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教版语文教材《羚羊木雕》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5-08-06 01:39谢静
亚太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教学启示女性形象

文/谢静



对人教版语文教材《羚羊木雕》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文/谢静

摘要:教科书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文化产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语文教科书,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两性观念都有着巨大作用,应突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正确的两性观念。《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当代文学作品,全文故事简单,通俗易懂,但文中的女性形象却被丑化扭曲,这会不自觉的在学生心中留下不正确的女性形象,不利于学生正确两性观念的发展,如何消解性别歧视,树立正确的女性形象,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张之路;《羚羊木雕》;女性形象;教学启示

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提示:“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这段话阐明了本单元学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作为一篇优秀精读课文入选,作品篇幅较短,文字朴实,是少年朋友们非常喜爱的一篇微型小说。文章围绕“赠送”和“索回”那只羚羊木雕,发生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两组矛盾,彰显了对友情和亲情的艰难抉择,赞美真诚无私的友爱,批评重财轻义的思想,呼吁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纯真的感情;同时也教育孩子做事应与父母商量,尽量考虑周全。

从多年来相关文章来看,语文教学工作者对《羚羊木雕》主要内涵的解读大多一致,其关注点大多落在“友情”和“亲情”的处理上,以及对父母重财轻义的批判。当然,这样的解读无可厚非,毕竟这是本课文的主题思想,但通过对本文的反复咀嚼和与原文的对比发现,编者对本文改动较大,而改动后最主要的后果就是使文中女性形象发生巨大变化,容易造成学生对女性的刻板认识,曲解对女性的认知,从而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两性观念。本文从性别视角入手,且通过对原文的阅读比较,对文中出现的主要女性形象做简要剖析。希望在今后教科书的编写中,能够充分考虑文本中的女性形象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影响,全面公平的表现两性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

一、“我”的妈妈:态度生硬、强势固执

文章一开篇就是“那只羚羊哪里去啦?”妈妈突然问我。这里单从没有称谓的疑问句就可以看出,妈妈是一种拷问和审查的态度和语气在质问文中的“我”,这里的妈妈是颐指气使,蛮横专制的,是眼中只有贵重的羚羊木雕的世俗女人形象。这样的逼问下,“我”只敢小声回答,生怕惹怒了妈妈。“小声”二字透漏了我的胆怯与心虚。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这里对妈妈眼神的描写得入木三分,一个满眼怒火、步步紧逼的强势妈妈跃然纸上。“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急迫的追问,让“我”的声音开始发抖,“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不给“我”留下任何辩解和商量的余地,“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从这些妈妈说出的话中可以看出,“我”的妈妈是一位态度生硬、固执急躁,不够尊重和理解“我”的强势女性。

其实在原文中,妈妈突然催问之前,有个很重要的交代:吃过晚饭,我在复习功课,妈妈“坐在沙发上织毛衣”,还到另一个房间叫爸爸把电视的声音关小了,然后回来“慈爱地把我的手从耳朵上拿了下来”。如果有这样的交代,即便出现了后来追回礼物的事情,家庭的亲情和气氛还是显得比较和谐自然的。但是教材中删掉了故事前面的这几段前奏,气氛就显得紧张起来,主题也变味了。经过追问,妈妈得知“我”已将木雕送给“我”的一位好朋友,马上“坚定地”要求孩子“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原因是“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怕不同意还说“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完全是一种不留余地、不容置疑、不可商量的态度。这完全是在丑化文中妈妈的慈爱形象,原文中的妈妈慈爱的,是温柔的,是为我着想的好妈妈;而改动后的妈妈是蛮横固执的,是霸道强势的,是不顾及孩子感受的凶妈妈。而且,妈妈作为家庭日常生活的主要负责人,勤俭持家、关心家庭财产状况,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妈妈家庭管理的一部分,是人之常情,而文章却向读者展示出一个不懂得体谅和理解、重财轻义的霸道女性形象。

二、万芳:学习很好、仗义、一点也不自私

文中的万芳,在“我”的眼里是学习很好,很仗义,一点儿也不自私的好朋友。“仗义”一词的意思是“主张正义,讲义气”。一般用来形容男孩子,文中为了体现万芳是一个讲义气的好朋友,宁可穿着“我”那条补得不成功的运动裤上课,而不肯换回自己那条新的。但是后文中当听到我用“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说“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时,她责怪我说:“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言下之意对“我”的出尔反尔很不高兴。这完全是颠覆了“仗义”好朋友的形象啊,不过后来又追上我,把“我”退回去的小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这个态度的转变与前面用责怪我的态度说话一样来得很突然,显得特别生硬。原文写的是:“拿着,没有礼物,咱俩也是好朋友!”原文这句话最后用的是感叹号,而且强调“没有礼物”这个前提,和前文“仗义”的性格更相吻合。

另外一点,仔细阅读比较过本文的原文,发现改动非常大。最明显的改动就是,对我和万芳改变了性别,从男孩子变为女孩子。因为性别变了,名字也就变了,从万方变为万芳。很明显这样的改变,有很多的硬伤。比如万芳和我换礼物的时候,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按照常理,女孩子一般不会玩这种男孩子喜欢玩的玩具的,并且还随时携带在身上,这就更让学生对万芳的性别琢磨不清了。而且课文中的另外一个细节就是我和万芳在体育课换裤子,虽然课文中已经删掉了“忽然,他把自己的裤子脱下来”这样的句子,把故事的地点转移到树底下,但还是很难想象一个女孩子会在操场边的树下换裤子,换好了还拍拍屁股,嘿嘿的笑,基本上是没有女孩子的感觉。但是,为什么编者要让万芳变性呢?

我思考后猜测:或许是因为女孩比较懦弱,容易屈服于父母的威迫,如果是男孩子,送出去的东西比较难以要回来,男孩子更爱面子、更诚信。那么,这便在无形中告诉读者和学生,一般只有女孩子才会做这种出尔反尔的事情,只有女孩子才会屈服于父母的胁迫,只有女孩子才会有这种婆婆妈妈的小事情,这是明显的对女孩子的歧视和偏见。回头来看,我们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有意无意突出女性顺从懦弱的性格,这一点在性别教育问题上是严重不合适的。

三、万芳的妈妈:明白事理,对子女严格

课文对万芳妈妈的形象改变很大,课文中万芳妈妈和我的父母是相似的角色,对孩子的教育总是这样粗暴和无理,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可是仔细读原文,发现万芳的妈妈完全是另外一个形象。原文写到,万芳妈妈在文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发现万芳把裤子弄破了,对万芳采取了罚站一个钟头,可是原文中是半个钟头。当我问她为什么不告诉她妈妈的时候,她说,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会让你妈知道。而原文并没有这句话。这完全是对万芳妈妈的丑化。另一次是我到万芳家要回羚羊木雕,万芳妈妈知道后说: (课文)“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好好拿着,我呆会儿揍他!”(原文) :“你怎么能要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好好拿着,我呆会儿说他!”一个是“拿””,一个是“要”,“拿”是主动拿别人的东西,而“要”是接受别人的东西,从课文中我们得知,万芳是“要“的,而不是主动“拿”的,而在原文中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心里清楚自己的孩子是不会轻易拿别人的东西的,她是了解万芳的。而那个“说”和“揍”就更加不同了,“说”是教育,而“揍”是粗暴的做法,而万芳妈妈是个讲道理的母亲,她有自己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原文中有的一句话,那就是万芳在雪中把小刀再次送给我的时候,我担心地说“你妈妈会说你的!”,而万芳的回答是“没事儿,凡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东西,不管我给谁他们都没说的……”但是却被课文删除了。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们发现原来万芳妈妈的教育方式和我父母是不同的,作者的本意是把万芳的妈妈塑造成和我的父母完全不同的形象,从而反衬我父母的教育方式,而编者却用了很多笔墨去丑化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跟“我”父母同样粗暴的妈妈形象,这难道不会造成学生对妈妈的误解吗?

四、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文中“我”的奶奶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是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里的奶奶是想帮我说点好话的,但出于对儿子和儿媳的尊重,最终是什么都没有说,表现出奶奶是个明事理的人,同情“我”但无能为力。第二次是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里的奶奶终于忍不住了,冒着被儿媳责备的风险帮“我”说话求情。在原文中是小声说:“算了吧,下次记住就行啦,孩子们也要讲个信用……送给别人的东西怎么好再要回来呢!”这里体现出奶奶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对追回羚羊采取了调和的态度,说明奶奶更懂得孩子的心理,也更通情达理、更客观。原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慈爱的、明事理的、为“我”着想的女性形象。而课文中的奶奶虽然也帮“我”说了话,但最终还是不免有些懦弱和顺从。明明是一个正面的、积极的老人形象,也被塑造得软弱无力,目光短浅。

五、“我”:重情、软弱

既然课文对性别进行了调换,那么文中的“我”也应该是一个小女孩。通过文中多次提到的,“我”低下了头不敢看妈妈,不敢看万芳,被母亲逼迫最后到哭泣,说话声音几乎连自己都听不见,种种表明,“我”是一个懦弱而重情的小女孩。但是,为什么编者非要把性别改为女孩子呢?男孩子就不能重感情和懦弱了吗?就不能低头了吗?就不能哭泣了吗?就不能说话小声到几乎自己也听不见吗?说到底,编者还是认为,懦弱、重感情这都是女孩子才固有的性格特征,男孩子永远是强大的、理智的;其根本还是编者男性中心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而这种思想观念来自长远的文化浸淫,已经变成了人们的“集体无意识”。

六、教学启示

在人类无法脱离的社会环境中,人的性别早已不是天然性属,而是社会性属。对于两性之间差异的形成,西蒙·波伏娃有一句著名的论断:“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之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性别刻板印象”在孩子的观念中逐渐形成,除了家长、社会在言语行为方面的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所受到的学校、书本、广电传媒等方面的影响。由此看来,学校应加强性别文化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女性观念。教科书编制者应多考虑教科书的学习对象,注意书中两性在各个方面的平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语文教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除了在主题思想、人格塑造等方面加以诠释以外,还能够站在性别平等的立场来解析一篇课文,就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S].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12.1

[2](法)西蒙.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张之路.关于《羚羊木雕》[M].语文学习,2007,( 10).

[4]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林聚任.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

[6]强海燕.性别差异与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李丕创.仅仅是“反悔”吗?—《羚羊木雕》一文所引发的伦理与守法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7.

[8]钟益兰.对人教版语文教材《羚羊木雕》一文的质疑[J].新余学院学报,2013.3

作者简介:谢静( 1991-),女,汉族,四川宜宾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8-0040-02

猜你喜欢
教学启示女性形象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探究雅思口语测试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