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吴昊洋
基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融资审计”教学探究①
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吴昊洋
摘要: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凭借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在迅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发挥必不可少的影响与作用。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信用等级低和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审计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为更高地发挥融资审计的作用,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应改革现有的融资审计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开展新时期市场需求变化下审计人才培养创新。
关键词:融资审计 中小企业融资 风险分析 建议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正在逐年提高,尤其在满足人们生活多样性的需要、促进生产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国家金融平台建设较为缓慢,金融扶持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逐渐凸显,由此带来的融资风险也越来越高。
1.1 负债压力增加融资风险
当中小企业的自身资产无法满足企业发展所需时,中小企业往往会选择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来筹集所需资金。这种方式的贷款利率一般比较固定,中小企业可以从中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因此广受中小企业的青睐。虽然这种融资方式可以给公司取得财务杠杆收益,但是也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企业在通过负债性融资方式时,如何将负债性融资方式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中小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负债性融资这种方式相对于其他方式来说可以使中小企业较容易取得生产发展所需资金,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中小企业采用负债性融资需要花费一定的融资成本,而且这部分成本通常是不确定的,企业如何通过最少的融资成本获取所需融资是企业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其次,负债性融资需要企业定期支付发放融资企业一定的融资利息支出,而且这部分利息支出是强制性的,无论企业是盈利或亏损,这部分利息支出都要发生,当中小企业无法及时支付融资利息支出时,会降低中小企业的信誉度,对中小企业日后的再融资产生一定的困难。
1.2 利率变动引起融资风险
负债性融资的负债利率变化也会使得公司导致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在进行负债性融资时,如果不考虑利率因素,无法采取合理的利率政策,会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不灵活,这样不仅会使得中小企业经营不善,还可能会导致中小企业被兼并的风险。大量真实事件可以表明,被其他企业吞并的小企业不都完全是由于小公司经营管理不好发生亏损而被兼并最终被吞并,也有很多公司是由于没有想到负债利率条件最后使小公司被吞并,这说明利率因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非常重要。如果被兼并的中小企业信誉度良好或者是经营能力比较强,那企业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发展避免被兼并的危险。因为,如果中小企业信誉良好的话,可以凭借其自身良好的信誉争取到较低的融资利率,这样就可以避免企业被兼并的可能。我国的中小企业在选择负债性筹资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利率因素的影响,争取选择合理的较低利率的融资方式,以此来减少中小企业负债性融资的融资成本,减轻中小企业的融资负担,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誉,为企业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在我国中小企业选择负债性融资的融资方式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利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小企业在考虑利率因素时无法考虑到利率的变动特征,无法合理地分配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借款比例,这样的话有可能导致中小企业无法筹集到资金或由于多筹集资金而发生资金闲置的问题。
审计人员在规划审计工作之前需要全面考虑到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可能形成风险的因素,将企业风险与审计战略相融合,从而得出一个更具有针对性的审计计划。在审计工作开展前,审计人员应首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状况和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与有关人员的讨论,查看重要的场地,以及查阅企业的会议纪律等内部资料,为识别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进一步开展审计工作做准备。在初步调查完成后,审计人员运用所查到的信息与企业的财务指标相结合,识别企业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从而明确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各风险的概率合理地安排审计时间以及审计资源。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首先通过控制测试,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接下来的审计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其次,对企业的重大交易、企业账户的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来确定企业财务报表上的信息是否是真实可靠的。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之后使企业的风险达到可接受水平之后,审计人员将根据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并出具审计报告。
以上情况表明中小企业引进审计有利于降低融资风险,当风险都能得到合理的规避或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才能不再是难题。然而我国的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着审计技术与能力不足的问题,缺乏专业的审计综合素质,无法高效率地完成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不能全部找出,无法提出自己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从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因此,应提高高校审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改进融资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能力和风险意识,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出色完成中小企业审计,改善中小融资做好准备。
3.1 完善融资审计课程框架
为了体现审计在降低融资风险方面的重大贡献,应在融资审计课程体系中引入金融风险评估和计量的相关知识与理论,贴近金融市场不断涌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丰富学生的金融常识,区分本科、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多层次教学对象的差别,灵活安排教学课程与内容,使融资审计课程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要求。此外,还应该与企业和事务所建立融资审计教学基地,在审计课程中加入融资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融资风险及其防范等相关知识。
3.2 合理设置融资审计课时,提高重要性认识
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风险问题,高校应提高对审计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认识,明确融资审计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高校应从学校层面、院系层面和教学设计方面加强对融资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重新分配教学课时量,统筹融资审计与其他审计内容的教学安排,兼顾课程设置内容的全面性,突出重点和难点,保证教学安排既迎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又保障学生综合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3.3 开展融资审计教学研讨活动
高校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间的讨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着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知识不足的矛盾。为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应组织教师定期在学院或教研室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学研讨活动帮助教师各取所长,弥补自身的短板,互相促进,提高融资审计的教学质量。此外,为了提高教师对融资实践的理解,可聘请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一线工作人员参与教学研讨,也可派驻教师到一线参与金融审计工作,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促进,不但可以大大改善教学质量,还可以发现实践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使融资审计得到更好的发展。
3.4 改革考试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审计课程的考试方式仍是以卷面考核为主,融资审计的课程内容更加强调实践操作,因此应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在期末评定学生成绩时,应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如案例课程的积极参与程度,课外实践的投入程度等,上述表现更能够反映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风险、发表意见以及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单一的测试为灵活的全面考核,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5 现代技术与审计相结合
当前的社会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范围也相当广泛,企业各种内部业务的信息也正在向信息化和隐蔽化方向发展。在当前信息经济形势下,将企业信息库与新型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相结合,是避免企业隐蔽风险的有效办法。高校应该加强学生运用审计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工作的技术与能力,定期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集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培养一批风险意识强的高素质审计人才,准确有效地进行审计工作,为中小企业长期发展提供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成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破解措施分析[J].中国行业报告,2013(11).
[2] 徐胜.中小企业融资因素与对策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5).
[3] 吴昊洋,夏好雪.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影响[J].财会通讯,2014(8).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b)-167-03
基金项目:①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贷款信用保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1318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昊洋(1981-),女,辽宁新民人,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师,吉林大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