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燕红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姚家庄中心校小辛庄小学 075000)
浅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芦燕红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姚家庄中心校小辛庄小学 07500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然而走进我们的课堂,却不难发现,部分学生依赖性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缺乏学习思考的过程,他们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彰显不出静心思考、组内合作、探究的活力,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经过多年的摸索,我认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让他们真正走进数学教学活动,形成乐于探究、主动合作的生生、师生互动的学习格局。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而又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他们走进数学的浩瀚海洋,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课伊始,我们可以设计懒羊羊、暖羊羊等4只小动物站成一排做投球进桶的游戏,每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投球,比一比谁进的多,他们玩得可带劲了。这时熊大、熊二、沸羊羊、美羊羊也来了,当轮到美羊羊投球时,它停住了,为什么呢?通过事件的发生,让学生感知活动的不公平。“你认为这些小动物应该怎样站,投球才是公平的?”抛出问题,引发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小动物围成一个圆形(课件随时展示投球进桶的圆形画面),从而引入新课。游戏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知点与线的关系,为教学圆的特征埋下伏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在一种急于知道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乐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让他们满怀热情地走进学习活动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数学教学应确立“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发现、表达中经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同伴的交流,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感受到发现问题的兴奋,体会到探究的乐趣,领悟到数学思想和方法。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三角形,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在第一次探究活动中,学生想到的都是用量角器测量,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内角和都在180°左右,从而引发矛盾,引导学生思考 “用什么方法更准确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呢”,学生二次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选择不同的三角形,通过“剪拼”“折叠”等多种方法去验证,去分析,去概括,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各组所用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 “把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利用平角知识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探索出找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转化”的数学思想。
“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会理解,我试着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摆、画、试、做的过程中,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用耳倾听、辨析同学的答案,从而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再操作—再验证”的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更好地理解找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真正地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学习是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再去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小组活动首先要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见解与组内人交流,通过动手折、画中,获取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我们留给学生足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学生动脑去思考,去感悟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合理安排时间”时,小华双休日想帮妈妈做事情:洗衣机洗衣服用20分钟;扫地用6分钟;擦家具用10分钟;晾衣服用5分钟。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花多少分钟?学生读题后,凝思猜想,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一个个答案在对比中“抛弃”,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说、画、议,诞生了组内答案,随后组间交流,抛出本组的答案和构思,出现25分钟和21分钟两种答案,会是谁呢?学生说:“我组认为:在洗衣服20分钟的时间内,小华可以完成扫地(6分钟)、擦家具(10分钟)、晒衣服(5分钟),共计21分钟。”“我组认为:在洗衣服的时间内,只能做扫地和擦家具两件事情,因为晒衣服要在洗完衣服之后才可以,所以是25分钟。”学生在争论中,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关注了生活中的细节,巧妙地、合理地安排了时间,望着学生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们怎能不欣慰。
课堂上,学生由以前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合作、探究学习,把自己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推理和比较的全过程,他们在观察、思考、操作、探究中,不但获取知识,而且感悟到学习的方法。
要把知识变成技能,不仅需要练习,而且还要使学生积极思考。小学数学中课堂练习的形式多样,设计方法各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遵循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因材施教,层层递进,使每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发挥练习的最大效益。
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设计三个练习。第一题为基础题,填上合适的单位,让学生学以致用;第二题通过展示一篇面积单位的数学日记,让学生在开怀大笑中纠正错误,认识到选择合适单位的重要性;第三题为开放题,让学生设计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既拓展了思维,又使学生在欣赏同伴个性创意的同时,感知12平方厘米的大小。三组数学练习,由易到难,形式多样,在挑战中,学生既巩固新知,又发展了思维,使学生在尝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课堂教学处处充满美,40分钟的课堂,让学生满怀激情走进问题的情景,在操作、思考中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梯度练习中,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只有我们给学生创造有利于求知的学习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才能真正享受到数学的美。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