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语境下“红色经典”改编差异与启示

2015-07-25 08:20张祎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红色经典改编

摘 要:文本将《小兵张嘎》的影视改编作品放置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比较研究,考察它们背后的运作机制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从改编的实践出发,通过《小兵张嘎》电影和电视剧改编,挖掘“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改编策略,从而为该主题类型的改编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经典;小兵张嘎;改编

“红色经典”影视改编是国产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更是逐渐被视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再度走红。“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作品不仅仅是政治载体,也暗含着另一重文化表达,通过不同时期的影视改编作品,可以窥视我国社会文化结构的改变。这些作品揉合了“文+史”的公式要素,达成了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的统一。

《小兵张嘎》作为红色经典的代表作品,1963年被改编为电影,2003年被改编为电视剧,两个影视改编版本在时隔40年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各自文化语境做出改编都获得巨大的成功。通过分析不同时代语境下《小兵张嘎》电影和电视剧改编差异,挖掘“红色经典”在当下及未来的改编策略,并为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 “红色经典”文化语境与大众文化语境造就不同的改编风格

《小兵张嘎》63年和03年两份影视改编作品,在两种不同文化语境下显示出各自的差异。63年电影版《小兵张嘎》其文化内涵的主要精神内核是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它们共同分享着“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涵,直达崇高和神圣的文化层面,为人提供超越自身的精神洗礼。

而03年电视剧版《小兵张嘎》处于多元共生的大众文化语境之下,意识形态与市场机制共处,民族主义中隐含着文化身份焦虑与信仰危机,以及消费主义背景下消费历史、消解英雄。这一时代的“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作品试图施教于现代解构或重构意味的历史塑造,是中国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主旋律化”与“娱乐化”的交融的代表。

具有政治宣传与娱乐倾向双重宣传目的的电影版《小兵张嘎》应该被看做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经典载体。建国初,中央电影局明确宣称“以后的创作将不再迁就或迎合城市市民,电影院的功能也由娱乐性变为教育和引导民众的课堂”①,因此这一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迅速占领新中国的电影市场, 电影《小兵张嘎》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电影选材构思上,导演寄予作品更多的是深刻的思想启发和阶级教育。在艺术创作上,创作者本着将充满政治诗意的影像参与进红色文本经典化之中的原则,将影片的整体基调设置为明快之中带有刚健之气的氛围,给人一种鲜明、坚实、浑厚、纯朴的感觉”②,“画面里的基本线条运用雄伟有力的斜线,来增加嘎子敢于斗争的动势”③、“构图的支点不是中心支点,也不是对称支点,而是偏向一方的动势支点,使人感到前进的动态,唤起奋勇直前的力量”④电影中视听语言的设置都围绕着红色主题展开,增强政治宣传作用。

如果把63年电影版《小兵张嘎》称之为“革命文艺”,那2003年电视剧版《小兵张嘎》则应该被称为“大众文艺”。电视剧版《小兵张嘎》创作将“主旋律化”与“娱乐化”相融合,在弘扬“主旋律”以外偏重于娱乐化。为了达到增添影视作品娱乐化的目的,网罗多层次的观众参与,获取最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作品增加了许多新的人物和事件。此外,在作品整体文化内涵把握上贴近生活,不再过于强调革命性、牺牲精神,使影视剧更加人性化。

此外,在人物形象设置上电视剧版《小兵张嘎》中英雄形象变得更加多样丰富。主人公嘎子的形象被塑造成一个“成长的英雄”,电视剧中细致描述了嘎子从寻找队伍到参加革命到成为英雄的整个过程。而“平凡英雄”和“草莽英雄”,如纯刚、刘燕等人平凡之中带有英雄气质;富有现代气息和时尚感的英雄形象,比如罗金保每次在集贤居的出场都风度翩翩;在民间的另类英雄,他们虽都是普通百姓,却为了国家存亡而奋起抗战,例如集贤居修老板等角色。

二、 红色经典改编建议:“讲述神话的年代”

戴锦华曾说“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非神话所讲述的年代”。这就意味着阐释改编选取的依据,不仅是原作自身的审美或社会意义,而且是改编作品自身所提供的不同审美趣味和社会内涵。《小兵张嘎》64年与04年的两部影视改编作品,虽然在各自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下展现出各自不同时代的特点,但都保持了“嘎子”这一艺术形象的原真性,都为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观众)形塑了小说无法展现的视觉场面,传承重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在“红色经典”走向大众、走向市场的语境背景下,其正以一种新的身份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红色经典”有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它的改编还会继续。而对其改编的艺术态度应该是“敬畏经典,敬重经典”,改编的再创作也应该是在全新的艺术载体里,以全新的艺术语言丰满塑造经典人物,生动演绎既往故事,鲜活地创造出当今时代的审美价值,使之更加完美地实现影视作品在当今社会功能,让人们在深受感染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多的美的享受。

注释:

①丽仔苏元、胡克,《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98页

②聂晶,《<小兵张嘎>的摄影构思及其它)创作笔记》,《电影艺术》,1964年第l期

③同上

④同上

参考文献:

[1]徐光耀.电影文学剧本:小兵张嘎[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

[2]张希.电视剧《小兵张嘎》的叙事策略[J].中国电视,2004(11).

[3]张法.“红色经典”改编现象读解[J].文艺研究,2005(4).

[4] 陆绍阳,张岚 . “红色经典”改编的背后[J].中国电视,2004(9).

[5]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Z].2004,5,25.

作者简介:张祎(1991–), 女,山东齐河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2013级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改编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
宋元南戏“明改本”研究之回顾和检视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编策略
中韩两国对真实事件的电影改编理念
《智取威虎山3D》多元类型的杂糅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中国当代红色文学经典的审美特征研究
“红色经典”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