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步平,梁沛华,龙泳伶,曹 敏,方春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量化分析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文献特别是其高被引用文献的特征规律,有助于全景式掌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的整体状况、热点难点和缺陷不足,多角度研判相关研究的未来前景、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目前,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文献的数量虽多,但无相关特征规律研究。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这种现代情报学的重要方法,对载文量最多的主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的高被引文献进行了分析。
选2012年新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于2015年2月10日,用高级检索的精确匹配,先检索篇名或主题=“教育”或“教学”或“教师”或“课堂”或“课程”或“教材”或“办学”的文献,再在结果中检索篇名或主题=“共享”并“机制”,发表时间为1979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借用普赖斯定律确定核心机构的方法[1],被引频次以上的文献为高被引文献。其中,ηmax为最高被引频次。结果ηmax=157[2],N=9.39,即被引频次≥10的文献为高被引文献。
改手工。交叉重复和一稿多投的文献,只保留被引频次最高者,并入相应剔除文献的被引频次。将期刊名称、发表年份、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关键词、基金名称、被引频次输入Excel 2010,2人校对无误后统计分析。
CNKI含1979年-2013年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文献4,932篇。其中,被引文献2,000篇,占44.30%,总被引13,350次,篇均被引6.68次;高被引文献371篇,占总文献7.52%、总被引文献18.55%。剔除一稿多投文献0篇、交叉重复文献0篇,纳入统计371篇,累计被引7,605次(占总被引56.97%),篇均被引20.50次。其中,247篇被引10次-19次,占66.58%;75篇被引20次-29次,占20.21%;22篇被引30次-39次,占5.93%;9篇被引40次-49次,占2.42%;7篇被引50次-59次,占1.89%;3篇被引60次-69次,占0.81%;2篇被引70次-79次,占0.54%;3篇被引80次-89次,占0.81%;1篇被引90次-99次,占0.27%;2篇被引≥100次,占0.54%。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最早见于2000年[3],2000年-2008年大致呈直线增长至峰值55篇,年均25.89篇;2009年-2012年基本持平,年均42.00篇;之后快速下降,年均6.00篇。见图1。
在371篇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中,来源期刊的文献共287篇,涉及期刊115种,总载文比2.50。表1示,《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实验室研究与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文献数依次居前5位,《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电化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总被引频次依次居前5位,《中国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的篇均被引频次依次居前5位。其中,《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拥有高被引文献37篇、累计被引893次,占高被引文献的9.97%、高被引文献总被引频次为11.74%。
图1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的年度特征
表1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的来源特征
剔除集体署名的文献1篇[4],370篇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涉及作者593人、署名613人次。其中,署名3次3人,署名2次14人,署名1次576人。8人合作1篇,占0.27%;7人合作1篇,占0.27%;6人合作3篇,占1.62%;5人合作11篇,占2.97%;4人合作8篇,占2.16%;3人合作37篇,占10.00%;2人合作73篇,占19.73%;独撰236篇,占63.78%。累计合作135篇,总合作率36.39%。见表2。
表2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的作者特征
将n人合作的文献每人计1/n篇[5]、大学附属医院的文献计入相应大学、并校前的文献计入并校后相应大学、机构更名前的文献计入更名后机构,371篇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高被引文献共涉及机构209个。其中,院校183个,占87.56%;政府机构8个,占3.83%;科研院所6个,占2.87%;杂志社4个,占1.91%;企业2个,占0.96%;医院1个,占0.48%;其他5个,占2.39%。最高产发文机构为华东师范大学,共22篇。根据普赖斯定律[1],核心发文机构文献数≥3.52篇,共22个,全部为院校,折合发文145.17篇,涉及文献153篇,占高被引文献41.24%。其中,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署名文献数和折合文献数均居前5位。见表3。
表3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的核心发文机构
371篇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均列有关键词2个-10个,共涉及关键词1 115个,1 605次,篇均关键词4.33个。其中,使用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关键词的文献,依次有5篇,120篇,132篇,68篇,16篇,6篇,4 篇,3篇,17篇,依次占 1.35%,32.34%,35.58%,18.33%,4.31%,1.62%,1.08%,0.81%,4.58%。关键词“资源共享”、“共享”、“精品课程”、“高校”、“共享机制”、“共建共享”、“机制”、“教学资源”、“教育资源”、“高等学校”的使用频次居前10位。见表4。
表4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的关键词特征
在371篇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中,有110篇获基金1项-4项支持,占29.65%;累计146项次,篇均1.33项次。其中,国家基金37项次(占25.34%)、部级基金15项次(占10.27%)、省级基金71项次(占48.63%)、行业协会基金6项次(占4.11%)、校级基金17项次(占11.64%)。见表5。
表5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的基金分布
文献计量学是量化分析海量文献的价值、特征的交叉学科,对研判科研现状、优化研究方向、提升研究水平、评价研究价值均有作用。通常,文献被引用尤其是被其他学者引用的次数越多,影响越广,质量越高,价值越大。然而,学界对文献高被引的认定方法尚无共识。笔者曾在文献研究中证实普赖斯定律是确定高被引文献的可行方法[6]。本研究用普赖斯定律确定高被引文献,结果高被引文献占总文献的7.52%,高于学界认为高被引文献占总文献1%-5%的水平,提示本研究用普赖斯定律确定高被引文献值得探究。这可能是由于,笔者前述文献研究所涉及的文献从2007年开始逐年减少,但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从1999年开始迄今仍在逐年上升,说明本研究所涉领域仍是值得关注的热点领域,相对而言更多文献被更多地引用,导致高被引文献占总文献的比例偏高。这提示,运用普赖斯定律确定高被引文献,在研究文献增速处于下降区间时比较合适,在研究文献增速仍处于上升空间时值得辩证对待。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尚有多个领域未达共识,相关高被引文献自2008年开始下降,说明该领域研究尚无达成广泛的共识且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亟需提升整体水平。某领域的研究文献被越多期刊收录,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涉及范围越广;某领域的研究文献被越多高水平期刊收录,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越有价值。反之,期刊收录某研究领域的文献特别是高被引文献越多,说明该期刊在该研究领域中越有价值和影响。本研究显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的总载文比为2.50,显示收录期刊比较分散、研究领域比较宽泛。
本研究还显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的文献数、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居前5位的期刊共7种,其中《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各出现3次,《电化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各出现2次,《现代教育技术》、《中国高等教育》各出现1次,特别是《中国电化教育》排在文献数和总被引频次的首位。一方面佐证了上述收录期刊比较分散的结论;另一方面说明形成了以《中国电化教育》为代表的权威期刊。同时,收录期刊的名称显示,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受到更多关注的热点领域。
本研究显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总合作率为36.39%,其中≤3人合作者高达93.51%;署名数最多的是杨兴华、王爱华、胡小勇,仅3次,说明该领域研究尚未形成核心团队和核心作者。本研究还显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的作者单位中院校占78.56%,核心发文机构全是院校,署名数和折合文献数均是华东师范大学排在首位,说明院校在该领域研究中占有绝对优势,形成了华东师范大学等核心机构。
关键词的数量和频次常可反映研究领域的宽窄程度、集中程度和成果表述的规范程度。本研究显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篇均关键词4.33个,涉及关键词1,115个,4.58%的文献使用10个关键词,佐证了前述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领域较宽的结果,也提示该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可能使用欠缺规范。表4显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高被引文献使用频次前10位的关键词为“资源共享”、“共享”、“精品课程”、“高校”、“共享机制”、“共建共享”、“机制”、“教学资源”、“教育资源”、“高等学校”,“资源共享”、“共享”、“共享机制”、“共建共享”、“机制”同时出现,甚至“高校”与“高等学校”同时出现,证实该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使用确实不规范。此外,“精品课程”排名靠前,显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尤其值得关注的领域。
此外,本研究显示招标高被引文献科研项目支持率为29.65%,其中省部级以上基金的支持率高达84.25%,说明省部级以上资金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来源,相关研究受到高度重视,但整体缺乏科研资金资助。
[1]马费成,胡翠华,陈 亮.信息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83-90.
[2]张 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3]韩春利.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现状分析及运作模式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
[4]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第五组.对中国高校科研组织创新与改革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6):35-40.
[5]刘俊婉,金碧辉.高被引科学家论文产出力的年龄分析[J].科研管理,2009,30(3):96-103.
[6]刘步平,孙 锋,林 亮,等.CNKI中前列腺炎高被引文献的计量分析[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20(10):94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