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中学高三语文复习之我见

2015-07-16 00:51四川省南部县升钟职业中学637300
学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学情论点议论文

(四川省南部县升钟职业中学637300)

农村普通中学高三语文复习之我见

任德林(四川省南部县升钟职业中学637300)

对于农村普通中学而言,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该重视对教学对象学情的研究,不断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以分类复习为关键点和突破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到“精讲多练”,高度重视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提高。复习课切忌贪大求全、急速快进。而且,教师组织学生复习时,只有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村普通中学高三语文复习

高三语文复习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对于农村普通中学而言,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使得教师组织复习课所遇到的困难更多。笔者认为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重视教学对象学情研究

对于决策者而言,收集信息是制定正确决策的必要前提。只有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因地制宜,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案。因此,教师组织复习教学时,应先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的对象是学生,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基础状况、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个体差异,以便做到“对症下药”。研究的课题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如何制定最优的教学方案,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大纲、考纲以及复习不同阶段的信息反馈。调查研究具有阶段性、连续性、持久性特征。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在复习的每一阶段都要进行调查研究。一切复习方案的制定都应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学生的信息反馈为依据,根据学生的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复习方案的选择离开了教学对象的实际,离开了教学大纲和考纲,随意拔高和降低知识的难易度,都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特别是高考的语文考纲每年都有一定范围的变化,如果不及时让学生根据实际适应新的考纲要求,就是“瞎子摸象”,很难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皮格马利翁的雕刻家,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女神雕像。他把雕像当成是有生命的美丽女郎,日夜倾诉自己的期望。在雕塑家的期望和爱护下,雕像真的变成了真人,与他共浴爱河。心理学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美好愿望也能使学生发生质的飞跃。教师的期望值越高,越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可使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从而走向成功。对于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望意味着一种信任。而信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着一种对人的价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如果学生能真切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巨大期望,就会对他们产生激励作用。他们会从教师奖励式的微笑中看到美好的希望和光明的前途,增添了一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力量。在教师美好期望的激励下,在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下,他们理想的风帆也许从此就会远航。这种教育模式的激励作用是按照“给予信任——期望获得成功”使学生走上成才之路的。这与“获得成功——再给予信任”的通常模式是背道而驰的,但这两种不同途径的效果却殊途同归,其实质都是由于对学生产生了激励作用。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普通的人由于偶尔受到期望和信任的激励,从而迈上了成功之路的例子。例如,华罗庚年轻的时候曾给当时的大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写信指出他论文中的瑕点。熊庆来回信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这种对“无名小辈”的信任和期望,其激励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还有许多一时误入歧途的人,也会因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作用而重返正道,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除了亲情、友情,来自社会其他方面的期望和信任,也会使人拥有积极向上的力量。离开了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和信任,“浪子”也难“回头是岸”。

一般说来,为人师者往往对自己的学生寄托着许多美好的期望,但是要把这种美好期望和信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却很难。所以,教师必须找到正确的传递途径和方法。如果感情的载体不存在,学生就无法真正领悟教师那份期望和信任,有时还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我们不能把教师的高期望简单地理解为高压力。在施教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抓住有利时机多鼓励和引导,把教师的期望和关心、爱护结合起来,使它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而简单粗暴的方法只能使期望变成失望。对基础普遍较差的农村高三学生而言,保护学生自尊心,增强学生自信力,这点尤为重要。

教师对学生的美好期望,往往能神奇般地化为现实。其实,学生对自己的美好期望,经常也能够化成强大的自信心,激励自己。例如,前世界重量级拳王乔·佛雷基经常在比赛前,在寝室天花板上张贴一张写着“Yes,I Can”的大纸。佛雷基说:“哪怕是受到对方猛烈一击时,只要想到这几个字,便会有一股奇妙的力量产生。”这就是“自我激励”,只要使用得当,便能令人发挥爆炸性的威力。只要有信心,便会有超人的表现。无怪乎有人说:“这个世界是由信心创造出来的!”再如,日本有一所新技术革命浪潮中诞生的举世无双的学校——“鼓气学校”。该校的宗旨是把日本的企业领导者铸造成最优秀的人才。学期只有13天,而且,课程极为特别。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天数次在大街上高呼:“我是最优秀分子!我能胜!我能胜!”上课时,教师领读,学生重复:“我能干!我一定会成功!我年轻!……”该所学校的校长说:“学校的办学方针就是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力。”“目的就是要把每个学生推到极限,然后战胜极限。”

当然,我们不一定完全模仿这所“鼓气学校”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读书心得、办宣传刊物等多种形式开展树立自我信心的教育活动,由学生“自我奖赏”的满足感,达到增强学生自信力的目的。教师在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培养学生自信力时要掌握好适时、适度的原则。只有逐步培养他们敢于争先、敢于胜利的积极进取精神,方能让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远航到胜利的彼岸。

三、以分类复习为关键点和突破口

部分教师组织复习教学时,对分类复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高中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分类复习是最好的突破口,最适宜于弥补知识缺陷。要真正做到夯实基础,必须从分类复习抓起,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首先,教师要按考纲要求,对知识点梳理,并配合以典型例题分析,然后让学生做好针对性训练题,不间断地收集反馈的信息,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对优生可提出更高的复习要求。教师必须根据阶段复习效果的优劣确定是否进行第二阶段的复习。在某个知识点还没有复习好之前,切忌一晃而过、盲目求快。如果某个知识点的复习需要“返工”,就必须进一步强化训练。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分类复习和专项训练,才能进一步搞好综合性实战演习。没有这个过程,或者忽略、轻视这个过程,任何大量的综合性训练都不能取得很好的实际效果。

我在组织复习教学时,字词句段训练的学时总数占40%,阅读训练占40%,作文指导占20%,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课外作业题主要是两类:一是每个学生每周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周记,二是熟读或背诵一篇优秀作文。

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也体现在组织高三的复习方面。教师应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对“精讲”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选题数量上“精”,还应该讲授方法上“精”。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教师不能充当主体,形成“满堂灌”或“一言堂”,只能起到“导”的作用,以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我要求学生备好一本错题分析集。学生每做完一套训练题后,应将典型错例记在笔记本上。然后,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制定弥补方案。如果在以后的训练中不再出现类似错误,学生就可以把它从笔记本上划掉。通过“减少错误行动计划”的落实,既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又做到了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

教师组织复习教学时,如果要想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教得轻松,就必须以大纲、考纲为指挥棒,以“精讲多练”为基本指导思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循序渐进、踏踏实实抓好各个复习阶段的工作,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农村高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但只要指导方法得当,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我们的心血一定不会白费。

五、重视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提高

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而且,议论文写作能力是衡量一名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学生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尺。因此,教师应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导引和强化,使学生深入观察社会和人生,训练学生辩驳思维能力,就能不断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但是,目前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多数学生怕写议论文。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迫切需要重视以下两个问题。

(一)分析学情,循序渐进

农村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中考未上重点线的落榜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就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经过苦读后,仍然无法升入重点中学继续学习。他们由于不能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习上的挫折感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进取心。同时,由于学生入学时,初中阶段文化基础差,接受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偏低,尤其是语文基础方面,他们在语文素养、应用能力、探究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系统是由认知与情意两大系统构成的,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每个学生都会以自己的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性地吸收从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施教者应当适当降低写作教学难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钉钉子”的方法,“一锤一锤敲,一颗一颗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跳一跳便能摘到果子”的心理动机和成功体验,而施教者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贪多求全、不顾学情,就会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我认为,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议论文写作教学时很有必要补一补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让他们明白议论文文体的特点。

(二)难点突破,学会“拆分”

我们写一篇议论文,需要经过审题、立意阶段,然后确立一个中心论点。“拆分”中心论点,是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较大的障碍,同时也是教师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习惯于一个论点,然后事例一二三。这样的论述只有一个层次,少了一个中间层次,即分论点的层次。这是学生思维简单化的表现,也是许多学生写不好议论文的症结所在。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一篇千字的高考作文,我认为至少要有三个分论点,文章才显得内容充实、有血有肉,进而达到说理透彻、让人信服的写作效果。如何“拆分”中心论点呢?下面,我列举几种常见分解法。当然,这些方法也可以交叉综合运用。

(一)并列式分解法

例如,以下是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请你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分论点1:要有涵养,就要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灵,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分论点2:要有涵养,就要有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分论点3:要有涵养,就要高扬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前进。分论点4:要有涵养,就要不断读书丰富人文素养。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分门别类地提炼几个论点。注意要点: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重复,不包括,也不交叉。

(二)对照式分解法

例如,以下是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请你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分论点1: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分论点2:没有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注意要点:两种看法为一正一反的关系,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三)层进式分解法

以下是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请你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分论点1:有了涵养,自己就会充实、坦荡、快乐。分论点2:有了涵养,就受人尊重、信任、景仰。分论点3:人人都有了涵养,社会就会安定、健康、文明进步。方法: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的。注意要点: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总之,高三语文复习,量大面广。因此,在组织复习的过程中,宏观把握和微观突破都很重要。对此,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学情,研究学情,不急不躁,循序渐进,一一攻坚,才能收到应有的良效。操切过甚,对基础较差的农村中学生而言,就可能失之于“难”,失之于“快”,最终导致收效甚微。而且,教师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情和教法研究。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学情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简谈“议论文”写作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