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继林 张建民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课堂里,教师要面临众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如何用最佳方式来教授知识,高效地布置作业?如何设计激发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并发展自学能力?如何处理课堂里发生的不良行为?……古德和布罗菲在课堂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他们不仅创造了布罗菲-古德双向互动课堂研究系统,而且在《透视课堂》这一名著中以丰富的“课例”为素材,论证了具体的课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是一本观察、描述、反思、理解课堂的学生手册,为新老教师提供了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
物理学的根基在实验,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将物理思维、物理方法、实验贯穿于课堂中。有实验的课堂是比较难以把控的,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非常广泛。
(一)课堂观察。古德和布罗菲使用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两种不同的课堂研究范式。运用哪种观察方式取决于观察者的目的,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使用观察法能获得需要的信息。
使用定量观察时,常使用检查表和规范计划来记录特定范围内一件事情在每次发生时的情况,然后分析发生这种结果的频率的各方面。定量观察为课堂教学多长时间发生一次提供信息,或就事情本身进行考虑。
在定性研究中,教师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对课堂事件进行归类上,而是努力收集对课堂事件进行细节描述的材料。
(二)课堂写真。对课堂观察结果的表达方式是进行详细的课堂记录,它既可以是音响资料,也可以是文字描述。课堂写真的关键在于对课堂的完整再现,要求将所经历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时间或活动为顺序描述,分析整个课堂教学的典型事件。
(三)课堂分析。课堂分析在于展现一个错综复杂的课堂情景,是进行课堂研究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
1.依据课堂观察记录进行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古德和布罗菲制作了多种课堂观察记录系统,所有观察记录系统都是选择性的。在记录一些行为时,会对课堂里的其它行为忽略不计,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简化课堂复杂性程度和突出研究的问题。
在进行分析时,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结合。在定性分析时主张不要把观察的注意力放在对课堂事件进行归类上,要努力搜寻对课堂事件进行细节描述的信息资料,然后对记录的时间着重进行性质方面的分析。
2.利用课堂写真的实例分析。古德和布罗菲利用的课堂写真的实例分析,从其来源上看,可以是课堂观察的写真记录,也可以是观察者通过录音、录像等手段获得的课堂生活一手资料。研究者通过分析多个写真事例,对研究结果或理论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需要5位有胆量的同学来协助老师完成,哪些同学愿意?就你们几位最积极的,大家掌声欢迎他们。
生:(5位同学走上讲台,按老师的要求站好位置)
师:老师先把活动介绍给大家,5位同学和1.5V的电源,线圈和开关形成并联电路。请台上的5位同学注意,当老师合上开关的时候你们有啥感受。(闭合开关)
生:没有
师:好,在断开开关之前,友情提示,待会儿一定要淡定。(以很快的速度断开开关)
生:哎哟 (学生一起撒手)
师:有什么感受?
生:被电击了
师:好啦,大家感谢我们这5位勇士。
生:(在座的同学鼓掌)
师:同学们,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可是刚才的电源只有1.5V,怎么会让5位同学触电呢?相信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清楚了,下面进入新课,自感
师:大家好好观察一下这个电路图的结构 (PPT放映),还认识这个元件吗?
生:二极管
师:二极管有什么特点?
生:单向导通性
师:如果电流这样流动,哪个二极管会亮?
生:上面这个
师:如果接通开关,你们预测一下电路中小灯珠,二极管的状态是怎样的?
生:(积极讨论,但是得出的结论都有所不同)
师:同学们意见不一样,下面我们就眼见为实。(接通开关)
师:我们观察到,D1发光,D2没有亮,但是小灯珠是怎么亮的?
生:逐渐变亮
师:非常好,我们发现,小灯珠是逐渐变亮,直到最后和下面支路的小灯泡一样亮!小灯珠的亮度取决于流过它电流的大小,现在这个现象,就像有无形力量在阻碍通过小灯珠的电流,但阻碍力越来越小,电流越来越大,最后,阻碍消失,小灯珠正常发光。是什么东西在阻碍电流的增大呢?
生:(积极讨论)
师:我们一起分析下这个电路,最大不同就是线圈,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是线圈在阻碍着灯泡发光。这里有线圈,阻碍这些关键词,大家想到了什么?
生:楞次定律
师:我们试着运用楞次定律来分析一下线圈阻碍灯泡发光的过程。闭合开关,线圈中突然产生电流, 变大的电流使线圈中磁通量增大,由楞次定律,线圈会阻碍磁通量增大,产生一个相反的电流,这样就会使流过小灯珠电流减少,但随着电流的稳定,感应电流逐渐消失,小灯珠正常发光。根据上述,感应电流方向是?
生:向左
师:非常好。要是断开开关,会发生什么呢?大家分析一下。
生:断开开关,线圈电流减少,磁通量减少,产生一个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来阻止磁通量减少
师:二极管的发光情况是怎样的呢?
生:下面那个亮
师:根据二极管发光情况,就可以说感应电流的方向是
生:和原电流方向相同
师:到底推理正不正确,我们实验验证。
红色二极管亮了一下,这就验证了刚才的推断。我们把这种由于导体线圈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自感中产生的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相信大家已经可以解释课前小活动了。镇流器里就是自感很大的线圈,断开开关,线圈磁通量急剧减小,形成极大的感应电动势,一瞬间5位同学身上承受的电压大约是2000V,可想他们必然会被电击。
基于古德和布罗菲透视课堂的方法,笔者从以下几点分析上述的自感物理教学片断。
(一)从教师教的方面: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玩”是孩子的天性,该情景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抓住孩子们的玩心和好奇心,让他们把心从课间收回课堂。该活动也为后面新课导入起了铺垫作用,与课堂结尾有照应关系。2.自制教具,改良教案,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该教师使用的教具不同于书上所提供的,电路图也和书上有所不同,这样虽然有孩子课前预习了,但见到新奇的东西还是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借助教具复习了二极管的特性,让学生收获更多,提高了课堂效率。3.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时,为什么灯泡会延迟发光这一有趣的现象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在进行该处演示时,教师重复做了很多遍,一是让所有学生对该现象都有直观的观察,二是为了抓住学生的心,一步一步进行探究。4.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该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到该教师运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研究法。在一堂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结合多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从学生学的方面:学生保持了良好的注意状态,学习兴趣浓厚。活动广度基本覆盖了全班。活动广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学生的每种感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二是学生的参与广度。从该堂课的设计来看,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的积极参加,让他们在各方面都能接受刺激,课堂的小活动和实验探究,基本覆盖了班级每一个同学,让每个同学都意识到自己是这堂课的主人。
(三)从教学策略方面来看:对整个教学片断的分析,我认为,该教师在本堂课中运用了如下几条教学策略:1.小活动引入活跃课堂气氛;2.实验探究让学生有直观感受而非空洞接受;3.多媒体辅助提高课堂效率。
(四)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该教学片断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实验器具的交代还不够特别清晰;2.在为什么小灯泡会延迟发光的原因分析处,引向线圈的引导有点过于生硬;3.教学语言太平民化,不专业。
古德和布罗菲建立的“课堂观察——课堂写真——课堂分析”研究模式,对于不知课堂研究从何做起、如何进行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影响很大。同时它对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