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摘要】随着短跑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对短跑运动训练研究的深入,专项素质训练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专项素质训练不仅能改善短跑运动员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也能对短跑技术动作的改进和完善起到一个积极作用,从而直接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特征 内容 训练 提高
【中图分类号】G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99-02
短跑是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提高比赛成绩的基础是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所以,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占据根本性和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依据入手,详细探讨了其基本要求和训练手段。以期对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理论支撑。
一、短跑的特征
短跑项目隶属于体能类项群,从动体结构看是周期性运动,是一高速率的摆动——扒地动体产生最高位移速度的运动项目,其突出特征是创造最高速度。众所周知,短跑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的典型的速度项目,力量是影响短跑运动成绩的间接相关因素:发展力量作为训练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最高速度能力;速度是衡量短跑运动成绩的直接决定因素。在短跑运动中,起跑和起跑后疾跑两个阶段主要是由伸髋和大腿后摆肌群来完成,其它阶段则主要体现为以髋为轴的摆动力量,现代短跑运动最核心的东西也就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以及在高速跑动中的放松技能。传统的短跑理论强调后蹬,破坏了用力的连续性;会使身体重心轨迹波动较大,降低了整体运动的效果,影响运动成绩。在传统短跑理论扶持下所进行的传统短跑训练,大多是以垂直面用力为主的大负荷杠铃练习。更有甚者,在现在的一些基层组织,有些教练员仍采用大重量,慢速度的杠铃深蹲练习为主的训练,这些练习,是与现代短跑技术要求相违背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短跑运动的成绩起负面作用。
二、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的内容
短跑專项素质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练习。但它的练习较之一般身体训练的区别主要在于参加工作的肌肉用力的大小和时间,肌肉收缩的速度和肌肉工作状态都应与专项一致,也就是说选用的练习必须与专项机密联系。因此短跑专项的特征专项素质训练的内容可具体分为:
(一)专项速度
速度素质在短跑项目中是起主导作用的专门素质。专项速度包括提高反应速度,加速速度和最大速度。发展速度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发展过程,其中主要的是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率的发展。
(二)专项速度耐力
指运动员保持专项运动的能力,主要适用于400米运动员。
短跑能够保持较高速度跑完全程,决定于速度耐力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无氧糖酵解代谢能力和肌体抗酸能力以及加强神经系统抗疲劳能力的训练,是提高速度耐力能力的基础。
(三)专项力量
1.最大力量指肌肉在运动中发挥尽可能大的收缩力量的能力。
2.快速力量可分为爆发力和连续快速力量。
3.快速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在运动中较长时间保持快速用力的能力。
4.跳跃力量可分为垂直方向跳跃力量和水平方向跳跃力量。
(四)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要在运动活动中拉长肌肉和韧带:在定位静力活动中拉长肌肉和韧带。
三、赛前速度训练
(一)长距离间歇跑
一般跑的距离都是150m,200m,250m,300m,但有的时候也需要跑400m,500m,600m(对于100m的运动员距离可以短些),一般每次的训练在2—3组即可,随着比赛的临近可以调整数量。特别是比赛前为了适应大强度的比赛,速度耐力是十分重要的,当然速度耐力的提供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短距离间歇跑
一般跑的距离是60m,80m,100m,强度控制住95%,90%﹐85%,例如60m跑4次,共四组,每次的间歇时间为90s,每组的时间间歇为5min。这也是赛前发展距离速度 耐力的一种方式。
(三)各种距离组成的反复跑
①60m×3+80m×2+100m+80m×2+60m×3
②150m×(3~4);200m×(2~3);300m×(2~3),每个运动员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距离或增减内容。
四、提高阶段
任务:根据个人特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理论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
方法:1.技术评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改进和完善技术的方法。
2.结合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技术,深入了解技术动作的作用,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和体会。
3.讲解手段的选择和教学的运用。
4.互相观察,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不同条件和要求的练习。
这一阶段,是学生的技术由熟练到完善而自如,并能结合个人特点的阶段,其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高度集中。内抑制相当牢固,接通机制稳定,形成了牢固的动力定型,表现在能准确、熟练、省力、轻快地完成动作,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素质,而且要具备较强的能力,应不断学习,广泛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工作效果和能力,加强和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不断地研究、探索、求知、奉献。
参考文献:
[1]张春华,白音仓主编《科教论坛》.[C]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