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好语文这一学科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却不够理想,学生们的语文能力不尽人意,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已经刻不容缓。笔者从当下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學经验,分析了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因素,探讨了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效果 影响因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75-01
语文是一门必考学科。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在语文分值中高考或将增至180分数的当前形势下,我们中学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依然不高,表现在每年的考试中数理化成绩可得满分,惟语文成绩得高分的很少。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呢?这成了我们大多数学校语文组教师研究的问题。
一、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因素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不理想,绝不是学生或者老师某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是涉及到很多因素。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因素:
1.学生自身学习语文的兴趣不足
中学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首先要从学生自身找原因。我通过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调查发现: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语文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排斥心理的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不恰当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主要原因,很多语文老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被这种教学方法所消磨。
2.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
语文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一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出现欠缺,尤其是在偏僻的农村地区。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欠缺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的落后以及教师自身能力的欠缺。教学观念的落后主要表现为教师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缺乏以生为本的思想,不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自身能力的欠缺则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师的知识储备以及教师的人文修养等方面。
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1.以兴趣为先导,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学习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的长期而艰苦的劳动。学习必须以勤奋为基础,但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爱生的情感为原则,从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从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
2.以能力训练,素质的培养推动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
特级老师陶伯英说:“语文课应以实践为主,认真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偏重知识的传授,忽略能力的培养,每堂课教师不停的灌,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应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能力训练带动知识的传授。
3.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
语文教学是百科知识的教学。这就要求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面,语文教师在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建立上要广泛摄取,而且作为一个开拓型、创造型的语文教师,应该走出教材,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吸取进步的社会主流思想,关注社会的进步发展,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语文教学担负着学生德育、美育的教育。“为人师表”,教师是表率,教师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人格都影响着学生。一个有丰富知识,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激起学生对他崇敬,继而热爱他所教授的学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身教的奥妙就在于此。因此,要想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必须提高教师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一个教师应该有温醇的爱心。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光荣感、自豪感,才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书以教人为宗旨,时时都应以极大的爱心赏识学生,鼓励学生,指导他们成长。每一堂课的导语要精心设计,每一篇要背的课文也都能背诵。总之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扬弃传统教学方法,要在实践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容量,不断地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时代需要开拓创新的新型的语文教师,现代教育者应该有现代观念、现代人格、现代气质。
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学生们素质的高低。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效果是广大中学一线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寻求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林钦.巩媛丽.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