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
【摘要】本文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商务英语必修课程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目的是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意见与建议,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29-01
一、问卷介绍
笔者选择了本学期刚结束课程的英语专业 2011级的学生,四个自然班,共102人。教授《商务英语》必修课一学期,共18周,每周两个课时,教材为《体验商务英语》(第三册)综合教程。
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课前摸底,主要针对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对课程的初步期待,对商务英语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第二部分,课后部分,在学生结束一个学期的课程以后,从教材,到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再到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对考核方式的建议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
第一部分问卷在课程开始的第一次课上统一发出,将四个班的学生集中,发出102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两人病假未到),回收率约为98%;第二部分在学期末的最后一次课上统一发放,发出102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一人病假未到),回收率为99%。
调查结果:第1题,对商务英语感兴趣的学生有71人(占总数71%),不感兴趣的有29人,(占总数29%);第2题,学生通过电视新闻了解的有42人,通过网络了解商务知识/信息的有25人,通过广播了解的有20人,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的有13人,比例依次递减,分别占总数42%,25%,20%,13%;第3题,对商务英语感兴趣的原因中,有48人选择因为就业压力,占48%。有37人选择考试压力(占总数37%)。有15人选择个人兴趣(占总数15%)。
第二部分,课后调查:第一题,对教材有87人选择满意(占总数86%),有14人选择不满意(占总数14%);第二题,对课堂中实行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有94人选择满意(占总数93%),有7人不满意(占总数6%);第三题,有98人能完成课后作业(占总数93%),有3人不能完成课后作业(占总数2%);第四题,课程开始以后,通过网络了解商务知识/信息的有89人,学生通过广播了解的有7人,通过电视新闻了解的有3人,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的有2人,比例依次递减,分别约占88%,6%,2%,1%;第五题,学生在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按比例依次为相关商务知识欠缺40人(占总数40%),专业术语生疏(占总数38%),跨文化知识不足(占总数23%);第六题,对于考核方式的选择,有36人选择论文(占总数30%),23人选择听力,笔试与口试(占总数23%),22分选择社会调查(占总数23%),20人选择听力与笔试(占总数20%)。
二、问卷分析
从第一部分问卷调查结果看来,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商务英语有兴趣,但出于专业知识的缺乏,比例并不高;学生们了解商务信息的积极性也并不高,选择人数最多的为电视新闻,对于商务信息的获取往往趋于被动;学生们对于商务英语感兴趣的原因也十分勉强,仅仅有15%的学生选择由于个人喜好而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迫于考试与就业压力而“感兴趣”。
从第二部分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学生对于商务英语的态度的改观:对于所选教材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了86%;对于教师在课堂中实行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如分组合作,讨论,辩论,演讲,模拟会议,模拟谈判等等,有94%的学生表示满意,也证明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能给学生带来对于商务英语学习的实景体验;对于课后作业,(大部分为小组合作完成),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值得注意的时,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之后,笔者发现,学生们了解商务知识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占第一位的从电视新闻变成了网络(包括手机上网与电脑上网)。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点或者是教师提及的相关案例、布置的小组作业,都是学生们主动上网查询的要点,同时,他们也会刻意的关注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和广播中的商务信息。即,他们从被动的接收信息,转为了主动的寻找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中,对于相关商务知识欠缺以及专业术语的生疏是主要障碍,跨文化知识的不足,也是一部分问题;对于最后学生认可的考核方式,笔者发现,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赞成以论文的方式考查成绩,仅仅只有20%的学生赞成以最基本的方式考查成绩。
三、结论
首先,备课。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教材每一单元的专业词汇、词组部分会加大讲解力度。从中英文介绍,扩展到对关键词组进行相关案例的讲解。在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中,笔者进一步发现,学生们更感兴趣于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案例,并期望配以真实的图片、视频,这样的生动讲解,会加深印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十分赞成的各种分组合作,如讨论,辩论,演讲,模拟会议,模拟谈判等等,也会继续坚持,但需要将分组合作与个人任务相结合。在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中,笔者进一步发现,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的分组合作,都无法保证小组中的每一个人真正参与到合作中来,部分学生出于惰性或其他原因,对小组合作的任务抱以逃避态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方面,会继续在课上与课下安排分组合作任务,另一方面,也会随堂进行个人提问或是安排由个人完成的任务。两者相互结合,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再次,在考核方式上,笔者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推进,将期末考试改为学生上交论文的考试方式,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支持。一方面,这避免了考场作弊的现象;另一方面,这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提供的若干题目中,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通过一段时间的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总结资料的过程,得出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结论,真正将所学付诸实际。而教师,也不再仅靠一成不变的答案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这也正是大学教学改革的精神的實际运用。
参考文献:
[1]David Cotton, David Falvey, Simon Kent.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王利梅.从商务英语的特点看商务英语教学.教育教学论坛[J]. 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