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2015-07-14 12:48陈媛元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交响乐团7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3期
关键词:梁山伯祝英台梁祝

陈媛元 (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交响乐团 750000)

50年来,《梁祝》这首乐曲伴随着几代中国人一起长大,成了记录青春和爱情的经典曲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也被称为《梁祝》,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何占豪、陈钢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旋律为基础于1958年创作完成,也是华人世界影响最为广泛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首演,俞丽拿任小提琴独奏,樊承武指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学生管弦乐队协奏。一经演奏,立刻引发了轰动,成为了中国小提琴协奏曲的代表曲目。半个世纪以来,这部用西洋管弦乐器搭配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演奏的乐曲经历了众多中外艺术家无数次的演绎,他们录制的不同版本的唱片也创造了中国乐曲类唱片的出版纪录。正是这美好的音乐,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传向了世界,也让中国人第一次听懂了西洋乐器演奏的音乐。《梁祝》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古典乐坛上家喻户晓的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一起,被评为“千年最受听众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

半个世纪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里。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过程中,何占豪和俞丽拿等人在当时成立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以科研般的手段作积累,这也为日后这部作品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和细节上的基础。小提琴被称为交响乐中“美丽的小公主”,有着四条“会唱歌”的琴弦。不过,韦尔汉根据巴赫咏叹调改编的“G弦上的咏叹调”,以及帕格尼尼的罗西尼主题的《摩西幻想曲》,都是在G弦单根弦上唱出动人的歌。这种创作技巧,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何启豪的灵感,并很快将二胡独有的滑指技巧,融入到小提琴的演奏中,并运用二根琴弦,在技术上解决了小提琴演奏越剧曲调的问题。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体现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集体创造的智慧。除了署名的何占豪和陈钢外,其中很多感人的旋律和唱腔,都是由当时的歌唱演员和乐师提供的素材,而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民族化,也同样出自于“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的共同努力。和声结构的互补,一直是西方音乐相对东方音乐听觉更和谐更统一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过程中,除了保持这种西洋式的音乐结构外,更因为群策群力的成份,而让它显得更丰富、更协调、更完美。

这首闻名中外的小提琴协奏曲采用奏鸣曲式,取自于民间故事《梁祝》中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现分析如下:

一、引子

音乐一开始,随着弦乐颤音的缓缓流出,演奏者以诠释出了优美、轻柔的旋律,再由双簧管奏出主题音调,这种过渡借鉴了越剧中的过门音乐,把人们带进了空灵、柔美的旋律进行中。

二、呈示部

(一)相爱

呈示部在一开始就在竖琴的伴奏下,道出了几千年来永恒的爱情主题。这一部分的旋律特点不断上行又不断下行,上行与下行不断交错进行,一方面表达出了梁祝二人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与追求;另一方面,仿佛又预示着这段感情并不会一帆风顺,势必会历经挫折和磨难,因此夹杂着一丝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心情。此处由独奏小提琴从高音区转入中音区,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一唱一合”,仿佛在描绘梁祝“草桥结拜”的情景。这一部分总体是美好欢快的,描绘了梁祝二人相互间的欣赏喜爱之情。

(二)连接部

连接部是小提琴独奏的华彩乐段。在这一部分,乐队会停止演奏,只留下小提琴独奏者充分发挥,这是考验小提琴演奏者演奏技巧的一个关键段落,难度较大,也是众多小提琴演奏者纷纷挑战的经典乐段。它所具有的独特性成为了整部乐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副部

副部是整部作品中最轻松、欢快的部分。第一插部采用活泼的小快板,速度轻快,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第二插部速度更为轻松欢快,重在表现梁祝二人比肩同窗的欢乐时光,幸福之情呼之欲出。速度是这一乐段表现的关键因素,作曲家在此演奏者需采用轻快的速度、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来演绎活泼的情绪,生动的景象。

(四)结束部

乐曲采用惋惜的慢板,与前面活泼欢快的旋律形成鲜明对比。作曲家在结束部巧妙地运用了两个休止符,打造出了断断续续的效果,细腻地描绘出英台面对前来送行的山伯感慨万分、欲言又止的复杂心情。

三、展开部

(一)抗婚

这一部分在上一段慢板营造的梁、祝惜别氛围中,突然闯进了大管和大提琴奏出的低沉音响,并伴以震动人心的定音鼓,夹杂着可怕的锣声,似乎预示着不祥之兆将要发生。这是展开部的第一主题,用低沉、震撼的旋律道出了封建势力的残暴。接着,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叙述乐英台的惊惶,这是展开部的第二主题。

(二)楼台会

曲调以越剧楼台会为创作素材,讲述了梁、祝会面后互诉衷肠的感人画面。音调缠绵悱恻,采用大提琴与小提琴两种乐器一唱一和,种音色鲜明对比,仿佛二人一问一答,向人们展示了楼台会的动人画面。

(三)哭灵投坟

独奏小提琴以散板的节奏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将英台悲愤交加地扑倒在山伯的新坟前大声哭诉的场景展现了出来。此处,小提琴吸取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将英台悲痛欲绝的心情演绎到了极致。接着,鼓、板、锣、钵齐鸣,乐队以最强的力度将乐曲推向高潮,将所有的怨恨、悲痛一并喷发出来。

四、再现部

再现部就是化蝶的部分,乐队先以长笛以轻柔的力度、缓慢的速度,使音乐重新归于平静,把人们从人世间的悲愤交加引向了理想的天堂仙境。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下,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令人难忘的爱情主题,仿佛化为彩蝶的梁、祝在鲜花丛中翩翩起舞,诉说着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1]李虻,闫璇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J].琴童,2009(11).

[2]张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与手风琴独奏曲《梁祝》之对比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2014.

[3]仲军.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4).

[4]王芳.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解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J].希望月报,2007(7).

[5]王冠.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中西结合方面的成就[J].大舞台,2010(10).

[6]王娅娜.经典传奇之作——浅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民族性[J].东方艺术,2009(1).

[7]付放晴.中西音乐结合的典范——小提琴协奏曲《梁祝》[J].贵阳学院学报,2007(24).

[8]魏洁.谈中国音乐作品中的音色表现——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J].乐器,2015(1).

猜你喜欢
梁山伯祝英台梁祝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大型传统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
明清闽南梁祝戏曲、俗曲的出版与传播
饰演“梁山伯”人物浅析
从舞蹈本体出发的老题新作
音乐剧《蝶》中“祝英台”音乐形象表现分析
不屈的灵魂,失败的抗争
寻找梁山伯
小提琴协奏曲
改装读书和草桥结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