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甫《又呈吴郎》诗看劝勉性文章的曲笔写法

2015-07-17 07:49邱天君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30
名作欣赏 2015年6期
关键词:老妇草堂杜甫

⊙邱天君[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30]

从杜甫《又呈吴郎》诗看劝勉性文章的曲笔写法

⊙邱天君[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30]

本文通过对杜甫《又呈吴郎》诗歌中的曲笔写法的分析,指出了曲笔在文章,尤其是劝勉性文章写作中的作用和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具体的运用方法。

写作法《又呈吴郎》劝勉曲笔

曲笔是指写作者写文章时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写作功能或增强某种表达效果,不直接叙写,而从另外的方面或角度入手间接来委婉表达的笔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而落笔对方和反弹琵琶则是曲笔运用的主要的方式。

唐代诗人杜甫由于其生活的特定时代,历经离乱困苦,流离失所,因此写出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现实的诗篇,其所作夔州诗中,有三首涉及“吴郎”的:《简吴郎司法》《又呈吴郎》和《晚睛吴郎见过北舍》。其中的这首《又呈吴郎》诗云:“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其中的诗名和内容,尤其是“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一句就很好地运用了曲笔手法。

公元767年,杜甫入蜀后住在成都浣花溪边一所简陋草堂内,堂前有几棵枣树,杜甫居住时任由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却从不制止。后来,有一个晚辈的吴姓姻亲(即诗中吴郎)来投奔杜甫,于是杜甫把草堂借让给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五十六岁。秋,因获稻暂住东屯。适吴司法自忠州来,音以西草堂借吴居之。”(有《自西荆扉且移东屯茅屋四首》记其事)可是这个吴郎入住后就在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不让别人打枣。于是老妇向杜甫哭诉,杜甫便写了此诗去劝告吴郎。因之前杜甫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虽然学者们对“吴郎”的身份,尤其是吴郎与杜甫的关系说法不一,但据考证基本可以确定吴郎是杜甫的一个晚辈姻亲,年纪也要比杜甫小。古人写作书信,一般同辈用呈,晚辈则用简(杜甫写给吴郎的第一首诗题为《简吴郎司法》),但作此诗时不说“又简吴郎”,而用“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符的敬辞,目的就是为了让吴郎更易于接受。

诗的第一二句直接叙写自己过去对待邻妇打枣的态度介绍这个老妇的状况。三四句说明老妇打枣的迫不得已以及应该对待她的态度,这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其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这看似简单的叙述却蕴含着深刻的用意。五六句“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尤其精彩,“防”是提防,心存戒备,这是指老妇,“远客”则指吴郎,“多事”是说老妇过虑,“遍插疏篱”则是指吴郎。这两句是说老妇一见你搬进草堂就提防着你不让她打枣,虽不免多心,但你一入住就给四周插上了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措辞十分委婉含蓄。诗人本欲是说吴郎遍插疏篱的做法不对,但不直接写自己的看法,而是先从老妇“即防远客”入手来写并认为这是老妇“多事”,实际这就是曲笔中的一种落笔对方的写法,这样写就给吴郎留了足够的情面,后半句又用了“疏篱”“甚”这些词,就是怕话说得太直、教训意味太浓,会让对方尴尬,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最后两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征求”“戎马”直指“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赋役战祸,用以进一步点醒、开导吴郎。

全诗以诗为札以诗代简写得亲切真诚,古人对此诗历来评价很高,“其诗是嘱吴郎勿拒西邻朴枣妇人”“欲开示吴郎,又回护吴郎”,尤其“即防”这一句,“是故意把语说得非常委婉,以便这个吴郎能接受意见”。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辞委婉,入情入理。我们在谈写作时,经常会说到一个概念“价值预设”,即指作者在进行写作时,时刻都在思考着读者的反应和感想,这种预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作者的写作。《又呈吴郎》中,杜甫的措词是非常委婉含蓄的,因为如果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可能会让本来就是借寓的吴郎觉得很尴尬,因此这里杜甫很好地运用了曲笔手法中的反弹琵琶,诗人本欲是规劝吴郎不要阻止老妇打枣,但下笔之处却没有从吴郎写起,而是落笔对方,吴郎插上篱笆其实就是为了防人打枣,但诗人却反过来写老妇人“即防远客”,认为她是“多事”,后一句才转回到吴郎身上,“便插疏篱却甚真”这句在遣词上非常讲究,用“疏篱”“却甚真”几个词既充分考虑到了吴郎的感受,又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意图。他先是设想妇人的境遇,其打枣完全是出于无奈也必定心存惶恐,若非穷困之至,怎么可能来打枣呢?所以更要予以体贴,但是吴郎却“便插疏篱”,杜甫指出了吴郎的错误做法,语气却非常迂回委婉,尤其一个“甚”字,有“未免”的意思,表示对于吴郎遍插疏篱的目的只是推测,这样就能很好地在规劝的同时照顾到吴郎的感受,这样高超的曲笔写作技巧,达到了“似直而纡,似达而郁”“言此而致彼”的艺术效果,间接地将劝阻吴郎的意愿写得生动感人,诗人满怀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普爱情怀也就在有意无意间充分地抒发出来。清卢德水就曾评价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读杜私言》)

劝勉性文章的写作,最好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兼得,首先是要起到劝勉的作用,但同时又要注意劝勉的对象问题,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即使劝勉者与被劝勉者的关系比较亲近,也不能把话说得太直接太露骨,以免引起被劝勉者的不满甚至反感。如宋代诗人张耒的《示秸》是警示劝勉自己儿子的,诗云:“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诗前有一段小序云:“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以诗诫子,没有枯燥说教,尚写得既形象又艺术,况且吴郎只是杜甫的一个远方姻亲,因此本诗中杜甫的措辞和写法就更为讲究了,尤其巧妙运用曲笔手法使全诗婉转相接,灵活而又严谨,在劝勉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了接受者的感受,从中也可以看出杜甫“枣熟从人打”(《秋野五首》其一)、“药许邻人斫”(《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的心忧天下普爱众生的博大胸怀,这个一到草堂“便插疏篱”的吴郎,在读完这首诗柬后,应当也是会有所感悟的。

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劝勉性文章尤其如此,“遁辞以隐意,鹬譬以指事”,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是言语交际的缓冲方式。写作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运用落笔对方和反弹琵琶等曲笔手法在现身说法的同时,更追求意在言外,意近旨远,耐人寻味。

[1]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二十)[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2]刘文刚.单复的杜甫研究[J].杜甫研究学刊.成都:四川省杜甫研究会,2011.

[3]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杜甫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蒋先伟.“吴郎”为杜甫女婿考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3).

[5]黄静.略论杜甫诗中劳动妇女形象的悲剧美[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作者:邱天君,文学硕士,西北民族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汉语写作及应用写作。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027)、(13YJCZH029);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1YJAZH05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老妇草堂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登高
老妇干陈秀琴和她的伙伴们
薪草堂由来
拜谒杜甫草堂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由对立走向友善
绝句
如何才能安全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