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娟
【摘要】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课程,科学探究在生物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实验课是学生获得科学探究能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如何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现状 改进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88-02
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科的重要基础,生物学中很多原理、结论都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它是学生主动获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全面提高生物学素养至关重要。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要求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对实验步骤、原理的理解能力、分析处理实验生成性问题的应变能力,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等。笔者主要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并对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做初步探讨。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1.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生物实验教学被认为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辅助性教学,因而教学目标的设定存在问题:一是重知识轻能力;二是重思维能力,轻动手操作能力。这种教学目标的定位,使得生物实验教学出现了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重知识巩固、轻能力培养。此外,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处于何种地位?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師应是实验教学的管理者。但管什么?管纪律。教师用了大量时间和力气去关注课堂纪律,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实验。而正是由于这种约束,抹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得学生缺乏创新思维,无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
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导致了实验教学模式的固定化。不同类型的实验,都以其相同的教学环节展开,即学生或模仿教师的演示,或按照教材中步骤,逐条进行实验操作,然后再对教师提出的与实验结果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动手操作时缺乏思考,动手与动脑环节相脱离,不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3.缺乏科学评价方法
目前实验教学中普遍采用两种方式评价:一是书面评价,检验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二是操作观察,检验能否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基本仪器。这两种评价不管在形式上如何改进、在内容上如何完善,它们都不能真实说明学生的实验水平、能力和实验态度。从而造成无法对学生做实验就行客观的评价。
二、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
1.要改变实验教学的现状,教师就要转变观念,建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重点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的实验,解答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而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实验操作。
2.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教师要深入了解关键步骤,假设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必须通过动手实验、思考后才能回答。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重视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中每一个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的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培养解决问题和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
例如,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中,我针对关键的步骤,设置了以下问题串:
(1)为什么要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同一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3)移到阳光下照射为什么是几小时之后就得摘下进行实验?
(4)为什么要用酒精来溶解叶绿素?
(5)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黄色的叶片?
(6)为什么要向黄色的叶片滴加碘液?
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现象:只重视实验结果的记录,而忽略对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现象的记录;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对结果的分析;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等。上述这些现象直接影响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三、改进对策与实践探索
要在实验教学中实现多重教学目标,就必须改革、完善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
1.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变被动为主动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门实验课程就是生物学实验,学生们往往兴趣浓厚,必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如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参与实验的准备和实验课的管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并熟悉实验过程和操作,让“要我做实验”变为“我要做实验”。
例如,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必须引导学生在自然观察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确定要探究的因素;在明确实验要点之后,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在选择实验用具、实验方法等方面都会有方便操作、创新、合理的实验方案。当然,学生的实验过程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但靠小组间讨论,一步一步进行改进,在此过程中参与探究全过程比实验结果的获得更有意义,更能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领悟探究的方法。
2.熟练实验操作,理解实验原理,积极创新
学生对实验操作环节的熟练程度,对实验原理的把握是达成实验目标的基础,更是对实验进行创新的前提!因此,在加强对实验操作环节的训练,理解实验的原理之后,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或实验材料去完成实验,进而提高其实验创新能力。
例如,“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的实验中,实验步骤为:擦片—取材—压片—染色—清理装片—显微观察。初中学生对显微镜的操作不够熟练,取材随意,对压片、染色的方法也做得不够到位,观察不到现象。所以,对于临时装片的制作,如取材、压片、染色的要点都要以多媒体课件帮助突破,做十分细微的强调,并且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示范要细致规范;对于显微镜的操作,要事先给学生足够时间进行训练,让学生尽量做到安装镜头、对光、调节视野、安放装片、调焦观察等都迅速进行。只有熟练的操作,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的现象,感受成果的喜悦,这是学生做实验的真正的动力。
3.实行多元评价
生物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是评价的依据,定位在学生的实验能力、方法、态度、技能、知识等方面。因此,实验教学评价的内容须集以上目标于一体,不仅要对学生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用具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更不能忽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体现的实验态度和实验能力。评价的形式可以包括考试、考查、评估。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局限性,而生物实验能力是知识、技能、态度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才能较客观反映学生实验的真实水平,才能达到生物实验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 生物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