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

2015-08-05 16:26王云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以读为本

王云华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以读质疑;以读感悟;以读引说;以读导议;以读促评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以读质疑”“以读见悟”“以读引说”“以读导议”“以读促评”的基本策略保证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

一、以读质疑

学生充分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更强,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由题设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以后,想知道什么?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学生质疑: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借到箭了吗?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或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帮助学生激发兴趣、不断拓宽思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课文《丑小鸭》时,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讨论质疑”这个教学环节。我围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开始说“这是一只丑小鸭。”后来又说“这是一只不幸的小鸭。”最后又说“这是一只幸福的小鸭。”让学生自由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然后围绕课文,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通过朗读——质疑——朗读——释疑的方式,领悟丑小鸭矢志不渝、执著追示、敢于冲破一切阻碍、大胆追求美好事物。激发他们坚强、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二、以读感悟

“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我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中读。在教学《夜莺的歌声》时,齐读课文第五段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教师出示:“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那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在朗读的过程中探究寻根,边朗读边揣摩,从中体会到表面赞扬宛转的歌声,实质颂扬小夜莺勇敢、机智又热爱祖国的品质,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三、以读引说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以说话的形式去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通过说的过程,把握课文的主旨。学生本身为了说得更具体清楚,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朗读,去感受,去想象,贴近书中的人物,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再见了,亲人》中品味重点句子:“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我做了这样的设计:①理解“雪中送炭”,雪”指什么?“炭”又指什么?比喻什么?②雪中送炭的结果是什么?送去的仅仅是打糕吗?志愿军吃到打糕时,心里对大娘充满什么?③雪中送炭用的真好,谁能用“雪中送炭”说句话。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精妙绝伦的引领,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语言情境之中,把课文内容准确生动地呈现出来。

四、以读导议

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通过“读——议——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议促读。如《老人和鸟》中,教师设下疑问:“你喜欢这位老人吗?为什么?那鸟儿喜欢老人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但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同学对问题的解决程度又是不尽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各抒已见。在议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中的词、句、段、篇进行议论评析,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活跃自己的思维,把自己的所感所悟表达出来,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读——议——读”,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五、以读促评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如在教《小马过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读,对自己的朗读是否满意?”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让他再说说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让他与前面读得好的同学作比较,评价后再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能表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里,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正是由于教师创造了让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学生对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就更加准确深刻了。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猜你喜欢
以读为本
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课堂应优化朗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