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2015-07-14 14:14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9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高校教师职业

范 超

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范 超

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教师因职业性质、工作压力、个体因素而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过重的压力影响到他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甚至影响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现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必须正确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进程、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等,对帮助高校教师应对职业压力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师;职业压力;对策

一、教师职业压力

职业压力,是指当职业要求迫使人们作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职业压力在个体身上可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校教师作为从事高等教育传播的主体,已经成为职业压力剧增的高发人群之一。

近年来,学者们对教师职业压力界定的具体表述虽各不相同,但实质基本一致,均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是由于自身情绪或外界影响而产生不愉快的负面情感体验。教师职业压力是一系列身心及行为的复杂反应过程。在压力存在的情况下,教师个体的反应各不相同,这种反应也很可能是多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职业压力是以反应、刺激、环境为基础的变量,或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二、职业压力的研究进程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1933年,国外研究人员在对选取的600名教师进行调查时发现,17%的教师经常出现“神经紧张”情绪,而11%的教师甚至出现过神经失常。到了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塞利首次对心理压力进行研究,“压力”一词从此广泛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进入20世纪60年代,更多研究开始涉及教师因工作问题而产生焦虑不安的事实[1]。

此后,教师的职业压力就成为了世界性的研究课题。不同阶段的不同学者对教师职业压力也有不同定义。上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认为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当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超过其能力范围时所产生的不愉快与困惑;同期,国内有学者则将其定义为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出现不良因素而产生的负面的情感反应;本世纪初,国内学者根据我国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又提出其工作压力所导致的紧张使得出现不愉快的负面情绪;也有学者认为,是教师由于工作时间过长、负荷过重、学生因素导致身心疲劳过度、神经紧张。

三、职业压力形成的原因

教学工作压力。高校教师的工作内容繁杂且任务繁重:备课、写教案,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组织出题,监考,阅卷,试卷总结,成绩录入;学期工作计划,学期工作总结;教科研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总结;学生发展报告,学生导师制计划;撰写职称论文,发表文章,制作课件,讲公开课,假期学习培训等等[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看似轻松的高教工作任务还是很繁重的。现如今,各高校的教学工作内容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学科设置和专业设置也变的越来越多样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变化也给高校老师带来了不小的职业压力。

工作竞争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次人才成为高校的培养重点。教师之间的竞争和学历的不断攀升也加重了这种竞争压力。经调查,我校70%的教师普遍认为,最大的工作压力是来自于教学、科研、职称晋升等竞争。任何一个行业,当其人数达到一定的饱和之时,都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竞争压力,这也是客观发展规律。身为高校教师这一竞争压力巨大的行业,容易产生职业性怠慢和反感情绪也实属情理之中。

管理工作压力。面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高校老师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履行其重要职责。比如学生基础差、课堂难管理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的专业老师去认真研究解决。更有我们所谓的“问题学生”,学习上全无上进心却无法正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如何解决帮助这些“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也给高校教师无形中增加了压力。

个人因素影响。每一个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一样,对待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那些缺乏自信心或是自尊心过强的老师,往往会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紧张和焦虑的情况。自卑且自控能力差的教师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给自己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产生职业倦怠。课程难上、学生难管、同事难处、职称难评、心理素质较差,这些压力及心理问题无疑会增加他们的焦虑感,甚至导致心智衰竭。

四、消除职业压力的解决途径

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说:“职业枯竭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的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已在逐渐地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如何让教师愉快的工作,如何应对职业衰竭,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外,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关爱更是不可或缺的[3]。目前,本人所在的学校已开始直面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题,并提出了如下解决办法:

1.为教师建立保障和服务体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让教师了解学校时事、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在教职工大会上表扬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营造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邀请先进教师代表做报告,编印优秀教师师德学习材料汇编。建立学科竞赛奖励制度、课堂质量跟踪制度,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防止教师承受过重的心理压力。

2.引导教师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高校教师作为一种高尚的助人职业,其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即是具有压力情境,直面压力对高校教师防患于未然有着积极作用。引导高校教师保持对工作的正确态度和观念,有效地将职业压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3.为教师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条件。邀请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和及时释放职业压力,教会他们掌握心理健康理论和心理调适方法。邀请社会知名教育心理学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团体心理咨询,把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落到实处。

[1]李永鑫,杨淑芸.教师工作倦怠及其干预[J].当代教育科学,2004(04).

[2]庄国萍.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09).

[3]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3-142.

范超(198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与教育、信息经济学。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高校教师职业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职业写作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