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燕清
礼仪,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因此,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和学识两方面的教育都要兼顾,切不可偏颇。
一、从具体事例和行动中让孩子认知礼貌
小学阶段,对于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教养的培育,无疑是很重要的。孩子们从日常的饮食起居、读书玩乐、结交朋友中开始接触这个世界。囿于认知的程度,孩子们需要知道的不是空泛抽象的“主义”,而是具体的待人接物。作为孩子们的领路人,我们应该在具体的场景里,告诉孩子们该怎么做。风靡至今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就是这方面的典范,“父母呼,应勿缓”、“衣贵洁,不贵华”、“借人物,及时还”,这些规矩不但文字简明、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给出了在家、外出、求学等不同场景下,孩子们应该守持怎样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只是说要讲礼貌,因为以孩子的认知水平来说,他们对“礼貌”这个抽象词语根本不可能有深刻的认知。因此,父母在教孩子懂礼貌之前,一定要先让孩子了解什么才是懂礼貌的行为。父母的教导一定要以孩子已有的认知为基础,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比如,对于喜欢插话的孩子,在他打断大人讲话的时候,父母可以采取默不作声的方式,当他自己说话时,父母就可以故意打断他的话,然后问他:“别人打断你的谈话你会很不舒服吧,这种让别人觉得不舒服的行为就是不懂礼貌,所以你以后也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哦。”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切实的体会肯定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让孩子印象深刻,同时也能让孩子理解得更加深入。
二、反复练习和鼓励,将礼貌由意识变成习惯
礼貌,是从一个人日常的思想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人们只要“诚于中”,那么在说话时会有这种敏感,做事时也会自然而然有这样的敏感。而“诚于中”,一方面需要文明环境的培育,另一方面则需要个人长久的修炼。即使孩子树立了懂礼貌的意识,在兴奋或伤心之时也难免将礼貌意识抛诸脑后,为了能让孩子将礼貌长久地践行下去,并且将礼貌变为他行为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在练习的基础上自觉地将礼貌变为一种习惯。
当父母领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向遇到的邻居、卖水果的阿姨、小区的保安等熟人问好,寒暄之后分手时要记得跟他们说再见。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需要父母的提醒才想去跟他们打招呼,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主动问候他们了。除了教会孩子学会问候他人之外,父母还可以故意让孩子给邻居送水果,给朋友送东西,或是让他独自去超市买东西。让孩子实践如何有礼貌地敲别人家的门、怎样和不认识的人讲话等。
三、及时制止不礼貌行为
孩子在过于兴奋或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常常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出现,将父母的教导抛诸脑后。在这种情况下,做父母的一定不能放纵他们这种行为,对这些现象应该及时制止,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礼貌不能随情绪变化而可有可无,德国有一句谚语:“你怎样冲着森林叫嚷,森林就会给你怎样的回声。”“回声原则”就是尽可能对别人有礼貌,这样我们也会得到更多礼貌的回报。比如,孩子这样向你提出要求:“臭妈妈,快给我买个雪糕,渴死我了。”你就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的态度不好,所以我不会买给你,如果你有礼貌地说,‘妈妈,买个雪糕给我好吗?我很口渴。我肯定会买给你。”开始的时候,孩子的改变肯定会是在食物或其他利益的诱惑之下发生的,而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成熟,孩子自然就会习惯于用礼貌的方式提出要求了。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