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苦月亮》的结构形式与精神内涵

2015-07-17 07:49高婧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510000
名作欣赏 2015年6期
关键词:奥斯卡段落结构

⊙高婧[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510000]

影视观察

电影《苦月亮》的结构形式与精神内涵

⊙高婧[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510000]

电影《苦月亮》是导演波兰斯基的重要作品,在结构和角色设置方面独具匠心。一冷一热两对主角,不同的婚姻和爱情观,两条线索交叉平行、互相碰撞,造成四大段落层次分明的回忆叙事。回忆与现实连结,细节丰富,环环相扣,最终将电影推向一个必然的结局。这也是影史上难得的全面探讨男女爱情心灵史的佳作,坦率而深沉,波兰斯基赋予影片深邃、黑暗的个人风格,造就了一部爱情的史诗。

《苦月亮》罗曼·波兰斯基结构角色设置

《苦月亮》是罗曼·波兰斯基的名作之一,尽管在IMDB和豆瓣上评分不高,不及导演的《唐人街》《怪房客》《钢琴师》等影片那样如雷贯耳,它的艺术价值却明显被低估了。无论在精神内涵还是结构形式上,它都是影史上无可替代的佳作。

改编自Pascal Bruckner的同名小说,《苦月亮》带有浓郁的文学气息。这对一部电影来说未必是优势,因为文学性经常损伤电影语言,比如有导演常在片中加上“许多年以后”这类字幕,用文字取代镜头语言,这是偷懒和技穷的表现。至于为了保全文学故事的完整而破坏电影的节奏与风格,就更具毁灭性。然而波兰斯基有着深厚的功力,使这部电影同时具备了古典精密的结构风格和深邃的精神内涵。

一、整体结构

影片开头第一个镜头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特写,慢慢后拉至船舱小圆窗,等于是从广阔未知的外部世界进入主角同样广阔神秘的内部世界;镜头继续,又回推回大海;第二个镜头从茫茫大海移至英国夫妻,两位第二主角出场;第三个镜头,印度人出场;第五个镜头,女主角咪咪出场。在交代主要人物出场方面,电影称得上掌控有度、层次分明,而又自然。随后,在影片第五分钟,观众已经了解,菲奥娜和奈杰尔的婚姻已到了七年之痒,不得不靠印度之行来挽救冰冷乏味的婚姻;第六分钟,奈杰尔已经在酒吧打咪咪的主意了;第九分钟,咪咪的丈夫——奥斯卡出场。

这是一个简洁利落、效率很高的开头,不引人注目,但细致绵密,每一个细节都有效果。影片真正的故事就此展开。于是,在狭窄的客舱里,奥斯卡开始讲述他与咪咪的故事。

根据奥斯卡的讲述,整部影片被分成四大段落,每个段落都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第一段落:奥斯卡与咪咪的初遇、热恋;第二段落:当这段感情到达它的顶峰,奥斯卡开始怀疑,未来两人还能走向哪里,不祥之兆渗透了故事的末尾部分;第三段落:魔咒失效,奥斯卡最终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跟咪咪彻底分手;第四段落:咪咪回来,折磨奥斯卡,两人转了一个大圈之后,又回到一起,成婚。

往事讲述完毕后,奈杰尔以为获得了追求咪咪的资格,摇晃着拘谨可笑的舞步凑过去,自称他“已经知道故事的结局”,咪咪却回答“不,你还不知道”。但是,一场舞会之后,故事的确结束了。

二、细节与台词

简述剧情是简单又艰巨的事。简单,是有的剧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艰巨,是因为剧情只能靠视听语言亲身感受,有些细腻之处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中国人写文章,要求“凤头、猪肚、豹尾”,拍电影也大致如此,要求有雏凤引吭的开头、细节丰富的主体、豹尾般响亮有力的结尾。本片的“猪肚”内容极为丰富,每一个大段落都充满细腻结实、活色生香的细节,并且细节都有前后文关系。正是这种前后文关系形成了一个个细小的戏剧冲突,最终积累成大的戏剧冲突。例如:奥斯卡与咪咪初遇时的车是96路,车身有3615ULLA广告,这广告在他们爱情不再时,成了奥斯卡猎艳的途径;奥斯卡称她为“穿白球鞋的小魔女”,两人初次约会,咪咪脚冷,奥斯卡为他揉脚、呵脚,后来,当咪咪躺在门口求收留时,奥斯卡只是无情地踢了一下她穿着白球鞋的脚;奥斯卡在摩天轮上大喊“我爱你”,跟咪咪抱吻,后来,只有咪咪在摩天轮上强颜欢笑地说“好开心”;一开始热情迸发,三天不出门,后来天天在家看电视,才能继续容忍对方的存在;热情正浓时,咪咪在牛奶倒在胸前,是兴致,后来,热情不再,咪咪把牛奶流在胸前,就变成可憎的邋遢;第一次约会,在长椅上诉衷情;最后一次约会,奥斯卡在长椅上说出“我不想要你的生命,我想要我自己的”;一开始不舍得对方离开,天天腻在一起,像鱼缸里的两尾鱼,后来,眼看着她美艳肉感的身体,无动于衷,感到强烈的睡意;咪咪流产,奥斯卡拿着一把花去探望。奥斯卡出车祸,咪咪也拿着一把花去探望;奥斯卡嫌弃咪咪烧的火鸡太老,待他失去行动能力时,咪咪给他做了世上最简单的早餐,并叫他“想吃蘑菇,自己去摘”;奥斯卡过生日,咪咪送他一把手枪,影片最后,奥斯卡用手枪结束了自己和咪咪的生命。

诸种细节,不能一一罗列。这种前后对比的手段,是文学乃至电影创作中最平常但也往往最有效的手段。这些有对比、有呼应的细节共同组成了一个感情强烈、报应不爽的世界。故事在细节中发生、成长,矛盾在累积、激化,一段接一段,故事像一条河蜿蜒前进,最终推向一个必然的结局。

作为细节的一种展现手段,台词也至关重要。本片的台词机智、隽永、深刻,三言两语便点透事件的本质,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奈杰尔试图勾搭咪咪,咪咪丢下一句“独自享受你那不可抗拒的男性魅力吧”,讽刺挖苦得不露声色。奥斯卡向奈杰尔讲述他与咪咪的私密事,奈杰尔尴尬,奥斯卡说:“这样的爱情中没有龌龊,你们之间发生的一切都是圣礼。”这句话足以说明那压倒一切的爱。当奥斯卡坦白自己欺骗咪咪上飞机,奈杰尔表示难以置信时,奥斯卡说:“我的想象力还没有那么丰富。也许我还是可以写出一本小说的。”充满机锋、刀刀见血的台词,令影片大为生色。

三、角色设置

这起承转合四大段落,全靠奈杰尔这个角色的倾听,才能如此层次分明。有的观众认为菲奥娜和奈杰尔这两个“外人”,没什么作用。其实,如果没有这两个“外人”,整部影片的结构将不存在。这部电影,看似古典,甚至有些笨拙,其实有着精确有力的结构。主要人物设置为两对夫妻:一对是奈杰尔和菲奥娜,特点是七年之痒、冷淡、矜持,作为倾听者;一对是奥斯卡和咪咪,特点是经历过残酷的爱与恨、热烈、坦率,作为倾诉者。一冷一热,碰撞出火花,使回忆叙事得以展开。而奈杰尔对咪咪的兴趣,又推动着剧情螺旋式前进。最后,倾诉者无法挽回地死去,倾听者也许获得了心灵救赎(也许不能)。结尾镜头,又归于茫茫大海,与开头呼应。

正是倾听者、倾诉者两条线索的组织,使整部影片的结构如此坚固。如果只是叙述奥斯卡和咪咪的故事,那么影片的结构就是普通的线性叙事,既失去了船舱这个密闭空间造成的压迫感,也没有英国夫妻性格、命运与主角的碰撞,等于是失去了两条线索的碰撞、交叉,也失去了另一层叙事空间,以及特定的叙事氛围。影片那结结实实的四大体块,也就变成普通的一条线索的四个进程而已。

类似的例子可以文学史上著名的《呼啸山庄》为例:肤浅的读者觉得只需要叙述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故事就足够了,无需引进洛克伍德、丁耐莉这种跟剧情无关的小配角;但从结构上来看,平铺直叙过于平凡,从外人的客观评述和女仆的回忆角度,可以更全面、灵活地叙述整个故事。普通的上帝视角达不到这种效果。特定视角反而使结构变得坚固。

四、精神内涵

除了擅长表现封闭空间内的戏剧冲突,波兰斯基把主角的精神世界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电影史上,还没有导演如此全面、深入、真诚地探讨过两性关系。这个导演似乎非他莫属。经历过母亲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痛苦、第二任妻子莎伦·塔特怀孕八个月被暴徒剖腹的痛苦,波兰斯基黑暗、绝望的独特气质给他的电影都打上了鲜明的烙印。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经历,使他在驾驭这种两性关系题材时,有着其他导演所达不到的力度和深度。

爱情是电影的最重要主题之一,纯爱电影高峰有《情书》,大众化初恋电影有《初恋这件小事》,轻喜剧爱情片有《芳芳》《初恋五十次》《诺丁山》等无数影片,展现爱情的残酷与神秘的有《烈火情人》,披着哲学外衣的情色片有《云上的日子》,文学化的情色片有《亨利和琼》《布拉格之恋》,波澜壮阔的史诗片有《日瓦戈医生》《英国病人》《飘》,探讨爱情、家庭的有《克莱默夫妇》,以上各种类型片都深入了人类爱情的某一个片段或层面,但还是缺乏一部完完全全探讨爱情关系的电影。这部电影不能像《情书》那样仅止于青涩的暗恋,也不能把重点放在世俗化的婚后琐碎生活,也无需把男女主人公放在浩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表现战争风暴中的爱恨情仇,主人公必须是两个普通人,生活在普通的年代,在他们身上发生了爱情中可能发生的一切,爆发了外人不可见的内心风暴。《苦月亮》正是这样一部影片。导演以一种看透世事的深邃、手术刀般的精确解剖,向观众展现了爱情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影史上独一无二,不可取代。

影片的女主角是咪咪,青春、痴迷,代表着大部分女性的爱情观;男主角奥斯卡,年近四十,成熟、富有艺术气质,代表着大部分男性的爱情观。可以说,本片的戏剧冲突,主要就来自男人和女人这两种不同物种的不同爱情观。少女身心投入,越来越爱男人,不惜付出一切;成熟男人进入爱情,过往的经验使他时刻在心中敲响警钟:我怀疑我们已经走到这段关系的顶点……顶点之后是下坡路,他很了解。他也了解,放弃这个曾经深爱的女人,会让他重新得到自由、和整片森林。这是男女爱情观的根本分歧。所以当心灵和肉体的激情燃尽,他需要解放、放弃。这时候,失去神秘感、失去自我的咪咪,毫无还手之力。当一个女人爱到失去自我时,她也就失去了魅力,因为她的魅力正来自完整的自我。她变成没人喜欢的那种女人,死缠着奥斯卡不放,低声下气,忍受折磨,身材变形,毫无魅力。直到被奥斯卡彻底抛弃,她还要跑回来复仇,拖着奥斯卡堕入深渊。这两个人的问题都是贪婪:奥斯卡想要更多的自我、更多的未来;咪咪想要无休无止的爱。他们的互相折磨也是爱情的一种存在方式,爱的余烬的回光返照。

整部影片笼罩着黑暗和绝望,能感受到导演内心深邃的悲悯。这是他对世人讲述的一部心灵史。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感情,化入了导演自己的生命体验。黑暗的基调中,又从头到尾贯穿着一丝光明:印度人和他的小女孩。这也许代表了导演本人的观点:孩子是婚姻的灵药。

除了四大段落,影片从头到尾,每个关键情节点,都有一段咪咪的舞蹈。开头,奈杰尔进酒吧时,她跳着孤独之舞;与奥斯卡恋情正浓时,跳的是性感的情欲与臣服之舞;吃醋时,跟黑人舞男在聚会中跳起报复的热舞;奥斯卡瘫痪后,她跟黑人舞男跳起宣泄爱恨的升级版勾引与报复之舞;最后,两个女人舞在一处,那是影片的“豹尾”:出乎所有观众的意料,竟然是看起来默不作声的菲奥娜,毫不费力击败“情敌”——自己的丈夫奈杰尔,得到了咪咪的爱。这段舞伴随着《Slave To Love》强烈多情的节奏,似乎有种悲剧的宿命感:能真正彼此理解、用爱抚平伤痕的,也许只有被男人伤害的女人们自己了。

看似出人意料的结尾,其实在前面也有多次铺垫,例如,一开始,咪咪夸奖菲奥娜“你很漂亮”,菲奥娜羞涩地一笑;船上第一次见面,奥斯卡称赞菲奥娜“你的美更有内涵,内敛的外表下其实有无穷的趣味”;菲奥娜对丈夫说“无论你想干什么,我都能干得比你更好”。回头再看,才知原来如此。深藏不露的才是最有杀伤力的。这也是一种循环:奈杰尔追求者被奥斯卡嫌弃过的咪咪,被他嫌弃的菲奥娜却得到了他得不到的咪咪。人人都在向往外面的风景,生活在别处。

于是,开场镜头的海——结尾镜头的海,这两个镜头包裹起整部影片;开场的舞——结束的舞,起承转合四大段的往事,架构起整部影片的框架。一部结构坚固、层层递进、情绪丰富饱满、首尾呼应的影片就这样形成,它体现了导演对结构和情感的驾驭能力,可以作为古典叙事结构的教科书。纳博科夫说:“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的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这句话同样可用于电影艺术。如果没有风格和结构,谈何思想?有时,风格和结构就是一切。

[1][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Daniel Arijon).电影语言的语法[M].陈国铎,黎锡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2]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3]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高婧,硕士,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讲师。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奥斯卡段落结构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短文篇】
律诗的开合结构
心理小测试
论结构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论《日出》的结构
动物奥斯卡
阿达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