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7-23 23:57:43常亮何佳
亚太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问题

常亮 何佳

摘 要:对于高校党组织而言,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181-01

对于高校党组织而言,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伴随高校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加和各种外在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部分学生党员身上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学生党员整体素质下滑[1],同时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高校组工干部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多样性与隐蔽性

在问卷调查和谈话中发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

第一,为就业增添砝码。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学生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学生在毕业时选择参加事业单位用人考试或者参加选调生及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很多用人单位的选拔标准明确要求政治面貌必须是中共党员,因此,在本科期间加入党组织,成为就业时多一种选择的先决条件。

第二,对部分学生来说,入党能让父母满意,并且能成为对别人炫耀的资本。这对学校本身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及学生本人的综合素质提高非常有害,更会阻碍全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进程[2]。

第三,大学生入党动机的隐蔽性。在具体工作中,学习和工作上的先进性往往代替了思想上的先进性,大学生真正的入党动机被现实表现所掩盖。拟发展对象在谈话时一方面畅谈加入党组织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却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历史了解甚少,这种现象表明基层党务工作者没能真正了解拟发展对象真正的入党动机。

2.衡量党员思想素质的标准难以量化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每所高校都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制定本学校的组织发展工作细则。在细则中对于组织发展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规定,但发展党员工作中最重要的标准是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业成败,而这一点又难以用统一标准去量化,并且在工作中由于个人思想观念不同又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同时,学习成绩和工作表现很容易量化,成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衡量标准,但具有隐蔽性的思想素质却经常被显而易见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表现所掩盖。并且由于思想上的先进性难以考核和量化,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用学习好和工作好代替学习好的现象存在。

3.很多学生党员党的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在谈话中发现很多学生党员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薄弱,对于党员的权利义务一知半解。很多学生在入学后随大流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根本没有阅读《党章》,参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培训也是入耳不入心,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大学生身为党的人,却不会说党的话,不了解什么是“三会一课”等等,暴露出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极度缺失。

4.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不到位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党员继续教育不到位的情况。这与高校学生党员流动性强有着直接的关系。受学制影响,一名在大学三年级加入党组织的预备党员,大学四年级转正后,马上面临实习或者就业的具体问题,学生党员的流动性强,管理和教育难度增加,尤其对于医学院校而言,高年级学生实习地点分布各地,实习生党员远离学校党组织,又很难融入实习单位的组织生活,为实习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不便。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对策分析

1.创新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模式

首先,加强对入党申请人及积极分子理想信念的教育。组织上的入党是一生一次,但思想上入党是一生一世,从大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就要加强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习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这生动反映了崇高信仰对人的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其次,创新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模式,在以往支委会讨论的基础上,增加群众评议环节,让入党申请人在成为积极分子那一刻起开始接受身边同学的监督与评价,在群众测评环节不合格的入党申请人,不能成为积极分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最后,创新活动载体,采取大主题小切入的方式,通过榜样的力量,用身边事、身边人,采取一脉相承的系列的教育活动真正使对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入脑入心。

2.加强对拟发展对象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对于即将加入党组织的拟发展对象而言,加大党的基础知识的培

训考核力度是非常必要而且经事实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在召开支部大会之前对拟发展对象进行党的基本知识考核,对于使其掌握党的基本知识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保证考核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对拟发展对象的考核可采用面试口答方式,现场抽签,现场作答,现场打分。通过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对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党员意识,了解党的历史,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一是通过党员年度述职测评加强对在校生党员的管理。通过每年一次的党员述职测评,杜绝学生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二是通过建立实习生党支部加强对实习生党员的管理。打破学院和专业的限制,把在同一所医院实习的本校学生党员都划归到实习生党支部,指派学生党支部书记专门负责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此项目为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党建课题GXDJ2014-B053

参考文献:

[1]孟庆恩.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2005(4)

[2]孟祥萍.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6)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高校问题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0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