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内容摘要】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课型,数学习题课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习题课是为了巩固课堂所学,也是检查对书本知识掌握好坏的一种良好尺度。数学习题课的特点主要是对知识点的浓缩与升华,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好方法。因此提高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强化深入理解知识点,从而消除学生的疑惑,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初中 数学学习 习题 体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教师们也加强了上好一节课的探讨,然而习题课作为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课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其基本目的是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本文着重讨论了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理念,探究数学习题课的方式方法。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着手基础知识,培养良好习惯
首先,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是公理和定理,也是习题课前必须要掌握的。因而要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培养,应从五个方面进行准备,依次是:公理、性质与判定、公式、使用条件以及各字母表示的意义等。
其次,学生应根据认识规律,在解决实践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当然,教师应事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理解基础的知识点,通过习题训练统一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公理定理的基本方法,形成一套良好的数学解题的基本模式,掌握解题的规范性和程序性,做好进一步深化的准备。
二、认真钻研数学教材,精选习题
在掌握公式定理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解题的水平和能力,教师应精选习题,教师应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题目1,在高两米,坡脚为30度的楼梯表面进行地毯的铺放,运用勾股定理求解需要地毯多少米。
这样的习题安排,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开发,指导学生理论切合实际,让学生有生活中处处是数学的感觉。
“一题多解”也是一种拓展学生思路的方法,例如CDS圆O的直径,点A在CD的延长线上,AB切于圆O于点B,若角A为30度,OA为10,那么AB为多少_____。经过反复的练习,促进知识迁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形成正确的解题动机
在某些学生的身上,出现了厌倦解题的不良现象,他们把解题当成了一种任务,对待做题尤其马虎,造成了学习成绩差的后果。因而只有正确的解题动机,才能使学生细心学习进而仔细钻研习题,研究知识点。因此习题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动机。
首先,教师要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使学生明白习题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不能遏制学生的想法,把学生的思路归到自己的思路,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
其次教师应将研究习题列入日常教学中并加以重视,增强引导学生做题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教师应学会如何引导学生审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解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解题的思路也逐渐清晰。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若实数a、b、c满足a2+b2 +c2=9,代数式(a-b)2+(b-c)2+ (c-a)2的最大值是多少?
A. 27 B. 18
C. 15 D. 12
解题思路可以有两种:其一,由a、b、c为实数,而(a+b+c)2≥0,又a2+b2+c2=9,则原式=3(a2+b2+c2)-(a+b+c)2≤27,所以答案为27;其二,令a=1,b=2,c=2,则原式= (1-0)2+(2-2)2+(2-1)2= 1+8+8+4+1 >18,所以答案选A。
通过精选习题,分类要求,可以消除学生对于习题是一种强制性任务的观点,在使用和选择习题时,教师既要考虑教学目标,也要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题目分成不同的层次,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受益于解题的成就感。改革作业方式,克服枯燥的练习模式,如果教师布置的练习量过大,则对学生造成影响;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钻研,迫使学生应付了事,则适得其反。对此本人提供一定的建议:对于开放性习题,以讨论为主,注重一题多变,举一反三;注重习题测试,提供数学实践能力,减缓学生厌倦情绪。
四、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
大部分学生在解题时只注重对于题目的表述,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部分,容易想当然,往往事与愿违。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应该从点滴做起,自觉钻研解题步骤,善于抓住每一个解题环节,多关注题目特征,综合理解,形成一种解题经验,全方位的研究习题。例如,在研究相似三角形的习题时,得知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等高,利用等高和相似两个条件进而将面积之比化为线段长度之比,简化题目。在思维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应自己寻找合适的解法,这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点:归纳总结知识点,归纳重点难点的解法用法,总结出解决类似习题的技巧和方法;应做到检查未知错误,寻求更好的解题方法,使解题步骤简便化,使人一目了然。
五、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结构
学生在解题时会遇到各种阻碍,这其实是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缺失性、偏离联想、迁移性、干扰性、狭隘性以及逆向性。缺失性故障,是因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遗忘,使得解题思维中断;偏离联想行故障,是由于学生没能把握住解题的整体方向,从而出现了偏离联想的情况,使思维走向“死胡同”;迁移性故障,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题目本身变动大,问题背景较为复杂,学生的思维无法发散,理解的知识和当前题目的背景产生冲突,不能很好地完成题目,无法迁移,造成了思维上的艰难;干扰性故障,就是新问题与原知识点有相似点,使学生极为困扰,打断了学生的思维,形成了思维故障;狭隘性故障,是学生思维的消极导致的,造成思维不能正常扩散;所谓逆向性故障,即为思维想法单一,不善于逆向思考问题,形成思维短路。
正确引导学生,消除这些故障。首先应该加强变式,其次提倡一题多变、举一反三,最后是提倡反面教材的教学,提倡批判性思维。
总结
通过讨论初中习题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初中生数学解题上的困惑,造成对学习的影响。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以及正确的解题动机等一系列措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解题能力,使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刘志.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方法探讨[J]. 考试周刊,2013.(66):79-80.
[2] 郭莉萍.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措施分析[J]. 都市家教,2013.(10):99-100.
[3] 蒙明敏. 对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探讨[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 (2):189-190.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獐沟中学)
【内容摘要】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课型,数学习题课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习题课是为了巩固课堂所学,也是检查对书本知识掌握好坏的一种良好尺度。数学习题课的特点主要是对知识点的浓缩与升华,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好方法。因此提高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强化深入理解知识点,从而消除学生的疑惑,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初中 数学学习 习题 体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教师们也加强了上好一节课的探讨,然而习题课作为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课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其基本目的是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本文着重讨论了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理念,探究数学习题课的方式方法。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着手基础知识,培养良好习惯
首先,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是公理和定理,也是习题课前必须要掌握的。因而要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培养,应从五个方面进行准备,依次是:公理、性质与判定、公式、使用条件以及各字母表示的意义等。
其次,学生应根据认识规律,在解决实践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当然,教师应事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理解基础的知识点,通过习题训练统一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公理定理的基本方法,形成一套良好的数学解题的基本模式,掌握解题的规范性和程序性,做好进一步深化的准备。
二、认真钻研数学教材,精选习题
在掌握公式定理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解题的水平和能力,教师应精选习题,教师应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题目1,在高两米,坡脚为30度的楼梯表面进行地毯的铺放,运用勾股定理求解需要地毯多少米。
这样的习题安排,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开发,指导学生理论切合实际,让学生有生活中处处是数学的感觉。
“一题多解”也是一种拓展学生思路的方法,例如CDS圆O的直径,点A在CD的延长线上,AB切于圆O于点B,若角A为30度,OA为10,那么AB为多少_____。经过反复的练习,促进知识迁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形成正确的解题动机
在某些学生的身上,出现了厌倦解题的不良现象,他们把解题当成了一种任务,对待做题尤其马虎,造成了学习成绩差的后果。因而只有正确的解题动机,才能使学生细心学习进而仔细钻研习题,研究知识点。因此习题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动机。
首先,教师要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使学生明白习题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不能遏制学生的想法,把学生的思路归到自己的思路,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
其次教师应将研究习题列入日常教学中并加以重视,增强引导学生做题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教师应学会如何引导学生审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解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解题的思路也逐渐清晰。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若实数a、b、c满足a2+b2 +c2=9,代数式(a-b)2+(b-c)2+ (c-a)2的最大值是多少?
A. 27 B. 18
C. 15 D. 12
解题思路可以有两种:其一,由a、b、c为实数,而(a+b+c)2≥0,又a2+b2+c2=9,则原式=3(a2+b2+c2)-(a+b+c)2≤27,所以答案为27;其二,令a=1,b=2,c=2,则原式= (1-0)2+(2-2)2+(2-1)2= 1+8+8+4+1 >18,所以答案选A。
通过精选习题,分类要求,可以消除学生对于习题是一种强制性任务的观点,在使用和选择习题时,教师既要考虑教学目标,也要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题目分成不同的层次,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受益于解题的成就感。改革作业方式,克服枯燥的练习模式,如果教师布置的练习量过大,则对学生造成影响;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钻研,迫使学生应付了事,则适得其反。对此本人提供一定的建议:对于开放性习题,以讨论为主,注重一题多变,举一反三;注重习题测试,提供数学实践能力,减缓学生厌倦情绪。
四、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
大部分学生在解题时只注重对于题目的表述,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部分,容易想当然,往往事与愿违。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应该从点滴做起,自觉钻研解题步骤,善于抓住每一个解题环节,多关注题目特征,综合理解,形成一种解题经验,全方位的研究习题。例如,在研究相似三角形的习题时,得知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等高,利用等高和相似两个条件进而将面积之比化为线段长度之比,简化题目。在思维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应自己寻找合适的解法,这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点:归纳总结知识点,归纳重点难点的解法用法,总结出解决类似习题的技巧和方法;应做到检查未知错误,寻求更好的解题方法,使解题步骤简便化,使人一目了然。
五、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结构
学生在解题时会遇到各种阻碍,这其实是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缺失性、偏离联想、迁移性、干扰性、狭隘性以及逆向性。缺失性故障,是因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遗忘,使得解题思维中断;偏离联想行故障,是由于学生没能把握住解题的整体方向,从而出现了偏离联想的情况,使思维走向“死胡同”;迁移性故障,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题目本身变动大,问题背景较为复杂,学生的思维无法发散,理解的知识和当前题目的背景产生冲突,不能很好地完成题目,无法迁移,造成了思维上的艰难;干扰性故障,就是新问题与原知识点有相似点,使学生极为困扰,打断了学生的思维,形成了思维故障;狭隘性故障,是学生思维的消极导致的,造成思维不能正常扩散;所谓逆向性故障,即为思维想法单一,不善于逆向思考问题,形成思维短路。
正确引导学生,消除这些故障。首先应该加强变式,其次提倡一题多变、举一反三,最后是提倡反面教材的教学,提倡批判性思维。
总结
通过讨论初中习题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初中生数学解题上的困惑,造成对学习的影响。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以及正确的解题动机等一系列措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解题能力,使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刘志.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方法探讨[J]. 考试周刊,2013.(66):79-80.
[2] 郭莉萍.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措施分析[J]. 都市家教,2013.(10):99-100.
[3] 蒙明敏. 对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探讨[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 (2):189-190.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獐沟中学)
【内容摘要】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课型,数学习题课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习题课是为了巩固课堂所学,也是检查对书本知识掌握好坏的一种良好尺度。数学习题课的特点主要是对知识点的浓缩与升华,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好方法。因此提高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强化深入理解知识点,从而消除学生的疑惑,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初中 数学学习 习题 体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教师们也加强了上好一节课的探讨,然而习题课作为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课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其基本目的是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本文着重讨论了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理念,探究数学习题课的方式方法。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着手基础知识,培养良好习惯
首先,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是公理和定理,也是习题课前必须要掌握的。因而要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培养,应从五个方面进行准备,依次是:公理、性质与判定、公式、使用条件以及各字母表示的意义等。
其次,学生应根据认识规律,在解决实践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当然,教师应事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理解基础的知识点,通过习题训练统一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公理定理的基本方法,形成一套良好的数学解题的基本模式,掌握解题的规范性和程序性,做好进一步深化的准备。
二、认真钻研数学教材,精选习题
在掌握公式定理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解题的水平和能力,教师应精选习题,教师应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题目1,在高两米,坡脚为30度的楼梯表面进行地毯的铺放,运用勾股定理求解需要地毯多少米。
这样的习题安排,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开发,指导学生理论切合实际,让学生有生活中处处是数学的感觉。
“一题多解”也是一种拓展学生思路的方法,例如CDS圆O的直径,点A在CD的延长线上,AB切于圆O于点B,若角A为30度,OA为10,那么AB为多少_____。经过反复的练习,促进知识迁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形成正确的解题动机
在某些学生的身上,出现了厌倦解题的不良现象,他们把解题当成了一种任务,对待做题尤其马虎,造成了学习成绩差的后果。因而只有正确的解题动机,才能使学生细心学习进而仔细钻研习题,研究知识点。因此习题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动机。
首先,教师要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使学生明白习题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不能遏制学生的想法,把学生的思路归到自己的思路,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
其次教师应将研究习题列入日常教学中并加以重视,增强引导学生做题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教师应学会如何引导学生审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解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解题的思路也逐渐清晰。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若实数a、b、c满足a2+b2 +c2=9,代数式(a-b)2+(b-c)2+ (c-a)2的最大值是多少?
A. 27 B. 18
C. 15 D. 12
解题思路可以有两种:其一,由a、b、c为实数,而(a+b+c)2≥0,又a2+b2+c2=9,则原式=3(a2+b2+c2)-(a+b+c)2≤27,所以答案为27;其二,令a=1,b=2,c=2,则原式= (1-0)2+(2-2)2+(2-1)2= 1+8+8+4+1 >18,所以答案选A。
通过精选习题,分类要求,可以消除学生对于习题是一种强制性任务的观点,在使用和选择习题时,教师既要考虑教学目标,也要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题目分成不同的层次,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受益于解题的成就感。改革作业方式,克服枯燥的练习模式,如果教师布置的练习量过大,则对学生造成影响;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钻研,迫使学生应付了事,则适得其反。对此本人提供一定的建议:对于开放性习题,以讨论为主,注重一题多变,举一反三;注重习题测试,提供数学实践能力,减缓学生厌倦情绪。
四、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
大部分学生在解题时只注重对于题目的表述,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部分,容易想当然,往往事与愿违。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应该从点滴做起,自觉钻研解题步骤,善于抓住每一个解题环节,多关注题目特征,综合理解,形成一种解题经验,全方位的研究习题。例如,在研究相似三角形的习题时,得知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等高,利用等高和相似两个条件进而将面积之比化为线段长度之比,简化题目。在思维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应自己寻找合适的解法,这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点:归纳总结知识点,归纳重点难点的解法用法,总结出解决类似习题的技巧和方法;应做到检查未知错误,寻求更好的解题方法,使解题步骤简便化,使人一目了然。
五、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结构
学生在解题时会遇到各种阻碍,这其实是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缺失性、偏离联想、迁移性、干扰性、狭隘性以及逆向性。缺失性故障,是因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遗忘,使得解题思维中断;偏离联想行故障,是由于学生没能把握住解题的整体方向,从而出现了偏离联想的情况,使思维走向“死胡同”;迁移性故障,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题目本身变动大,问题背景较为复杂,学生的思维无法发散,理解的知识和当前题目的背景产生冲突,不能很好地完成题目,无法迁移,造成了思维上的艰难;干扰性故障,就是新问题与原知识点有相似点,使学生极为困扰,打断了学生的思维,形成了思维故障;狭隘性故障,是学生思维的消极导致的,造成思维不能正常扩散;所谓逆向性故障,即为思维想法单一,不善于逆向思考问题,形成思维短路。
正确引导学生,消除这些故障。首先应该加强变式,其次提倡一题多变、举一反三,最后是提倡反面教材的教学,提倡批判性思维。
总结
通过讨论初中习题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初中生数学解题上的困惑,造成对学习的影响。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以及正确的解题动机等一系列措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解题能力,使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刘志.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方法探讨[J]. 考试周刊,2013.(66):79-80.
[2] 郭莉萍.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措施分析[J]. 都市家教,2013.(10):99-100.
[3] 蒙明敏. 对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探讨[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 (2):189-190.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獐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