就是打基础,有了基础知识的支撑,创新能力就有了源头。“基础”是“创新”的前提和条件,基础扎实更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基础”与“创新”之间是一种正相关。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扈中平认为:基础知识,要有利于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有利于人的创造力的解放,有利于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生命力的激活,有利于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二、丰富的环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培养人的创造力,需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创造学家韦伯格说:“实质上是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开展创造教育,关键是营造一个符合现代幼儿教育特点的、全新宽松的、有利于开发创造潜能的环境及氛围。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只有在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建构游戏,当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了一定基础后,但不会安心于这一种工具的构建,幼儿的思维会随首自己的建构经验不断提高创像不断扩展,只有在熟练操作的背景下才会产生智慧。所以,我们要做的便是提供更能让幼儿进行自我创新的一个活动环境及学习环境。

三、探索欲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这也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也是在发展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而取得的。可见兴趣在发展儿童的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敢想”、“敢说”、“敢做”,给幼儿提供有趣而又能激发思考的有结构的材料,放手让他们自由探究。如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给每组幼儿发放一个装着水,水上并浮着乒乓球的瓶子,还准备了一些橡皮泥,筷子,石头,绳子,尺子,胶带等工具,请幼儿想办法把瓶子里的乒乓球用工具弄上来。由于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组有结构的材料,营设了这样一个宽松的探究气氛,幼儿都聚精会神地研究乒乓球,有的幼儿用尺子捞,有的幼儿用筷子夹,有的往瓶子里放橡皮泥和石头,幼儿沉浸于自已的研究,最后有幼儿总结出,只有让瓶子里的水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用尺子或筷子将水上的乒乓球弄出来,当然也有幼儿用了另一种自己探索出的方法,用橡皮泥包住胶带将其沉入水中,用一根筷子将胶带粘到乒乓球球的横切面,然后慢慢拉上来。这说明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幼儿才会产生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并释放创新激情。爱护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经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产生疑问,从而引发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创设这样的环境。同时,我们要将教材中“试一试”的作用充分发挥,在幼儿之间可常常开展互相质疑活动。疑问使幼儿产生好奇,好奇引发出幼儿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

一个社会,只有充满创新才能更繁荣更文明。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历史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能进步。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中华民族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必须造就千千万万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精神的培养,要从儿童抓起。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时时都是创新之时,事事都是创新之事,人人都是创新之人。”让我们“蹲”下来,用一颗童心呵护孩子,爱护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善待孩子们“自己的世界”。

(作者单位:番禺区直属机关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徐建华,杨静,江玉贵;加快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年02期

[2]朱洪波;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年02期

[3]刘士文;创新实践社会发展动力论[D];中共中央党校; 2008年

[4]冷余生;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 2000年01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8-0251-01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