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胶州秧歌中扇舞技能表现上的艺术特征

2015-07-14 12:48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510075
大众文艺 2015年23期
关键词:胶州秧歌扇子

袁 芳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510075)

一、胶州秧歌中扇舞的技能技巧

在秧歌舞蹈中,扇子很早就成为用来塑造不同人物的一种带有象征意义的道具。折扇小巧美观、张合方便,演员通过它结合自身生动的表演来刻画形象,抒发情感。舞蹈中扇子极大地发挥了其纯粹的舞动性,作为演员肢体的延伸和外化,它对应不同人物也会有着不同的用途和表现方法。

(一)胶州秧歌中扇舞的技法

1.持扇方法

握扇是指后四指弯曲捏扇柄,大拇指紧贴扇骨根部,扇柄攥于手心,一侧扇骨紧贴手臂。五指夹扇是指中间三指紧贴靠近扇柄的扇骨部分,大指和小指靠于扇骨的另一面,扇子夹于大指小指和中间三指的指缝之间。扣扇是指大指托于扇柄下方后四指抠住靠近扇柄的扇骨部分。反握合扇是指在握合扇的基础上将扇口对外,手握扇柄。三指捏合扇是指扇子合拢,大指、食指和中指分别于扇子左右捏住扇柄部分。虎口握合扇是指扇子合拢,以持毛笔的手势将扇柄部分握于虎口。

2.扇巾动作

胶州秧歌中的扇巾动作主要有横向的抱扇;上下方的推扇、扣扇;左右方的拨扇、大撇扇、横立扇;在身体局部的旁转扇、平转扇、八字扇、盘扇等。其中推扇又分为上推扇、斜上推扇、斜下推扇、横推扇;扣扇又分为托扣扇、扣压扇、扣开扇;转扇分为里转扇和外转扇;八字扇分为平八字扇、高八字扇、低八字扇;盘扇分为肩上盘扇、胯旁盘扇。

扇子的运用要配合身体的动律,在舞蹈中扇子结合手腕的发力,做各种翻、转、端、抖、颠、开、合等一系列动作,并与舞姿融为一体。在开合技术上,运用拧开扇、撇开扇、打开扇、搓开扇等开扇方法,使开扇的动作像扇花的变化一样精彩,并通过臂、腕的韧、脆、柔各种力量的变化,可充分展示扇子在手中的各种状态,使扇子更好的为人物服务。

(二)胶州秧歌中女角的扇舞技能表现特征

胶州秧歌中有小嫚、扇女和翠花三种女性角色,她们的共同特征是头部微含,身体挺直,两臂在体侧微夹两肋,形成“三道弯”的体态造型。但由于三个角色的年龄段、生活阅历、家庭地位等不同,她们的形象、性格和动态又各具特色。

1.小嫚

在胶州秧歌中,小嫚是情窦初开的少女,通常右手持团扇,左手持大红色绸方巾,在舞蹈中以推扇为主,两臂架肘,运用灵活转动的手腕使扇子翩翩起舞,展现小姑娘的俏丽活泼。“扇不离胸半遮面”形象的诠释了小嫚这个角色的表演,表现了少女的羞涩。手上的绕扇变化飞快,灵巧动感,动作表现得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给人以清纯、秀气、细腻之美。代表动作如“嫚扭步”,上身动作为双手抱扇和单手三指捏平转扇,下身的动律是通过膝盖的快速闪动来完成。再如滚步和丁字三步,脚下无论是左右的滚动还是撤步上步,上身的动作强调以腰发力,身体带动手臂划8字圆,手中扇为虎口握合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8字绕扇”。

2.扇女

“扇女”这一角色又称“二老婆”,是农村小媳妇的形象,她们右手拿团扇,左手攥彩巾,舞动起来温柔大方,舒缓从容,体现了女性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风韵。扇女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手中的扇子上下飞舞,如同蝴蝶般优雅。胶州秧歌的律动特点在扇女这个角色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抬重、落轻、走飘”的风格韵味也体现对恰到好处。其动作多为舒展和延伸,强调神经末梢的感知和注重细节。此时扇子也成为了增添舞姿美感的装饰性道具,扇巾动作多为抱扇、推扇,盘扇等。动作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有韧性和曲线美,加之身体动律和扇花的配合,表现出齐鲁女性柔媚的一面。

3.翠花

“翠花”又称“大老婆”,右手持绿折扇,左手持绿方巾,舞起来爽快泼辣,开朗大方。摇扇是翠花这个角色常用的扇舞技法,身体前仰后合,两臂摆动的幅度大,动作泼辣大气,显得开朗大方。走场动作时上身两臂绕“8”字,扇子时开时合,腰部随着手臂的8字路线左右扭动,脚下是行进步或夸张了的丁字拧步,脚步快抬轻落,落地时踏地有力,重心紧跟,动作风风火火,干脆利索,时而纯朴时而动感。代表动作有原地跌步,重心前倾,身后躺等。手臂随着身体的前倾后仰把扇子送出拉回,扇花幅度大。

二、胶州秧歌剧目中扇舞技能表现上的艺术特征

从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方面来看,舞蹈具有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就是抒情性。抒情性舞蹈常常采用“缘物寄情”“托物取喻”等表现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模拟、描绘,来抒发编导的感情或表达思想。扇子是作为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道具被屡屡运用在舞蹈中,我们可以从舞蹈演员手中被赋予情感寄托的扇子中看到中国女性的独特魅力。扇子的运用在舞蹈作品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具有装饰性象征性,它可以模拟任何事物,起到展现作品内涵、美化舞台的作用,如舞蹈作品《一片绿叶》;二是发挥其本身的功用体现在舞蹈中,如舞蹈作品《夕阳红》。扇舞技能表现上的艺术特征体现在舞蹈演员在作品中借助扇子这一辅助道具变幻出丰富的扇花技巧、充分运用扇子的象征性作为演员肢体的延伸和外化,从而更加生动具体的刻画人物形象并抒发其内心情感,展现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

女子独舞《一片绿叶》表现了一位女子由一片绿色的落叶而引发对逝去青春的追忆的感叹,作品体现了对生命的追求和反思,它是在传统的胶州秧歌基础上加入了现代舞的元素,巧妙的编舞技法加上演员出色的演绎和优美动人的音乐,一时间成为经典之作。

作品中编导以胶州秧歌为基本动作素材,以“扇子”代表绿叶,运用胶州秧歌里的抱扇、推扇、8字绕扇、碎步、碾步、圆场步等动作,抓住胶州秧歌碾、拧、抻、韧的基本特征,将道具和演员完美的结合,体现了绿叶对于女子的特殊意义。大量的重心倾倒和旋转以及多次出现的大幅度抱扇、推扇、绕扇和划圆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女子对飘摇的绿叶是多么渴望,反映了她想抓住青春,珍惜生命,期待重生。在空间的运用上,舞者通过扇花技巧和一系列的立、跑、落地联系了高中低三个空间,充分利用了舞台。编导用人体和绿扇子创造了两个舞动的舞蹈意象,又通过两个意象的游离和重合,赋予“绿叶”人的情感和生命。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汉族民间舞蹈胶州秧歌中扇舞技法的分解和三种女性角色的塑造进行深入剖析,加上经典作品的举例,论证了中国传统扇文化在汉族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扇子在不同的舞蹈作品中会根据编导想要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舞者要将道具与肢体相结合,融入情感到作品中去,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区分开不同舞种中扇子的不同用法,根据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需要处理扇子的技法和表现方式,使其在民间舞蹈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为诠释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胶州秧歌扇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胶州秧歌的传承与保护
里岔黑猪:引领胶味领鲜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富平村里唱秧歌
这些都是扇子吗
昌黎地秧歌
青岛旅游散记
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