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掖宝卷”的保护与传承

2015-07-25 17:52罗茜晖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

罗茜晖

摘 要:张掖宝卷作为唯一以活态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民俗文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如今社会及学术界的淡漠,唯一以活态形式存留的宝卷文化也正在趋于灭亡。因此,保护与传承张掖宝卷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张掖宝卷;非物质文化;口承文化;保护传承

一、张掖宝卷概述

张掖宝卷是流传于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吟唱的俗文学,其源头是“唐、五代俗讲‘讲唱经文及演绎佛经故事的变文”,并在后来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吸收和沿袭了敦煌佛经的结构,而宝卷则是在继承的同时将其进一步民族化、地方化和民间化,使其成为中国民间说唱文学的形式之一。

二、张掖宝卷的特征

(一)历史传承性

张掖宝卷主要依靠历史上世世代代人们的口传心授作为文化链而得以传承相继。以文字、语言、音乐、风俗等的媒介作为表现手段,由祖辈流传到下一代,周而复始,一代一代就这样传衍下来。它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传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精神生活面貌。

(二)社会性

张掖宝卷的产生依赖于河西地区人类社会活动中,各民族文化群落集体智慧的集中汇集,同时它又依附于具体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而得以实现价值并传承发展。

(三)地域性

张掖宝卷属敦煌俗文学的一个分支,很大程度上受敦煌佛经故事的影响。与此同时,张掖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镇,其宝卷故事也多与外邦近邻、各少数民族及国家的领土疆域有关,处处充溢着儒、道、释三家的融合,是河西地区的代表性经典。

(四)活态流变性

张掖宝卷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活态”性在其不脱离民族群体及个人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念卷”形式,“流变”性则体现在由于传承人、传承时期、传承区域、以及传承活动节目的不同而使项目存在的差异和变化。

(五)准公共品性

张掖宝卷一方面在观念上可被公众认同,得到公众的自愿参与;另一方面在体制上能被政府正式承认,可以得到公共资源的支持,但却不能被当作是纯粹的公共物品,用市场的价格来衡量其价值。

三、张掖宝卷衰弱的缘由

(一)宝卷自身的局限性

张掖宝卷作为一种地方性俗文学,受方言的影响它的传播只能限制在一个特定区域,更有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宝卷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不同的文化生态圈对宝卷也就持有不同的态度,可接纳可排斥。除此之外,宝卷历来惯用“口承”的方式进行传播,多局限于宝卷传承人的“念卷”活动。因此,传承方式单一也是限制宝卷传承的一个瓶颈问题。

(二)地区文化体制不健全

在纷繁的娱乐生活中,张掖宝卷作为一种“已经脱离了现代社会”的文娱活动自然所处环境营养不良,造成其长期发展滞缓。学校教育不涉及,民众生活基本不参与,在这样的文化体制之下,张掖宝卷的生存空间实则在日渐缩小。

(三)非物质文化消费需求水平不高

上世纪80年代起,张掖地区开始出现电视,继而广泛普及,随后产生电脑、光盘影碟等新型、丰富的娱乐途径,这对于以前的宝卷消费群体更具吸引力。另外,大部分农村孩子都渴望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学校老师布置的超额作业,学生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消费传统的民间宝卷艺术。

(四)利用和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对于张掖宝卷,整个张掖地区及河西走廊,并没有将其投入到产业化的建设中,只是将其作为一支“行动分队”任其在美名为“保护”的大环境下自生自灭。虽国家很重视,人民很期待,但目前张掖宝卷的发展却越来越趋向于一种行将就木的传唱艺术,留下的也只是不同版本的死卷本,没有生机,没有魅力,只剩下历史沉淀的沧桑。

四、保护张掖宝卷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政府组织引导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府工作,需落实到具体部门,杜绝政出多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权责不一、市场壁垒等相关问题的出现。加强领导部门的区域责任心和区域自豪感,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全人类不可忽视的作用,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根脉。

2.加快立法建制,完善保护利用长效机制

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区性的法规进行完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法律性的保障。在经济制度上,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破坏、不损害、综其原貌的条件下纳入市场经济体制,将其与张掖地方旅游业、图书光盘等传媒行业相联系挂钩,以刺激群众消费,带动遗产保护。

(二)社会积极参与

1.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保护利用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发展,需要有一个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其的保护与传承,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个性的保护。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要求下,民众需要增强对民间文化的自觉意识,真正从心底里树立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法律的前提下可教化人心,可休闲娱乐,可学术钻研,亦可为自己创造财富。

2.开展交流合作与宣传,提升群众基础

社会群众可依托新兴传播媒介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可通过网络、新闻报道、电视、广播、建立流动式宣传站等方法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开发人群,提供群众基础,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到民间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3.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产业投资增长机制

社会成员应首先明白何为我们张掖地区的本土优势,树立区域自尊心与自信心,鼓励传承人和传承机构坚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带动更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参与意识,构建可持续长效社会参与渠道的保护利用机制。

(三)市场有效运作

1.推进品牌建设,促进非遗产业发展

“近年来,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这种趋势已逐渐显现,相关行业尤其是旅游业中的“原生态”型产品受欢迎程度也日渐攀升。”一些大型传统文化艺术表演、民间传统技艺以及各地的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形式受到市场受众越来越多的青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张掖地区可结合政府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积极带动非遗产业的发展,在“魅力金张掖”、“宜居宜游金张掖”的彩旗下,加入非遗的元素,不仅可以拓展区域旅游的方式,更可以为游客展现张掖地区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用最原始最纯真的质朴,开拓最亲近最人性的市场。

2.加快创意研发,实现非遗产品增值

张掖地区蕴含着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却不常被人发现,她如同开在花园角落里的蔷薇,不细心观察和体味便察觉不到她的芳香。不仅对于宝卷这类的非遗产品我们需对其进行创意研发,而是从整个市场的体系中我们都需对其进行完美的包装。宝卷的宣传,宝卷的传唱,宝卷那些动人心弦的音律和韵味,都无人对其问津,包括“五行塔”、大佛寺、山丹军马场、焉支山、马蹄寺、七彩丹霞、沙漠湿地这些美景,虽名不远扬,但实则胜过国内很多的知名景点。着力而后发展,开拓继而创新,先付出再得到,收益的想必是更远久的利益。

3.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非遗产品并不是如人们所见的“死物”,找到合适的方法,即能达到共赢,保护非遗的同时,并不反对利用非遗为付出辛劳的人们带来“商业性”的利益。突破旧有的、狭隘的发展方式,创新积极的、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对非遗产业从无形意识形态和精神内质上进行内在的强化,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持原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传承发展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优化配置资源,合理利用优势条件,列入市场竞争机制,政府适当地辅以帮助,如若如此,非遗的发展想必又是另一番景象。

参考文献:

[1]朝金戈.董晓萍.萧放主编.民俗学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吴小莲.李冬芹.张强.民俗节庆文化与旅游创新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美]阿兰·邓迪斯著.户晓辉编译.民俗解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德]W.施密特著.萧师毅.陈祥春译.原始宗教与神话[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5]罗曲主编.民俗学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
白族医药传承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以影像为载体的河南非遗文化传播探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动画剧本研究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特点与表现形态解读
初探贵州花苗“长衫龙”芦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