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桂茹
【摘要】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民族的传统哲学背景密不可分。中国哲学的整体观、悟性、汉民族的具象思维和主体意识是汉语意合趋向的理性根源;英语的形合特征则是西方民族依照西方古典哲学观、理性和抽象思维及客体意识对语言发展走向做出的自然选择。同时,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对思维模式有一定的反作用,使其更趋于强化。
【关键词】意合 形合 哲学观 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00-02
1.引言
意合和形合是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一般说来,汉语以意合为重,英语以形合为主。重意合的语言注重以意役形,句子各成分之间靠隐性连贯、逻辑关系和叙述的事理顺序来间接显示,句子结构比较松散但富有弹性;重形合的语言注重以形显意,句子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靠关联词等显性连接手段来直接标示,句子结构比较严谨。例如:上梁不正下梁歪。If the upper beam is not straight, the lower ones will go aslant.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指导各类具体学科的基础。语言哲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质,如语言与思维、语言与精神等。意合形合是汉语和英语中的重要语言现象,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古代语言哲学、中西方思维方式,以及语言和世界观等方面来阐述意合形合特点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2.古代语言哲学思考
我国古代的语言研究从先秦时期就关注于意义,朝着意合研究的方向发展。而西方的语言研究发端于亚里士多德的积极哲学语言观,形态研究是西方语言研究的重点。
2.1中国古代语言哲学观
先秦时期儒、墨、道诸家语言哲学思想影响着我国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儒家主要站在维护周礼的立场上,以仁、义、礼为最高规范,力求通过语言来治理混乱的社会,是实践论的语言观。而墨子极端崇尚语言的精神,“墨辩”即是其语言研究的理论结晶。墨家既探索了语言的本质特征,又研究了语词理论和立辞论辩的理论。道家显现出鲜明的特征,“即言即不言”,“即辩即不辩”,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既不执滞亦不绝弃,人完全成为语言的主宰。这样的语言学特点与汉语重意不重形、以意驭形的意合观不谋而合。
简言之,儒家语言上的观点是对汉语意合特征的总结,即意义表达为重;墨家则表现为“重言”;道家语言观在哲学意义上重无名,语言特点是善言,以言达道。在语言上,这些讨论侧重语言的社会意义,如何准确表达言者之意、之想是汉语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明显折射出中国古代语言重意義、重思想表达的语言特点,也是对汉语意合特点的思考。
2.2西方古典语言哲学观
西方语言的哲学思考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希腊哲学家在对认识论问题的讨论中,萌发了对语言的哲学意识。赫拉克利特强调语言在认识中的功能,探讨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关系和语言的意义。柏拉图建立了西方第一个语言哲学学说——命名理论,开创了对语言的自觉的哲学反思。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立者,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语言。他认为,逻辑是思维用语言获得知识的工具,其逻辑系统即三段论,是建立在句子的主谓结构这个语法核心范畴之上,对语词作了分类,分为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处所、时间、姿态、动作、承受,并对这些范畴作了探讨。这样的语言研究具有本体性,完全建立在西方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之上。
亚里士多德开启了西方形态语言本体研究的先河,他总结了主谓结构为句子核心的语法规则,定义了西方语言中的重要词类,对西方语言特征做了准确概括。从此,西方语言的研究展开了形合探索。
3.思维模式与语言特征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特点与各自民族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1整体与个体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思维上的整体观,主张把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看作一个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中国人重综合,重整体抽象。反映在语言上,汉语重意合,重隐含,致使语言的简约和模糊,不拘于形式,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关系和语境的存在来实现之间的连接,追求语言表现的和谐统一。喜欢整体匀称,词语和句式往往成双成对,富于均衡美与节奏美,如对偶、排比、反复、重叠,多用平行结构、同义反复、四字短语,追求音节对称整齐、词语对仗工整。例如,“美满”“甜言蜜语”,体现了音节和字义的协调;“冰天雪地”、“禽兽”、“桌椅”等体现了同类归并;“多少”、“迟早”、“彼此”等体现了对立统一。
西方哲学认为,人和自然是处于永恒的矛盾对立之中。强调“人物分立,主客对立”,注重元素,结构和形式的分析。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许多自然科学家主张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过程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具体问题从总体中分离出来研究,从而形成了从整体到个体的分析思维模式。反映在语言上,英语重形合,重明示,使得语言严谨、清晰,秩序井然,达意准确。在词法、句法上呈显性,形态明确,建立起以“主语一谓语”的结构框架为基础和与此相联系的名词、动词的划分的语言理论。英语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主要依靠各种有形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结构的完整性,并使用表现逻辑关系的连接词、关系词及介词等,特别强调句子成分之间的从属、修饰、平行、对比等关系。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defeat if you know the enemy as well as yourself. 显然,英语句子中的下画线部分不能省去,因为英语的语意不是按自然语序排列的,靠连词、介词等来表示各种复杂的语义关系表达。
3.2 悟性与理性
从哲学思维方式的角度进行界定,“悟”是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透察。在中国哲学传统里,强调认知活动的体验性、直觉性。儒、道、佛等先秦时代的思想家重视“悟”的方式。而汉语重悟性的突出表现是意合,语法呈隐性,话语中可以不断出现文字的跳跃,注重意念流,其清晰的脉络全凭悟性交流,句子组织方式无须执行英语的主谓语一致,动词的人称变化,名词的单复数等规则。一些表达方式在英美人看来是非逻辑的(如:救火、晒太阳、在家养病),但中国人通过“约定俗成”的悟性和一定的语境,并没有产生误解。
西方哲学始终关注理性问题,侧重事物的要素、结构以及形与体。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哲学研究,一直到二十世纪的分析科学、语言哲学等,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并强调人的认知理性的逻辑性。近代的培根创立了归纳法,主张用归纳和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把个别的现象上升到一般的理论。理性有确定性的特征,英语重逻辑理念,具有严谨的组织形式,模糊性较小,歧义现象较少,定义、概念明确。例如:“作业写完了, 这下可以看电视了。”此汉语句子的衔接是很自然的, 是隐性衔接:(因为)作业写完了,(所以) 这下可以看电视了。此句如果译成下面的英语句子就让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感到生硬,“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I can watch TV now.”地道的、符合语法衔接的句子应该是:“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so I can watch TV now.” 或“Since 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I can watch TV now.”或“With my homework finished,I can watch TV now.”。
3.3具象与抽象
具象思维是指通过静观、灵感、顿悟,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和分析实证,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的方式。具象思维有形象性、非逻辑性、粗略性和想象性的特点。具象与汉语的意合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字到词语、句段、到语篇都体现着具象思维。以用词为例,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内容,以语义连贯代替形式衔接,意义和逻辑关系。如成语“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指借空想来安慰自己中的“饼”与“饥”,“梅”与“渴”。在汉语的诗词中,具象词语更是得到广泛的运用,如马致远的散曲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抽象思维指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达到对客体的认知。英美人经过感觉、知觉、表象的感性阶段后,逐步上升到概念、判断、推理的理解阶段,进行抽象思维。在英语中则表现为擅长抽象表达或概念总结,句法和词法上有形态丰富、形式完备的形合特征。英语常用大量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实的概念。例如:The absence of intelligence is an indication of satisfactory developments. (=No news is good news.)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例子中的抽象名词absence,intelligence和developments使习惯于形象思维的汉语读者感到困惑,但对习惯于抽象思维的英美读者来说,这种表达词义明确,措词简练。
3.4主体与客体
汉语思维多以“人”为中心,形成了以人为中心来思考事物的思维模式,注重思维的主体性,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常用主动式、意念被动句和人称主语,当人称不言自喻时,又常隐含人称或省略人称。英语思维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以客观、冷静的表达方式叙述,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注重运用事实例证、调查案例、统计数据、专家论点让事实说话,少用或不用主观性修饰语,注重客观的分析推理。这种思维差异导致了英汉语言在句法上主语的不同和语态方面的差异。
在语态方面,英语思维以动态事件的客体为参照点,因而主动与被动的概念十分明确,汉语思维以主体为参照点, 有被动概念。例如:New computer viruses and logical bombs are discovered every week. 每个星期,我们都能发现新的计算机病毒和“ 逻辑炸弹”。在句法上,当英语中以一些抽象事物做主语时,汉语则选用一定概念的人做主语。例如,英美人说“Misfortunes accompanied me”, 而中国人将同样的句子说成:“我经历了重重不幸”;汉语句子“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英语习惯说“An ideas came upon to him”;“我正在走霉运”,英语却表达为“The odds are against me”。
同时,在汉语中存在大量的无主语句和主语省略句,还有的句子主语不明显,但意义一目了然。在古文中,省略主语的现象更普遍,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绝大多数英语句子需要主语和谓语,当找不到表示事物或人的名词或代词做主语时,则用“it”作形式主语或使用被动语态。
4. 思维与语言
语言对思维具有反作用。语言的形合特征使得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得到强化,语言的意合特征使得汉民族的思维模式进一步巩固。比如,在造字方面,汉语象形文字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如“人”酷似一个分腿站立的人的形象,“日”和“月”像太阳和月亮的形状,随着汉字的长期使用,直观性使得人们考虑问题倾向于直觀反映客观世界,促进整体思维的发展。而英语的拼音文字比较抽象。比如,英语构词法的特点表现在一个事物、一个名称,“pine,plum,peach”和“river,sea,lake”,两组词的成员之间从词形上很难看出有什么联系。英语构词法以“词干+词缀” 为主,如“unbelievable”“international”等,词干位于词的中心位置,词缀位于词的边缘位置,反映出西方人的抽象的思维方式,语言的逻辑化上升到逻辑思维。
5.小结
语言的研究史就是一部语言哲学史。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该民族的思维特征。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顿悟、汉民族的具象思维和综合思维是汉语趋向意合的理性根源,而西方民族的重个体的哲学观念及形式逻辑思维使其语言的发展走向形合的特征。语言也反作用于思维习惯。从根本上了解汉英语言和思维习惯的基本差异, 对提高汉英语言的学习及互译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勇.英语语言文化比较[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王力文集)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