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威廉斯的现代悲剧理论

2015-07-15 06:14尹慧青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050000
学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雷蒙威廉斯悲剧性

尹慧青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050000)

雷蒙·威廉斯的现代悲剧理论

尹慧青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050000)

雷蒙·威廉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之一。他针对当今社会中的“悲剧死亡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悲剧理论观点,即:悲剧是一种直接经验,是一组文学作品,是一次理论冲突,是一个学术问题。他的现代悲剧理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现代悲剧理论观点以及其重大意义具有十分巨大的理论借鉴作用。

悲剧 现代 经验 主人公死亡 邪恶

威廉斯的现代悲剧理论观点认为“它是一种直接经验,是一组文学作品,是一次理论冲突,同时也是一个学术问题”。他的这种悲剧理论观点突破了传统悲剧理论观念的束缚,他将悲剧的现代经验作为讨论现代悲剧的起点。重点打破了当前传统观念上的悲剧与作为日常生活经验的悲剧两者相分离的状况。并且他通过对八个不同历史时期悲剧理论观点的阐释和考察,得出两种悲剧在日常分离背后的复杂联系,因此展开了他对现代悲剧的深入研究。

一、首先,威廉斯对当下有人认为“日常悲剧”中不存在重要的悲剧意义这一悲剧观点进行了重点反驳

他认为持这一观点的人的理由是:第一,事件本身并不具有悲剧性,它是通过某种对事件的被塑造的反应而获得了悲剧性。第二,有意义的反应取决于我们将这一偶然事件和更为普遍的若干组事实相联系起来的能力。

针对持这种观点的第一个理由,威廉斯指出我们不可能“在终极意义上就某一事件和该事件的反应做出绝对的区分”。而针对上述的第二种理由,威廉斯认为我们必须能够区分悲剧和偶然事件。而为了能够区分两者,我们必须制定出一个具体的规则。但是随之出现的却是一个新的问题:“如果这个规则或秩序是不全面的,人的一部分经验实际上就被异化了。”所以,当前悲剧的一个重要条件便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关系和规则的建立和连接。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威廉斯为日常生活和悲剧之间建立了复杂的联系,并且他也最终承认偶然事件是具有悲剧性的,正是因为这些偶然事件,才有可能导致了当下社会的一种无序的状态,也就因此成为了现代悲剧的源头。

二、威廉斯提出了“关于悲剧的解释是,它是一次主人公遭到毁灭的行动”这一理论观点具有片面性

尹鸿先生在 《悲剧意识和悲剧艺术》中总结传统悲剧理论和现代悲剧理论时写道:“如果说传统悲剧意识是以人类的自信为基础的话,那么现代悲剧意识则是以人类的自卑为基础的。”这也就是说,在传统悲剧中,都有一种崇高的高贵的色彩,悲剧的主人公也是为了实践人类伟大的理想,但是最终走向壮烈的毁灭和失败的英雄人物。但这又不仅仅是一种失败和毁灭,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精神的鼓舞、净化和振奋的力量。但是,在现代悲剧中这些英雄人物和壮烈色彩不再占据中心地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对自身的真实处境处于无知状态并走向毁灭的人,是反抗自我的人,是盲目的苦难和绝望的人,是个性消失的人,是失去信仰的人,同样也是在社会面前无法采取任何行动,只能不断退却的人,这时他们就从悲壮主人公变成了悲剧的受害者。由此也就形成了“主人公遭到毁灭的行动,不可挽回”这样一种解释。

威廉斯认为 “如果因为戏剧行动一直推进到主人公的死亡而把悲剧经验看成是无可挽回的,我们就在以偏概全,以主人公代替行动”。也就是说“我们以为悲剧就是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事,但常见的悲剧行动却讲述通过主人公而发生的事情”。所以,在威廉斯看来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仅仅局限于主人公,我们就会无意识地将自己局限在某一种经验中,并且还会无意识地将自己局限于剧中的个人。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悲剧中这一点是能够被超越的,并且已经被超越了。因为生命确实又重返了大地,它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地结束悲剧。生命在经历了如此之多的苦难之后,并且在经历了如此重要的死亡之后,又重新开始了。由此看出,生命的意义得到肯定和还原就成为了人们常见的悲剧行动。

因此,在威廉斯看来,主人公遭到毁灭,但是,在这种毁灭的背后却又是新的信仰的一种重新确立,新的力量的一种重新涌现,并且这时悲剧行动也仍然在继续,并且在某一种程度上,更大可能地彰显了悲剧的意义。

三、威廉斯对悲剧中的“死亡”概念进行了明确的阐释

“死亡”是在悲剧中得到普遍提及和强化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在传统的悲剧中还是在现代悲剧中,并且不论悲剧主人公是伟大崇高的英雄人物,还是普普通通的受害者,几乎都会遇到“死亡”这一重要的悲剧行动。所以,有人便认为死亡就成为了能够表达时代文化最为深层意义的一种途径。因为,我们在面对死亡时,必须承担怀念、哀悼和葬礼等一些社会责任。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社会责任,将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有人称死亡是绝对的,必然的,而我们的人生却是偶然的。威廉斯对此持否定态度。

威廉斯质疑了“死亡是悲剧意义存在的必然”的观点。他在承认死亡和悲剧具有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这种联系是可变的。他认为死亡可以是一种悲剧行动,但却绝不可能取代所有的悲剧性,它也并不能表示悲剧的终极意义。

死亡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这各种形式的死亡背后,我们不应该只是看到肉体的消亡,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人的死亡给他人的生活或关系所带来的影响,分析死亡这一事实给他人造成了怎样的体验。

四、威廉斯关于“邪恶”概念的复活

威廉斯的“邪恶”观念的阐释针对的是“超验邪恶”之一理论解释。后者认为“人的本质现在已经戏剧化地得到揭示,而过去谈论的一切文明与进步都是幻觉”。在他们看来邪恶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无可挽救的。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们仅仅是把悲剧解释成了对邪恶的再现。

威廉斯认为,并不能把悲剧仅仅局限在对邪恶的再现上,更应该体现在对邪恶的具体体验和经历上。这样一来,邪恶就不只是作为一个超验的概念而存在,更是一种悲剧行动的具体表现方式。因此,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我们对邪恶的态度是:不能简单地完全废除,而是应该体验、经历、认识和理解,可以根据当时受内部和外部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具体情况去选择善行或恶性。也就是说,悲剧不仅仅是邪恶行为的表现,它还是人们多种选择的多种后果的表现。因此,最伟大的悲剧绝不仅是以揭露邪恶为目的,而是以经历、体验它为目的。

[1]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尹鸿.悲剧意识与悲剧艺术[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雷蒙威廉斯悲剧性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雷蒙·威廉斯“文化革命”观发微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滚!
认识悲剧与否定悲剧——雷蒙·威廉斯革命悲剧观论析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