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友
【摘要】我国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大,初次就业率却连续多年基本持平,造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数量持续累加,其规模数量不可小觑。而我国现行的未就业毕业生的见习制度、登记制度等相关服务落实工作还不完善,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任务艰巨。建议采取政府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切实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水平和实效、开发非正规就业途径等措施,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离校未就业 毕业生 问题解决途径 探索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中主动参与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06-01
近年来高校扩招,毕业生以每年20万至30万的数量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受国内外经济发展走势和国内新增劳动力激增等诸多方面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10年和201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6.6%和77.8%[1],按照往年数据推算,毕业半年后的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0% [2],未就业毕业生的人数仍相当可观。因此,实现这一特殊群体就业,应当引起政府、高校和社会的重视。
一、 当前我国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主要政策探析
2010年7月,我国人社部在当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将通过采取强化地方政府及机构与高校之间管理服务工作的衔接、建立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组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强化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等五项措施服务毕业后仍未实现就业大学生。
两年过去了,国家和地方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多方力量,利用政策优势,积极推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离开校园之后的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难题: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至毕业生离校时即刻截止,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从学校转至地方就业服务部门,而地方就业服务机构与学生之间的对接联系相对松散,这给政策性就业项目的落实带来了困难。大学生见习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因此,大学生更看重通过实习能否提高就业能力,在实习期间是否可以获得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能否便于参加人才市场招聘活动。据媒体报道,对于实习机会,一些地方的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并不感兴趣。其中除了学生的实习意识存在问题外,实习岗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
二、 造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产生的原因解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的国家顶层设计不够完善
国家将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民生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所致。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分配就业,发改委搜集、整理计划,教育部门按照计划安排学生就业;自转向市场经济之后,大学生就业这个责任顺理成章地转给了高校,完全由学校直接面对市场,发改委的角色则由市场所替代,就业则成为完全靠市场调节的放任自流状态。高校、院系、学生自己去找市场、找信息,难度很大,于是出现了国家和地方在千方百计谋发展,而高校和毕业生拼命找岗位的尴尬局面。2009年公布的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吸纳能力相比于庞大的毕业生群体而言,杯水车薪。各级地方政府在执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这一政策过程中,由于地方经济条件制约,呈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影响了毕业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高校职业指导工作重心偏离或缺乏力度
按照教育部要求,我国各高校均设立了学生职业指导机构,大致有三类:一是作为高校直属事业单位建制的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学生事务中心;二是由高校党务口管理的学生工作部负责管理,由部长或副部长分管,或设立就业指导科;三是作为高校行政职能处室设立招生就业处。鉴于各归口管理部门职责的侧重点不同,反映出高校对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的差异。不少高校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的职业指导,认为只要学习好了就业就会顺理成章,因此仅停留在提供就业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和办理毕业生有关手续等,而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性,影响了毕业生接受“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 的就业指导服务。
(三)用人单位选聘高校毕业生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
部分用人单位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原本专科生可以承担的工作却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能承担的工作事却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反过来也给一些层面的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此外,部分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招聘进来的毕业生立刻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
(四)高校毕业生缺乏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的理性思考
从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环境等方面来看,社会用人单位提供的条件、环境及待遇是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在离校未就业群体中,无法客观、准确地自我定位造成眼高手低而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者有之,对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不满意者有之,认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过低有之,只盯着工作相对稳定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及工资待遇较好的外资企业也大有人在。
三、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主导大学生就业,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包办代办,是从政策宏观指导、发展方向、发展战略角度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作为具体操作部门。国家在发展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充分考虑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如大力发展能吸纳大量毕业生的产业、统筹全国基层就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出台政策法规以鼓励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和扶持力度等,这应当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来部署。
(二)完善现行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
现行的离校未就业登记制度需要未就业毕业生到当地人才服务机构主动登记失业情况,以便及时获取相关部门的就业帮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方人才服务机构与培养高校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造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统计和服务管理难度加大。同时,还存在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虽然进行了未就业登记,之后却可能已隐形就业、灵活就业、自由职业、继续升学或处于见习期、试用期等,而并未进行就业登记注销环节,或未及告知相关部门其就业情况,导致政府部门无法统计这部分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建议在高校与地方人才服务机构间建立起信息联动机制,在高校设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登记点。如此的做法,不仅可使高校能相对准确的提供离校未就业学生信息,还能提供两年内未就业毕业生学生成功求职后的改派信息,为地方人才服务机构及时掌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动态。
(三)切实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加快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对接,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来明确定位,突出学校特点,发挥学校优势,打造独具一格的学校品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科结构布局和课程设置,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增强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人才需求相匹配,避免出现“培养过度”或“培养不足”的情况。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监督、检查,督促各高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切实将高校职业指导落实好、执行好,让大学生成为职业指导教育真正的受益者,实现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价值的意愿。
参考文献:
[1]MyCOS.2009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蓝皮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百度网.2011年5月11日
[2]付晓萍, 小蓉, 袁唯. 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推动和开展.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7):45-45
[3]李俊杰.做实未就业毕业生统计.瞭望, 2011,(4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