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机制

2015-07-20 04:14徐斌陆树程
江汉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理机制社会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徐斌++陆树程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人的心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心理生成机制上看,社会心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心理凝炼和升华的产物。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心理接受机制上看,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这五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阶段。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机制的运行过程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心理个体化和个体心理社会化双向互动的无限发展过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心理;个体心理;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5-0054-06

如何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学界普遍认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究竟能够在何种范围和多大程度上为社会成员所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如何,是内外两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但目前学界对于内外两种因素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心理机制研究不多,对心理机制的关注主要侧重于从施教者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心理认同机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内外两种因素作用的心理机制,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心理生成机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个体的心理结构,融入个体的价值观体系并产生相应的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产生并作用于个体以及个体如何接受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界的刺激和个体对刺激的接受反馈的双向运动,为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与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技术等社会意识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避免要受到上述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其中政治法律思想起着突出的作用。党和政府通过政治的权威性,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统一思想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而具有权威性。但是,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而言,仅凭这种权威性来对个体实施有效影响远远不够,还必须充分认识并发挥社会心理生成机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心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来源

其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蕴含着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需要。“‘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关于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或实践能否满足其社会需要的理性认识或根本看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与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和变革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种功能是如何得以实现的?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是通过社会心理这一“中介”起作用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设计,归根到底要满足群众的社会心理需要,社会心理是判断社会主义具体实践正确与否及是否符合民心的“晴雨表”。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内在地包括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需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重要指导思想的基本依据。

其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横向构成要素看,社会心理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并将其作为衡量社会各项工作及个体行为的基本指针。“三个倡导”按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心理成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的确定,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社会认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凝结了广大群众对未来理想社会孜孜以求的社会情感并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社会信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规范是营造良好社会心态的具体社会行为表现。

其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纵向层次结构看,社会心理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环节。当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部结构研究不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此,我们不能作简单片面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就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的内容变成僵化、抽象的概念。肯定社会意识形态的自觉引领作用,并没有否定自发的社会心理的基础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心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不同的财产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情感、幻想等社会心理是思想方式和人生观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心理基础,人们总是通过感性具体的社会心理来把握理性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正如列宁所说,“‘自发因素实质上无非是自觉性的萌芽状态。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心理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环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心理凝炼和升华的产物

我们说社会心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心理能自发地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其内涵的深刻揭示,是一项艰辛的理论创新、精神生产的过程,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如前所述,社会心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来源,社会心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是,社会心理不会自发地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理论家高度的理论自觉。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需要对人民群众自发的社会心理进行加工改造,也就是社会心理的凝炼和升华的过程。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对社会心理凝炼的结果。由于社会存在的丰富多样,作为其初级层次感性认识的社会心理也同样纷繁复杂。理论工作者要对大量、分散、模糊的感性社会心理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精炼、集中、明确、抽象的理性认识。这是对社会心理加工改造的第一步工作。

另一方面,对社会心理的加工改造要进一步深化,也就是社会心理的升华。大量存在的社会心理,既有积极进步、肯定的一面,又有消极退步、否定的一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比如,“文革”结束后,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着要求发展经济、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积极肯定的社会心理,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不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这种心理就会演变成拜金主义等消极负面的社会心理。因此,必须注意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的引领作用,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以上,我们仅从发生学的角度讨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心理生成机制。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价值信念,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探析个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心理机制。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心理接受机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就是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过程,其中存在两个根本的转化过程:一是由不知到知,即内化过程;二是由知到行,即外化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必须经过人的心理过程的作用才能实现。人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心理接受机制。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外界海量信息,个体并不是完全照单接受。个体比较容易认同和接受与自己的价值观、立场相同的信息,对于和自己的立场、情绪相对立的观点则予以回避。同样,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也有一个心理认同的过程。那么,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究竟怎样受制于主观的心理机制?一般来说,人的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是协调一致的。认知到事物的合理性,就会产生相应积极肯定的情感;在认知和情感综合作用下,会形成对某种思想、观点、理论的认同和追求,即信念;通过一定的意志控制,会产生符合主体信念的相关行为。

(一)理性认知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是人们掌握相关概念,并应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的心理活动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是个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对其自身接受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认识深刻,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也才有相应的行为倾向。认知始终贯穿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的各个方面。

当前,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存在弱化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认知偏差。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完整、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不仅仅是对字面意思的理解,还要对其提出的背景、意义以及培育和践行的目的作深入了解。只有全面深刻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情感体验

情感是指主体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对客体的属性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在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中,也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马克思非常重视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推动人们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动力。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离不开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支撑。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本身就是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需要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主体的情感需要高度契合。因此,在逻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主体的情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被主体所接受。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满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其行为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负面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实践与接受逻辑产生了一定的间距。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善于利用和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肯定的情感状态,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个体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从而减少和避免个体消极情感的产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偏离。

(三)意志培养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控制、调节行为的心理现象。目的性是意志的根本特性,意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活动中根据预先设定的目的,发挥着调节和控制机能。意志通过发动作用,推动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活动;通过坚持作用,促使人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遇到困难时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通过抑制作用,去阻止那些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动。这三种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活动中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

(四)信念强化

信念是在一定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对某种思想、观念坚信不疑的心理倾向。信念构成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机的重要成分,信念的力量可以使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自觉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感、意志的有机统一。

信念的形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接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在信念的推动下,接受主体可以以积极的态度、顽强的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获得认识上的提高和行为上的飞跃。

(五)行为养成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是个体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认同的情感体验,并通过一定的意志控制所采取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它是一个人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意志、价值信念的综合反映,也是衡量一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能比较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其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状况。只有当一个人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我们才能说这个人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过程中,人们总是通过认知过程获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选择、理解和整合各种教育信息,形成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同时,通过情感过程对某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表现出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行动提供动力:再通过意志过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能动的调控,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最终将形成的思想意识外化为社会行为,从而完成接受的全过程。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接受心理机制。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向心理互动机制

如前所述,社会心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个体心理所接受的“中间环节”。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就是要实现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双向互动。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等社会心理表现出来,并内化为个体心理,实现社会心理个体化;另一方面,个体心理不断提升外化为社会心理,逐步成为社会成员的共识,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向心理互动就是“社会心理个体化”和“个体心理社会化”无限发展的过程。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心理个体化”

社会心理个体化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需要,并被个体接受内化为个体心理的过程。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心理——个体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直接通过灌输和教育被个体所接受,“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感情、传统、习俗、舆论等社会心理形式影响个体的。社会心理个体化不是自发的,而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在社会交往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社会心理个体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认知个体化。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认知并实现社会认知向个体心理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哲学、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科学理论等社会意识形式中并向个体心理内化,这是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心理依据。第二,社会情感个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承载的深厚爱国主义情感,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追求的热烈情感,是实现社会心理个体化的共同情感基础。第三,社会意志个体化。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涵的国家和社会共同的目标追求为个体所认同,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个人理想和价值追求,实现个体的主观努力和个人目标同社会发展目标的一致。第四,社会需要个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达的社会需要,只有通过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社会实践才能完成:个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要保持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一致,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个人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心理向个体心理转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濡染形成期——理解整合期——接受内化期——行为强化期。首先,在濡染形成期,在社会交往中,受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心理的耳濡目染,在社会助长效应的作用下,个体逐步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是社会从众心理对个体心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过程。其次,在理解整合期,个体心理对社会心理的认同和内化并不是无条件地全盘吸收,而是通过自己的认知图式和内在心理结构对社会心理进行重构,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加以重新理解,并加以选择、加工、改造,纳入自己的心理结构中。经过个体心理的理解与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个体所重构,为个体独特的理解方式所掌握。再次,在接受内化期,经过个体理解和整合的社会心理为个体所认同和接受,内化于个体的心理结构。这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信不疑,并将之作为自己行动的价值准则。最后,行为强化期是个体心理掌握社会心理并注重实践强化巩固的阶段。社会心理必须经过多次实践,才能真正固化于个体心理结构,这样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完全保持一致,个体心理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展的积极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心理向个体心理转化不是盲目自发的过程,而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中逐步展开的过程。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心理社会化”

个体心理社会化是指个体心理不断被社会共同体所认同与接受,并广为传播,成为人们共同接纳的社会心理的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心理社会化就是个体心理不断转化为社会心理,进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体系的过程,即个体心理——社会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心理社会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如果说社会心理化个体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上而下的过程,那么个体心理社会化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下而上的过程。这样,社会心理化个体化与个体心理社会化就构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的闭合回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生态系统,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双向互动调节着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由此可见,个体心理社会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个体心理社会化有其客观必然性和现实依据。首先,个体心理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个体心理社会化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心理具有社会属性,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其次,社会实践是个体心理社会化的现实依据。正是在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心理和思想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社会共识。同样,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心理社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个体心理社会化包括杰出人物的个体心理社会化和人民群众的个体心理社会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其实就是杰出人物的个体心理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除了实践基础,也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体心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所蕴涵的科学真理与时代价值,使其为社会上更多的人认同和接受,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样也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个体心理不断被社会认同,即社会化的过程。考察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心理过程,并不是要否定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而是要充分肯定个体心理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参考。

表面上看,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的个体心理社会化的结果,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的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个体心理社会化的产物即社会心理的作用,“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人民群众的个体心理社会化为杰出人物的个体心理社会化提供必要准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心理社会化是二者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如前苏联工人自发形成的“星期六义务劳动”精神,被列宁称为“伟大的创举”和“共产主义的实际开端”。30多年前,小岗村18户农民自发产生的“大包干”心理,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些都是人民群众个体心理社会化的生动注脚。当然,人民群众个体心理社会化有其自发性的一面,如当前存在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社会心理就是其突出表现。对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群众个体心理社会化的引领作用。

要而言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个体心理社会化的基础作用,了解并关注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从概念到理论的抽象空谈:另一方面,更应积极发挥杰出人物个体心理社会化的引领提升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群众社会心理的主流价值观。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运动的无限发展

社会心理个体化——个体心理社会化——再社会心理个体化——再个体心理社会化,循环往复永不停息,这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运动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得到解决,正是在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矛盾运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不断发展并完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运动的全过程生动地表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劳永逸的应景性的政治运动,充分展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运动发展的无限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不是单向的社会心理的生成过程,也不仅仅是个体心理的接受过程,而是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的运动。这一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每一循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这种永不停息的双向互动,体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运动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总而言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双向互动,社会心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丰富的心理材料,个体心理为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互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一方面,我们要巩固和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心理个体化”。当然,巩固和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更多地要依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实现“个体心理社会化”,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必要指出,在信息化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特别重视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的心理沟通和传播功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心理个体化和个体心理社会化的双向互动。

猜你喜欢
心理机制社会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浅析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