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丽 崔海燕 王志江
【摘要】生本思想是是一種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的教育思想,它是由我国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所创立的。解析本思想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解析本思想的应用基础是尊重学生,在解析本思想应用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关键词】生本思想 高职化学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95-02
生本思想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极大扩展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学习能力;避免了学生学习当中的不正当竞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一、生本思想理论的主要观点[1]
(一)生本思想的教师观
教师应是推动学生学习的能动力,而不是强迫学生学习的强迫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合理运用自我权利,把复杂的课堂教学知识点转化为知识的“风景”。在高职化学的教育中,教师要开拓教学思路,调整自身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生本思想的学生观
人生来就区别于其他生物,他们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有着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和潜力。例如,对于某一化学名字的定义,首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之前的知识进行描述,然后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己主动对这一名词定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生本思想的教学观
在高职化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以生本思想为主的班级、小组、个人等方式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过程,鼓励个人先学,遇到不懂问题向老师请教,是个人发展的课堂,它区别于其他的学习过程。
(四)生本思想的评价观
生本思想认为应该取消各类考试,把评价学生的主体交还给任课老师、身边的同学等相关人员,削弱日常的应试考试评价功能,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灵活的去感悟、去学习,而不是在学习中相互攀比,产生恶性竞争,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二、生本思想理论的特征[2]
(一)以学生为主体
生本思想认为,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之中,存在内外因的关系。教师是学习的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换句话说,学生应当把自己的努力当成主要力量,把教师的课堂讲授当成辅助力量。
(二)以探索为学习宗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同时能够在得到答案后得到进一步的思考,尽快消化新的知识,从而确保发挥个人潜能的最大化。在高职教育中,明确指出了“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把原来的课堂灌输转变为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驱动,以激发学生潜能为方向,在学习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各方面成长。
(三)以学习为基础
生本思想坚持学生上课前预习,带着问题上课讨论,向老师请教这个基本过程。同时把学习贯穿于各个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要讲究学习方法,例如利用课外资料、课外读物、网络等相关途径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发表个人意见,针对他人意见发表个人看法。
三、生本思想理论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为生本思想而教-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无论是从教学现状,还是从历史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高职化学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老师,老师以实验、传授、讲解等形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思想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
(二)通过生本思想来教-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要加强老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的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老师是高职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因此,教师应当加大自我培训力度,不断丰富知识面,相关部门也应当建设出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完善教师考核制度等。通过这些手段,真真正正提升个人人格魅力,做到为人师表。
二是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教学要强调学的作用,把教的过程逐渐过渡到学生的自助学习当中。教师要想法设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之前的课外预习,产生学习中的疑惑,进而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能够答疑解。
生本思想是推动我国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著名的教育理论,生本思想已经引起了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对我国教育界的意义影响深远。因此,在今后的教育界,相关学校应将生本思想与各自实际相结合,将学生当做教学的根本,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教育研究,2011,2(5):25-26.
[2]郭思乐.生本教育之路.香港伟达教育出版社.教育研究,2012.5(8):123-125.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研究,2012.10(6):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