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设计

2015-07-17 23:50杨骐菲朱玲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3期
关键词:课程化入学教育新生

杨骐菲+++朱玲

【摘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的“入门”教育,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它的影响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本文运用课程化理念指导新生入学教育建设,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形式选择、时间安排和评价反馈等五个层次搭建课程化入学教育体系框架,并予以填充九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探讨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的设计思路,期许达到改进入学教育工作的目的。

【关键词】入学教育 课程化 新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09-02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奠定了关键一步。面临新的环境,来自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的困惑使新生迷茫无助。为帮助新生学会正确解决各种困惑,积极投入到崭新的学习生活中,做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尤为重要。第三方教育机构麦可思公司发布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011级大学新生中,仅有40%对学校的入学教育表示满意。当前高校入学教育成效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构建一个目的明确、规范化、系统化、人性化、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入学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创新入学教育模式,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周期设计适宜的入学教育课程模块势在必行。

为深入了解当下新生入学后的问题及需要,我们科研团队随机选取昆明理工大学各专业200名学生为对象,收回有效电子问卷 200份,有效率100%,专业覆盖面广,涵盖经济、管理、工、理等专业学生。通过分析新生关注的问题,把握其实际需求,并以此为导向构想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

一、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育目标不明确

目标在整个入学教育工作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作为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无异于一盘散沙,教育效果也会因此弱化。结合实际来看,目前入学教育缺乏系统的科目设计和整体的长远规划,内容林林总总,定位却不明确,造成教育组织工作的随机性,致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欠缺参与热情。

(二)教育内容单一

据调查,大多数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拘囿于校史院史、学校规章制度、军训、专业介绍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看起来丰富多彩,却与实际严重脱钩,缺乏切合新生实际需要、有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和帮助,例如,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参与社团活动和教学实践、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三)教育时间不合理

教育时间是否具备连续性、安排是否科学合理,都直接影响入学教育的效果。通常,学校会将入学后的第一个周(月)定为“新生入学教育周”(新生入学教育月)。无论是一周,还是一个月,教育时间都较短。这种仓促的集中式学习,对于指导学生处理具体事务,培养其大学生活的适应与管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大一新生正处在自我认知重建、认知平衡调整的重要时期,这个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仓促的集中式教育既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也不符合个人心理发展规律。

(四)教育结果缺乏评价与反馈机制

新生入学教育长期被视为一项“例行的公事”,年复一年,重复着内容与形式基本相同的工作,对入学教育的效果缺乏检测;新时代下,新生诉求得不到畅通有效的反馈。评价机制和意见反映渠道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入学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紧跟实需提高教学水平,而且也不利于辅导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地适应和经营大学生活。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设计思路

(一)重新确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入学教育工作的“火车头”,决定教学内容的甄选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当前入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新生独立生活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处置问题的动手能力等,具体可根据学校迎新工作方案进行详细明确。

(二)合理选择课程内容

入学教育作为一种过渡教育,旨在帮助刚成年的学生独立思考与生活。因此,在择选教学内容的时候,应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审度取舍。既要为新生迅速适应新环境服务,又要着眼长远,为其今后四年或者更长的人生阶段服务。有鉴于此,选择课程内容应“横纵结合”,统筹权衡。“横向要到边”,涵盖大学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 “纵向要到底”,抓住教育重点,针对新生学习生活的重心加强深度教育。

(三)整合课程教育形式

兼顾传统教育模式,同时整合其他教育方式,形成多元授课路径:1.常规式。又称“填鸭式”,是高校最常采用的教育方式,特点是时间短,信息量大,形式为举办开学典礼、讲座、图书馆培训等。通过讲解让大学的观念、理念、方法和基本程式渗透到学生思想深处。2.体验式。体验式是指通过学长制(高年级学生与新生互动)、素质拓展、破冰训练、游学等互动方式,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与生活技能。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在问卷调查中,仅18.58%的学生愿意接受传统式教育,而81.42%的学生更乐意接受体验式的、以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3.自学式。自学式多指学校提供一定的平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了解有关信息,主要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发放服务手册,方便学生查阅各种实用信息;第二种是利用宣传栏、海报等方式,引导学生主行关注。自学式教育可引导学生自发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习惯。

(四)优化教育时间安排

短期集中教育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也无助于其日后成长。况且,随着新生角色的转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将这一时期称为“新生心理失衡期”,这个时期远远长于传统入学教育开展的时间。因此,应当优化传统教育时间,从课程化设计出发,将入学教育时间延长至一学年,并划为公共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协调接轨,实行学分制与考核制。

(五)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对学生而言,要进行学习结果考察。采用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评价学生的成长进步,便于其正确看待自己,促进其全面发展。对老师而言,要建立新生的意见反馈机制。通过反馈的意见,及时斧正教学内容与方式,适时补充教学主题,给予入学教育活动以相对客观的价值评价,扬弃有关内容,旨在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三、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九大课程模块

(一)文化传承。校文化一般由学校历史、学校概况、校训校歌等方面构成。通过校文化宣传,利于学校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利于将其转化为学生的爱校意识,由此对学校产生认同感,进而形成内心的精神力量与行为准则。

(二)熟知规范。学校规章是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学校必须告知学生,并让其了熟于心,以便日后自觉遵行,做到令行禁止。

(三)适应生活。如何快速融入陌生环境,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学会独处日常事务,是新生报到后首先碰到的心理障碍,也是入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掌握方法。西方一些国家,相继采取强化大学第一年教育的策略;1972年,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首先在新生的教育课程中开设入学教育专项内容,并在1986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年教育研究中心,”将“如何听课”、“如何提问”、“如何完成大学作业”、“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制作成人手一本的小册子,教会学生“如何上大学”的基本方法。这些成熟的做法,可以为高校新生教育工作借鉴。

(五)安全教育。新生自我安全意识一般比较薄弱,为保障其人生安全,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应该针对人身、财产、交通等方面开展专项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防、自救能力,并协调消防部门,针对地震、火灾等安全事件,组织开展逃生演练,为新生大学生活打牢安全基础。

(六)资源获取。资源获取能力已经成为当代人寻求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技能。资源获取的丰富多元,对于及时更新学生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其正确决策,都有重要意义。入学教育应该尽可能全面地教授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注重培养其搜获资源的能力。

(七)专业认知。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专业介绍、就业定位、从业前景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设置。将专业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使新生全面了解所选专业的基本情况与就业前景,合理规划大学生活,设计学习实践活动,提高专业兴趣。

(八)人际关系。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要求新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进行正常交往,如何与他人一起生活。课程内容建设应重点加强这一板块,帮助新生融入团体生活,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教育中提高情商。这不仅有助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也对其日后融入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九)心理健康。当前学生优越的成长环境及独生子女的身份致使其容易产生依赖性强、抗压能力弱、自制能力不足等问题。实践证明,新生入校后,类似问题将逐一暴露。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系统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传授心理学应用理论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对待人生挫折、化解生活压力,如何管理负面情绪,如何克服人际交往障碍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等.管理学(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6.

[2]徐晓泽等.团体咨询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

[3]戴卫义.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的探索与建构[N].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4]金一斌等.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新月学术月刊,2012,(7).

[5]刘昕等. 学分制背景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途径的探索[J].管理与评价,2011,(11).

[6]季宜敬等.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内容及方式探究[J]. 高校辅导员,2010,(10).

[7]徐娜. 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建设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2).

猜你喜欢
课程化入学教育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中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班级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有效运用
浅谈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