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娟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新课改逐渐得到落实,其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发展为核心内容,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小学德育规范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下面本文就通过探讨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间的关系,提出促进两者和谐发展的要求。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 规范管理 自主发展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86-01
为了实现教育管理目标,教育者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1],通过有效规则合理管理教育对象,这就是小学德育规范管理,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更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更学会了如何做人。
一、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间的相互影响
在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中,学校和教师为实现教育管理目标,会根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如《班规》、《学习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等,光是规则条款就上达几百条,更加注重学生的行为一致性和规范性,不允许学生做出规则里禁止的事情,如“上课不准说话”、“不允许打断教师的讲课”等,否则就会有严重的后果,由于条框过多,会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久而久之,便会削弱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甚至会导致因规则而抑制了学生的正常发展这一现象,在这一点上,与学生的自主发展完全不符合,更违背了我国的教育理念。因此,两者是存在着矛盾关系[2]。
当然,德育规范管理并不只是抑制学生的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规范学生行为的,防止不良事故的发生。如“不准在楼梯疯闹”,并不是不允许学生的自由活动,其更多的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因此,学生完全可以选择在一安全的环境里自主活动,这与自主发展并不违背,反而是协调、统一的关系。
二、促进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协调关系的策略
通过现阶段的探讨,发现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的自主发展存在着相互矛盾而又相互统一的关系。但只要学生正确对待德育制度,其就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笔者针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一)集体定班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的确如此,任何一个团体只有在合理的规则下,才能逐渐成长,不断进步。一个学生集体更是如此,学生的发展与班规是分不开的,制定怎样的规矩更适合学生的发展,這是教师和学生均为关注的问题。因此,班规的制定,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达到一个共识的方式来完成,让学生参与其中,当他们在做每一件事时,就会想到是不是规则所不允许的,这样便促进了规矩的有效性实施。
(二)掌握规范知识。由于小学生并不知道有些行为的危害性以及可能会引起的后果,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必要内容,熟记《中小学生守则》的十大内容[3],并开展有关守为主题的朗诵等活动,从而强化记忆,进而从根本上避免规则里禁止的不良事故的发生,在规则的前提条件下,再进行自主活动。
(三)自主组织活动。新课改的实施,使学生不断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4],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除了用规则规范学生的行为来达到教育目标之外,还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主动的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如将一次组织班级春游活动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决定地点、形式以及可能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进而使学生从活动中感受自我的参与度以及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四)确立学生干部。学生干部便是学生组织的模范,教师可从学生组织中选择优秀的人作为学生干部,由于学生干部处于学生队伍中,更加了解学生的所想、所做,以一种学生管理学生的方式,更利于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使教师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能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而不抑制学生的自主发展,其次,学生个人应以在规范自己的同时,努力向干部学习。
(五)积极理念培育健康心理。学校在校园里要对“绿色管理、绿色教学、绿色课堂”进行积极宣传,以“乐观、向上、和谐管理”为教育理念来管理学生,通过在学校张贴“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成就快乐美好人生”、“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人都会有特长”等横幅,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综上所述,纵使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的自主发展存在着诸多矛盾的关系,但只要了解两者间的共同目的以及矛盾点,从而根据相互影响因素,提出规范违规行为、自主展示个人特长等策略,从根本上,实现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自主发展的互不干扰而相互促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直青.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关系的研究[J].师道:教研,2012,63(4):81-89.
[2]尹立军,王征印.规范管理 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J].学周刊:C,2011,98(9):90-91.
[3]李娜.班级规范管理要开好的“三会”[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2,26(63):21-22.
[4]耿冀湘.构建班级文化,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9,21(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