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历教育助力学历教育——发展电大特色办学模式的研究

2015-08-06 01:39张潆心
亚太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学历教育办学模式

文/张潆心



非学历教育助力学历教育——发展电大特色办学模式的研究

文/张潆心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基本概念,阐释了电大在当前开放教育办学模式中的现状,对电大发展非学历教育的现实意义及优势进行分析,提出利用非学历教育助力学历教育,创新发展电大特色办学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办学模式

一、概述

学历教育是按照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招生计划进行组织考试、招生录取,根据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学生按教学规定完成学业后,学校为其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相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相对而言,“非学历教育”则是指各种培训、进修教育活动,完成学业后,获得培训部门颁发的结业证书。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要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其中,明确提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效互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互衔接,构建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使不同类型学习成果得到互认和衔接。《规划纲要》的颁布明确了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目标。

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市场上多种办学形式各具特色,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其他学历教育一样,电大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源挑战。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非学历教育办学形式,人们对非学历教育的需求,电大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为辅的办学理念,学历教育方面的教学资源和经验,组织管理上的系统性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在技术上的优势,不仅为电大发展非学历教育赢得了声誉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电大发展非学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发展非学历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非学历继续教育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为国家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已成为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教育不能脱离社会需求独立存在,而是应该加入到市场的竞争机制中来,使教育参与市场竞争机制,教学内容贴近市场所需,为社会所用,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二)有利于电大发展与人的个性化需求

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传统的教育已不再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教育也应从社会化转变为个性化以满足社会成员个性化需求和发展需要。订制电大个性化的办学模式,使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无论在办学形式、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资源、支持服务等方面都能达到有效衔接,发挥电大在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造上的主动性、科学性、灵活性,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终身教育仅仅依靠学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校的一次性教育很难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对知识的需求。因此,要想动员全社会成员都加入到终身学习的队伍中来,就应该借助电大学历教育的优势,结合市场需求,搭建学习与教育的平台,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课程设置,达到社会成员人人可学、处处能学,发挥电大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三、非学历教育助力学历教育发展对策

(一)引起重视,转变观念

在教育环境大转变的今天,社会对各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与日剧增,非学历教育作为当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教育形式的针对性、适用性、灵活性等特点尤为突出,满足了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已逐渐成为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电大在传统办学模式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拓展非学历教育,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依存,共同促进,进而推动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历教育为非学历教育搭建教学平台,非学历教育指导学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由此可见,非学历教育已由辅助型教育上升为主流型教育,使个人适应社会发展,明确学习定位,与社会环境相对接并与学历教育并重的教育形式。学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转变发展观念,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轨并行,促进电大教育体制的创新发展,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需要。

(二)自我开拓,政策补给

电大发展非学历教育离不开相关教育政策的支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关键。在电大系统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还应积极探索,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资源的相互转换,出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有效沟通的政策、文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也可动员各教育机构和专家进行合作和研究,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接轨的方式为两种教育形式的转换提供组织上的保证。电大可借助这一办学特色,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让学生成为电大招生宣传的社会名片,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到电大的学习中来。

(三)学院支持,积极配合

非学历教育离不开各学院的支持与配合。在进行非学历教育的实践中,计划是成功的先导,资源是发展的基础,而良好的规则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我们既要整合电大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学两种课程资源库,又要在有实际调研的前提下去制定有层次性的教学培养计划。适应性教学计划是根据目前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市场现状、不断发展的多层次多专业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而制定的,它重新定义和不断发展各学科专业的课程门类、课程性质和施教方式等,来完成计划的人才培养方针。同时,教学计划的实施要有丰富的教学课程资源作支撑,这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必须区别于原有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学历教育资源,要在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学习特征的基础上开发新内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职业人”。最终,学生在非学历教育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在学历教育得到承认,并转化为学历教育课程中的相应学分,达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融合。

(作者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孟繁军王毅军.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 ( 7).

[2]霍慧玲尹春雷.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办学模式[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 3).

作者简介:张潆心( 1986-),女,汉族,吉林人,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5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8-0224-01

猜你喜欢
学历教育办学模式
试论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虚拟工读学校:新常态下探索工读教育办学的新模式
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