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巍 杨家荣 赖长征 徐杨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蒲江医院急诊科,四川 蒲江611630)
深静脉置管术是急诊科抢救急危重病人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急救技术。本文对急诊抢救的危重病人62例分别采用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与股静脉置管术,并对两种置管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医院对62例急危重病人施行深静脉置管术,其中男性37例,女性25例,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58.2岁。62例病人中,车祸伤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23例,外伤致失血性休克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5例,内科疾病致呼吸循环衰竭2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农药中毒2例。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A组37例行股静脉置管术;B组25例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适应证:①急危重患者抢救治疗需要但外周静脉不能满足要求者。②有效血容量不足,休克或心功能不全而需要监测血流动力学。③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如高度浮肿,烫伤,烧伤等),但必须长期静脉用药者。④不能正常进食,需要长期胃肠外营养支持者。⑤其他特殊情况。禁忌症:①急性或亚急性细菌心内膜炎。②穿刺部位局部感染。③严重出血倾向者。
1.2 方法 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置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签深静脉置管术同意书。
1.2.1 A组行股静脉置管,选择右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0.5~1cm,股动脉内侧0.5~1cm进针,进针角度30~45度。置管成功后用BD留置针敷料固定。
1.2.2 B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1],患者去枕平卧,背部肩胛骨水平垫起,使头部后仰且胸部挺起,同时头转向对侧。过胸锁关节做一水平直线,过锁骨中点(即锁骨胸骨端与肩峰端的中点)做垂直于锁骨的直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穿刺点。穿刺点与胸骨上窝连线为进针方向。按选定的穿刺点及确定的穿刺方向边回抽边进针,针与胸壁夹角15~20度。当针进入锁骨下静脉时会有大量暗红色回血进入注射器内,此时固定穿刺针,反复回抽、推注2~3次,确保针在锁骨下静脉内。右手送入导丝至20cm处,然后边送导丝边拔出穿刺针。沿导丝置入扩皮器,扩至皮下。撤出扩皮器,沿导丝送入导管至13cm处,拔出导丝后用BD留置针敷料固定。
1.3 护理要点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置管后24小时更换敷贴,以后更换2次/周,更换时方向为向心方向,动作轻柔,以免导管脱落。严格无菌操作,碘伏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旋转向外消毒,至少2遍,局部干燥后再贴敷贴,并同时观察穿刺点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无菌操作和规范护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2]。
1.4 观察指标 首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完成时间、误穿动脉率、并发症、留置导管时间、导管相关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病人舒适度。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深静脉置管术患者穿刺成功率及相关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相关情况比较Table 1 Two kinds of deep venipuncture puncture success rate and related conditions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A组出现2例局部血肿;B组出现3例局部血肿,1例误穿颈内静脉,2例气胸,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n(×10-2)]Table 2 Two kinds of deep venipuncture is adverse reactions
深静脉置管术是急诊科急诊抢救危重病人开展的抢救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解剖位置不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与股静脉置管术各有优缺点和并发症,从表1中可以看出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发生率为24%,股静脉发生率为5.4%,与文献报道其并发症发生率4%~35%[3]比较符合。
锁骨下静脉由于毗邻锁骨下动脉,肺尖,且周围神经丰富,在本文所选临床资料中,有2例发生气胸,占并发症的33%,比例大,因此临床风险大,表1中也可以看出其首次穿刺成功率稍低。关于锁骨下静脉穿刺而发生的气胸,都有相关文献报道[4]。
股静脉置管因管腔较大、表浅,位置相对固定、走行直,周围重要结构少,常常选为血液透析的静脉通道[5]。但也有相关文献报道,深静脉置管颈内静脉更为适合[6],但本文资料相较于锁骨下静脉,其穿刺成功率高,完成穿刺置管所需时间较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短,误穿动脉发生率较低。但从不良反应看,无论是留置导管时间、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病人舒适度,锁骨下深静脉置管都优于股静脉置管。因为股静脉属于下肢静脉系统,远离心房,血液流动缓慢,输液增加门静脉系统压力,加上局部血管创伤等,因此是血栓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甚至有可能导致肺栓塞事件[7],再加之股静脉靠近腹股沟,容易被尿,便污染,感染率高,且位置偏低,影响患者活动,导致患者舒适度下降。根据相关文献报道[8],置管10天内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3.53%,而10天以上能达到76.47%。我们留置导管时间明显低于相关文献报道时间[9],就是尽可能在患者病情好转后拔出导管,减少感染率。
深静脉置管术是急诊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急救技术[10],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也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本研究对比我们发现如果导管不需要长时间留置(<3天),要求尽快大量补液,急救病人,选择股静脉置管术较好,能够短时间拔出,并发症少,发生感染及血栓可能性低,对抢救急危重病人有意义。而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深静脉置管的患者,由于护理方便,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小,考虑导管相关感染及血栓发生率低,则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更为合适。
深静脉置管抢救危重病人,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选择置管部位,如需短时间大量补液且勿需长时间留置(<3天)应选择股静脉置管;如需较长时间留置,则可选择对日常生活影响小、感染和血栓发生率低的锁骨下静脉置管。
[1]张宪,何忠杰,赵晓东,等.深静脉穿刺的方法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5):423-426.
[2]顾磊,张玉.454例老年患者深静脉穿刺置管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4):266-268.
[3]薛玉门,李守珍,郝玉霞.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并发症的预防护理[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5,46(3):245.
[4]任培土,阮新贤,鲁葆春,等.深静脉穿刺置管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7(9):856-858.
[5]刘林,王晓红,吴桂明.两种深静脉置管方式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12,24(7):1351-1352.
[6]刘琦,张帆,欧三桃,等.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J].西部医学,2010,22(2):225-227.
[7]张林,廖丹,李红.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栓368例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9):1715-1717.
[8]俞培敏,徐军.深静脉置管的细菌监测[J].宁波医学,2000,7(7):336.
[9]汪秋艳,尹江宁,戴宏娥.两种深静脉置管术在危重患者中治疗的比较[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08,7(2):130-131.
[10]金永红,伍彩霞,吕立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09,1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