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钢+刘春侠+廖自能
摘 要 在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产生背景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建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利用工作的总体思路,并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探讨了(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利用与资源建设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指出优先启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利用工作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设校园网、为访问精品资源共享课修路搭桥”,二是“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学生学习互联网上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源建设工作则要围绕“教学文件、教学活动的资源化”和“教学资源的展示、分享”重点建设好“多功能录播教室”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
关键词 新建高校 精品资源共享课 建设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7.009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Newly Built College Boutique Courses
——Take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DONG Guogang[1], LIU Chunxia[2], LIAO Zineng[2]
([1]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415;
[2] Dean's Office,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415)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e main features of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on the proposed general idea of the new boutique in college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the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for example, discusse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ctibles Resource Sharing Lesson the effective use of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umber of key issues, and noted that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work prioritized start up boutique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to be two-pronged approach: Firs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the access to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road bridge", and second, "promulgated relevant policies to encourage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students learn on the Internet"; and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resource Construction work will have to focus on "teaching file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demonstrate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key construction good "multi-function taped classroom" and "excellent resource sharing class site".
Key words newly built college;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construction; use
1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产生背景及主要特点
近年来,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思维的深入人心,人们的学习习惯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以老师(讲解、演示)为主,借助黑板(或多媒体投影)将知识或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模式已远不能满足高校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技能的需要,新的“以学生为中心,借助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平台与资源来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已成为各高校普遍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伴随着这种探索,相继出台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越来越明晰地将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指向“精品资源共享课”。①所谓“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②它是在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与之前的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相比,又都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服务对象与建设目的来看,原精品课程没有特别明确服务对象,实际中侧重于为高校及高校老师提供一个精品课程的展示与交流场所,未能以“学生”为中心,把它们直接用到服务学生之上;精品视频公开课开始把重点转向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者身上,其建设的目的直接服务于学生,向学生提供精品的视频课程;而精品资源共享课则更进一步地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学习”这一根本目的,在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基础上丰富了资源类型与课程范围。(2)从选题范围与资源类型来看,原精品课程选题范围是以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各类课程,它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示范性、代表性,但不完整、不全面;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范围是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及学术方面的讲座,严格上它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仅提供某方面内容的一个视频资源;精品资源共享课与原精品课程大致类似,但范围更广泛,而且它提供的资源类型更为丰富、内容更全面,是系统的、完整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借助它独立地开展一门课程的学习。(3)从课程建设规范性要求来说,原精品课程的建设没有统一规范要求,由课程组自行确定其资源及建设标准;精品视频公开课开始对视频资源建设标准与规范进行了统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则进一步统一规定了各类精品课程资源的标准与规范。
2 新建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利用的总体思路
面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兴起,许多新建高校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研究与探索,笔者所在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即是其中之一。对于新建高校来说,由于它们建校时间不长,且多数为民办高校,办学资金相对不足,要搞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利用绝非易事,需要进行很好的规划与设计,明确该项工作的总体思路,搞清楚该项工作具体实施时应采取的步骤与策略。作为一所新建高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自2012年底启动校园信息化建设以来,围绕该项工作进行了多轮调研,并先后将它列入学校信息化建设专项课题、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4年学校教改课题等,经过广泛的讨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最终确定了在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相关工作时应该把握的总体思路:
(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把服务学生“利用”好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根本目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利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学校到省、再到国家的共三级的课程资源建设与遴选入库;二是统一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运行平台建设;三是各高校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利用。这三个方面工作中前面两个:也即资源和平台的建设是基础,后面一个是最终目的。由于平台建设主要是由教育部相关部门或有关公司来负责的,各高校在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具体工作中,实际上要做的只是其中的第一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的工作,即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遴选入库和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利用。这两个方面工作中,相对来说,(学校内的)课程资源建设由于涉及到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及必要的硬件投入等一系列问题,周期相对较长,不能够较快地出成果;而在国家层面上共享的有许多其他高校已经建好的精品资源课程,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各高校都能够较快地实现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利用。因此,新建高校在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具体工作中应该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把服务学生“利用”好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根本目的。
(2)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在优先开展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利用工作基础上,也要把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与遴选入库工作纳入一个总体规划之中,并制订出分步实施的方案,以便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利用工作能够平衡、持续地发展,做到既服务了学生的学习、也能够不断提高并展示学校师资的教学水平。
(3)善用“共建”途径,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借力发展。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利用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不少的资金投入,而新建高校由于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资金相对紧张,难免会有安排不过来的时候,因此在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相关工作时应该积极探索各种可能的“共建”途径,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借力发展。
3 新建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利用
3.1 建设校园网、为访问精品资源共享课修路搭桥
正如前面述及过的,由于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共享了许多其他高校建好的精品课程资源,即便新建高校没有自己的课程资源,只要能够将校园网接入互联网,便可以让校园网内的师生用户访问互联网上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利用,因此新建高校要实现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利用,首先要建设好自己的校园网并通过校园网接入互联网。
图1
而校园网的建设涉及硬件及带宽两部分,在新建高校中,随着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这两部分的费用也都会增加,如果单纯地靠学校投入,在实际中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是因为高校在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向具有垄断地位的运营商购买带宽,而这些垄断运营商又以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带宽直接向师生出售、为师生提供宽带接入,这使得学校的校园网常常处于要死不活的状态:网速上不去、用户体验差,学校也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启动了对校园网的升级改造,通过“与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合作共建,让电信、联通公司提供免费带宽、学校负责设备改造共同搭建校园网平台,电信、联通公司均借助校园网平台向学校师生提供上网接入服务并收取费用,学校按一定比例向电信、联通公司收取市场让渡费”,③较好地解决了原来校园网存在的网速低、经常掉线等问题。
3.2 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学生学习互联网上的精品资源共享课
建好校园网,为学生访问精品资源共享课修路搭桥是有效利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想真正地实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利用,还必须出台一些激励政策,引导学生去学习互联网上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并把它与大学学习的结果——获得文凭结合起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出台政策承认学生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爱课程网、超星尔雅MOOC等学习平台的学习结果、对它们给予学分上的认定,并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学生在这些平台上进行选课、把这些平台上的选课列入教学计划,截止4月20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选修精品资源共享课爱课程网、超星尔雅MOOC课程的学生多达1万余人次,其中先期选修、已完成学习的部分同学甚至一人拿到6份“中国大学MOOC”的结业证书和成绩单。④
4 新建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
与新建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利用相比,新建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则要复杂得多,它包括两大类资源的建设——基本资源和扩展资源: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而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根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基本资源与扩展资源都有自己的格式和技术要求。⑤在它们的建设中,最基础的是要有老师提供的优质、规范的教学文件及老师参与的优质的教学活动,在这一基础上,新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这些教学文件、教学活动的资源化,其中最关键的是课堂教学视频的录制(或者说是教学录像的制作);二是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来呈现、展示这些资源,以供学生访问,这也即是精品课程网站系统。下面分别讨论这两个方面的有关内容。
4.1 课程(教学)录像的制作
课程(教学)录像的制作是课堂教学活动资源化的根本途径,与教学文件的资源化相比,它需要有专门的课程录播系统才能够完成。通常课程录播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硬件系统由部署在教室中且接入局域网中的FTP服务器的多媒体电脑系统构成,而软件系统由安装在电脑中的多媒体(视频)课件制作系统构成。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一起构成的课程录播系统应该使我们能够快速地制作三分屏课件,⑥这种课件中应包括授课录像、授课PPT大纲、授课讲稿三部分内容,它是在老师讲课时打开PPT文件及摄象头后,即能够自动进行录制,并支持对PPT的合成,能够保留PPT动态效果,亦可以同步录制电脑桌面、引用原有的视频文件内容,无需后期的制作,讲完课后自动生成网络课件,并将生成的课件发布至指定服务器。学生只需要通过浏览器,便可以同时看到授课老师的影象、声音及同步播放的讲稿等其他媒体内容。这样的一个系统,可以在不影响老师的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实时完成包括录像、大纲、讲稿三部分内容的三分屏式课件的制作,轻松实现原上课教室里教师视频、语音、屏幕内容和操作过程的完全重现,让其他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享受(体验)到如身临其境般的学习效果。
现在有不少的专业公司都开发了比较成熟的课程录播系统,其中典型代表有卓越电子公司的SmartPR-酷睿全自动录播系统。它由五个子系统构成:目标定位系统、多镜头切换式拍摄系统、全自动录播编辑系统、图像处理系统、一体化录播控制台。它采用目标定位系统及多镜头切换式拍摄系统能够对教师在讲台上的活动进行跟踪拍摄,也能够拍摄学生端的视频,能够更真实自然地展示课堂教学的实况;除自动录制外,也允许教师手动选择录制内容、控制录制过程(暂停-继续),另外还支持片头片尾及个人LOGO的加入等功能,还支持在网络上进行直播。与这一全自动录播系统配套,应注意同时建设辅助录播系统,以让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网络远程管理控制全自动录播系统,监视现场直播画面,进行画面导播调度。根据拍摄需求,调节摄像机,并且根据教学的需求,设定和管理直/录播的各项参数,帮助专业人员实现对卓越全自动录播系统的远程控制,帮助授课教师完成课堂录制和直播。
为搭建一个高水平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平台,提高课程录像的质量,使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与要求,新建高校必须尽快把录播教室的建设纳入议事日程,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可先安排2~3个多功能录播教室的建设,后期根据需要再适当增加。对多个录播教室,可考虑进一步配套建设智能教室集控系统,通过它们让管理者能够通过集控中心和一个录播辅助系统,给多个录播教室提供辅助课堂录播的功能。
4.2 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的制作
作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的一部分,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起到的是呈现、展示已资源化的教学文件、教学活动的作用,它应该是一个广泛包括社会公众、教师、学生等在内的不同类型用户均能以合适方式参与并在其中完成符合自己身份的操作的系统,如:社会公众能够通过一个门户访问该网站,网站管理人员与教师用户能够通过很简单的操作完成具体的课程网站的生成,教师能够利用教师工具包在网上完成备课与课件发布、学生管理、成绩分析、及格线调整、平均分归一、学习过程报警等工作。在全国各高校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中,上面提到的门户网站、网站生成系统、教学工具包、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学互动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等模块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甚至模块中的具体内容详略也不一样,如何建设一个具有特色且方便教师、学生与公众用户的精品课程网站系统对于各个高校来说都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对于新建高校来说,制作精品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好的网站生成系统,这一系统可以自己组织人员开发,也可以购买市面成熟的系统,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建设,一个好的网站生成系统都应该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步骤简单。网站生成系统应该能让一个普通用户通过很简单的几个步骤完成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生成),一般来说,这简单的几步应该是:第一步,设置网站名称/参数;第二步,设置网站栏目;第三步,选择网站参数。(2)网站栏目与模板能够自由选择。不同用户应该能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与设置自己网站的栏目与模板。
另外,为提高搜索效率与访问速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生成系统最好能够采用基于本体的语义WEB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WEB技术,它的使用可以使各网络资源能够被机器理解,弥补原有的Web技术“面向用户的,不能从机器可理解的方式来组织和管理这些资源,使得资源的使用效率较低”的不足。⑦
目前各新建高校由于自身开发实力相对不足,在建设自己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系统时多采用与相关专业公司合作的方式进行。首先选择一技术领先的专业公司与学校共同成立项目部,在对公司提供的软件先行试用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再就具体实施时学校要进行的前期准备和公司应作的相应改进达成共识(在此阶段与公司正式签约),然后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完成网站设备的安装调试;(下转第56页)(上接第19页)进行基础数据和拟建精品课程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这样的合作开发可充分借鉴、利用成熟公司的技术,也能较好地满足学校的一些较为个性化的需求。
5结语
新建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各高校实际出发,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下,优先启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利用工作:“建设校园网、为访问精品资源共享课修路搭桥”、并“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学生学习互联网上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以有效地服务学生、让他们能借助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新建高校也要高度重视资源建设工作,围绕“教学文件、教学活动的资源化”和“教学资源的展示、分享”,建设好“多功能录播教室”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4G449),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14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J10)
注释
① 曹起武.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1):32-34.
② 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EB/EL].[2012-06-29].http://www.edu.cn/gao_jiao_788/20120629/t20120629_801362.shtml
③ 董国钢.新建本科高校新时期信息化建设运行模式设计[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2(4):304-308.
④ 黄莹.“三本”学生上名校慕课拿学分.http://cjrb.cjn.cn/html/2015-03/20/content_5427003.htm
⑤ 教育部高教司.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EB/EL].[2012-06-07].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09/201206/137333.html
⑥ 黄芳,王琪.三分屏课件对精品开放课程视频展示模式的启示[J].无线互联科技,2013(10):232-233.
⑦ 李满玲,杨志茹,罗花芝.基于语义Web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本体的建立[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6):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