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鹏
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体系创建的研究
文/王鹏
摘要:近年来,幼儿园及教育培训机构在体育课程中均涉及了篮球教学,但其篮球课程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对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体系创建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幼儿园及教育机构提供科学的篮球课程体系指导,促进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体系创建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相关学龄前儿童体育、心理、生理和教学,以及篮球方面的理论书籍。
1.2.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学龄前儿童学习篮球前后的变化进行归纳、分析和对比。
1.2.3观察法。对学龄前儿童学习篮球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
1.2.4经验总结法。通过长时间对学龄前儿童的教学和观察得出的经验进行总结。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体系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第一点是保障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强调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主能力和集体适应能力,通过培养学龄前儿童学习篮球的兴趣,巩固基础,提高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2.2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体系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要求掌握基本的跑、跳、投等运动能力,掌握基本技术,了解篮球规则。2、身体发展目标是通过篮球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养成习惯。3、心智发展目标是通过篮球运动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个性形成和适应能力,提高智力。
2.3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2.3.1移动。包括直线跑、加速跑、曲线跑、后退跑、侧身跑、变向跑、变速跑、启动、跨步急停、跳步急停、交叉步、碎步、滑步、转身,并且各种移动技术可以进行简单组合。
2.3.2球性。包括持球、地面推拨球、单双手抛摔球、绕环。在练习时应遵循先原地再行进间,先前进再后退,先直线再曲线,先单球再双球。
2.3.3运球。包括原地运球、直线运球、曲线运球、后退运球、折线运球、换手运球、加速运球、运球急停急启、体前变向运球、背后运球、半转身运球。先原地再行进间,先前进再后退,先直线再曲线,先单球再双球。
2.3.4传接球。包括接球、抛接传球、双手胸前击地传球、双手胸前传球、移动传球。行进间先两人面对面进行前后移动、左右移动的传接球,然后再进行侧身的传接球。
2.3.5投篮。在投篮教学中学龄前儿童只要学会双手胸前投篮即可,同时练习过程中篮筐高度要及时随着其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建议可调节的篮筐高度在1.2米-2.2米之间。
2.3.6突破。突破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在学会投篮的基础上学会习惯手的三步上篮即可。
2.4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2.4.1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包括语言、实物和视觉三个方面,学龄前儿童非常善于模仿,但方向感和注意力较差,教学中,教练员首先要做完整示范动作,同时在容易出现问题的位置提前摆好标志物,在学生做练习时还要不断地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提醒学生。
2.4.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联想和猜谜等方法启发学生对于动作和练习的理解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
2.4.3循序渐进教学法。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接受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循序渐进教学方法,切不可急功近利,在教学中英充分做好教学的安排,注重教学的有序性和整体性,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2.4.4游戏法。在学龄前儿童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法是必不可少的,结合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快速的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员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力。
2.4.5分解组合法。当技术动作比较复杂时,可以将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练习,之后在进行整合,使用重复法、持续法、间歇法、循环法使其掌握。
2.5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幼儿园的课程次数虽然多,但时间较少,不利于学生掌握技术,而教育培训机构虽然时间较多,但课次较少,且时间过长。从篮球运动规律和学龄前儿童的发展规律来看,篮球课程一周3次较为合适,每次30-40分钟,通过实际观察和经验总结,一般4-5岁儿童按照本文的课程设置大概需要三个学期可以全部完成教学内容,5-7岁儿童大概需要两个学期可以全部完成教学内容。
2.6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体系课程评价
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评价应该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灵活的设置和改变,应该增加基本运动能力的测试,加入技术动作评分模式和日常表现三个评价模块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孩子兴趣,在课程评价中,不建议涉及比赛的评价。
3.结论
3.1以保障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强调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主能力和集体适应能力,培养的兴趣,巩固基础,提高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为指导思想。
3.2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体系教学目标由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发展目标和心智发展目标三部分组成。
3.3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教学内容上以移动、球性、运球、传球、投篮、突破、身体练习基本规则八个部分为主。
3.4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练员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沟通和观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5学龄前儿童篮球课程建议一周三次,每次30-40分钟,课程周期为2-3学期,同时在课程评价中应有基本运动能力测试、技术动作评分和日常变现三个方面组成。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15-01
作者简介:王鹏(1991.6-),男,汉,安徽合肥,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