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庆
《黑塔利亚》是一部将国家拟人化的动漫,这里按照世界局势和每个国家的不同特点,设置了呆萌天真的意大利、强势严肃的德国和谨慎勤奋的日本等人物形象。这是一部有着绝对枯燥和严肃话题——有关一战、二战和国家主题的动漫,却因作者的匠心,在被演绎得轻松搞笑的同时竟也别样生动。联系语文阅读,其作为人与世界交流以及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本该是充满趣味且在所有的课程中最为生动的,然而现实的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叫苦不迭,这样的环境下,阅读教学的目标何以实现?真正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什么?
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课文的链接,以帮助学生克服已有的语文经验与课文理解、感受所需要的语文经验之间的落差。因而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环境中,阅读教学有三条基本路径: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接下来,本文便从三条路径和想象力、感受力和表达力出发,探讨《黑塔利亚》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阅读教学首先应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然而唤起,补充的方式有很多种。动漫中作者将国家幻化成人,把世界局势和国家间发生的事简化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故事,让一些本该严肃、冷冰冰的客观存在瞬间变得像我们自身一样真实且生动,把我们很难接触到和想象的东西变得生活化,这样一种想象,便是一种很好的唤起和补充方式。通过一部动漫,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一、二战期间的一些大事件,也更好地理解了这个世界,并且前提是在轻松、主动接受的条件下,这便是作者用他的想象力为我们呈现的——想象的力量。
这样的方式可以借用到实际教学中,如在讲解某个人物形象时,如果能引入动画片,人物形象便可以更生动,学生或许也能更好的理解这个人物形象;如教师备课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将难理解的事物转化为我们身边的事物或经验,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它,并且在这样一种方式的授课环境下,学生会习惯联想,习惯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身边的事物,理解这个世界。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长期以来出现的学生年龄越大,想象力越差的状况也许也能得以改善。
有人说,阅读的乐趣在于从文本中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糅合了文本、作者、读者等多方面的要素。因而阅读教学的前提要求,应该是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沉默的被教育者。学生需要开启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和文本,而且只有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认真感受这个世界,从文本中构建出一个别样的世界来,才有可能真正的超越文本,这样的阅读教学才会有效。《黑塔利亚》便是如此,它呈现给观众的首先只是一个多样化的客观世界。它所表现的重要的不是主人公在世界上是什么,而首先是世界在主人公心目中是什么,他在自己心目中是什么,如呆萌的意大利,不论世界局势怎样发展,他为奴或“废柴”,在自己心目中他有自己的样子,世界在他们心目中也许就是一碗美味的“意大利面”。这样一种孩子气的眼光和世界,是对话式教学所推崇的,也是阅读教学所需要的。实际上,我们总是强调阅读,强调教学,却忽略了其实感受本身,也是阅读的一种方法。阅读,实际便是在感受,阅读教学需要感受力,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因而,在阅读教学(第二条路径)指导学生新的阅读方法时,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用平等、孩子气的眼光观察世界和感受世界呢?
阅读是人与世界交流以及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而青少年作为人,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想象和向往,有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感受,同样的,他们也希望将自己的世界展现给他人,会有将它表现出来,表达出来的欲望。因而,阅读教学所要做的,还应包括基本路径的第三条: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即挖掘和提高学生的表达力。《黑塔利亚》的作者和他笔下的人物是平等对话关系,作者只是在用心感受这些人物的基础上,是尝试“表现”而不是“再现”这些人物的世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在指导学生感受“课文”,有了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之后,也应该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将他心目中已经构建好的世界表达出来,并正确地表现这个世界。
动漫《黑塔利亚》中三种能力的体现,恰恰对应的是阅读教学的三条基本路径。而在阅读的世界里,所谓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达力都属于思考力的范畴。也就是说,真正的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对学生的思考力的培养。因而,日本动漫《黑塔利亚》的出现,也让我们对“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这些新的认识、理解和启发能真正融入到今后的阅读教学工作中,并使当今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以改善。
[1]王荣生.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 课程·教材·教法. 2012 (07).
[2] 王艳华. 动漫片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教研天地. 2012(01).
[3]田佩丽. 日本动漫《黑塔利亚》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科技向导. 2014 (09).
[4]沈晓萌. 日本动漫《黑塔利亚》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文学教育. 2011 (10).
[5]朱晓华、施茂枝. 阅读与阅读教学. 教学纵横.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