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误区与措施

2015-07-13 09:19广州工商学院帅力华
中国商论 2015年13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培训误区中小企业

广州工商学院 帅力华

试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误区与措施

广州工商学院 帅力华

摘 要: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多数中小企业为民营企业类型,其产品呈现单一化,在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方面存在劣势,难以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侧重对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上的问题和误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培训 问题 误区 措施

中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市场竞争活力、吸引就业,提升区域的竞争力、创新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持续发展[1]。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走出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上的误区,成为中小企业有效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发力点。

1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讲,中小企业因为本身的吸引力有限,难以与国营企业在人力资源争夺上抗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容易形成一个人才怪圈,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发展客观需要更多高素质、高能力、高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领导又会产生一种狭隘观念,觉得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速度过快,与其花费更多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不如将目光聚集在产品生产环节,导致人力资源方面投资不足,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当真正开展人力资源培训时,又常常产生诸多问题。

1.1 在培训上企业与员工沟通不顺

通过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素质,这是企业与员工两方深知的共识,但具体到人力资源培训实践中时,企业采取培训措施着力提升员工素质时,因为企业的内部原因或其他因素制约,企业员工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挫折感,严重影响到员工积极性发挥,更有甚者,员工会放弃培训,转投他职。人力资源培训中的沟通不顺,带来了一个培训环节的死结:不加培训,难以提高员工素质,企业经济效益会相应受到影响;培训时,后续工作做不到位,面临员工流失困境。

1.2 缺乏严格的政策导向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企业的培训法规方面缺乏明确有效的政策指向。美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都已借助立法来推动培训工作,各种培训法规相继出台。具体到我国,由于中小企业具备独特的性质特点,加上国家将更多精力放在市场经济的各项改革中,导致国家虽然对企业的岗位培训有所涉及,但较多的仍然是停留于引导鼓励方面,各项配套措施不完备,惩罚办法不明确,这些因素都造成我国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上动力不足,成效不明显。

1.3 培训机制环节不健全

现阶段中小企业主要采用的培训方式分为三种:一是通过企业内部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层培训普通员工,企业高层培训企业中基层,技术层人员对特定岗位进行培训等;二是通过让相关专业机构或专业人才介入培训过程;三是外派相关人员参加培训。

不论哪种培训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1)企业内部培训上,一般很少有企业专门设置人力资源培训部门,没有专业化的培训机构组织,也就谈不上培训人员的专业化了,这种内部培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2)在培训时间及资金上产生矛盾。进行培训工作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但有些中小企业本着节省的原则,在时间和资金上安排不合理,当培训与生产产生冲突时,一般会舍弃培训工作,将精力投入生产和销售。这种矛盾性在多数中小企业中都有体现。(3)培训的制度,配套政策及方法上不完善。一方面将企业培训简单当做一种教学活动,对培训的作用,方向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培训的成果与实际工作考核联系不紧密,缺乏明确的管理规定和相匹配的激励机制,致使员工积极性不足,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

1.4 培训针对性不足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在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时,因为没有规范化的工作分析,难以形成内容详尽具体的工作说明书及工作规范文件,因此在培训时难以有效针对具体的工作要求进行。第二,对新员工,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事前对员工的技能知识进行考察,不能科学判断员工急需哪些培训内容,导致培训人员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开展培训工作,培训与需求难以匹配,培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1.5 培训缺乏规划和步骤

中小企业的培训开展,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科学的步骤,很多企业进行培训,呈现出短期化、被动化,或是迫不得已,或是为了配合宣传相关的规章制度,还有的企业存在“跟风”现象,为了培训而培训,盲目跟随培训风潮。培训人员通常也难以掌握培训的主动权,真正从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出发,有步骤分计划地开展培训的企业少之又少。

1.6 培训效果缺乏及时有效的评估

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在工作中对培训内容加以有效运用,但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对培训成效的及时评估[2]。一般来说,培训效果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收集受训者对培训行为的反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实现;第二个层次是检验受训者对培训工作的内容掌握情况,主要通过考试实现;第三个层次是对比受训者在接受培训前后的行为,从中考察培训的成效;第四个层次是对培训之后产生的绩效进行汇总,衡量出培训的总体效果。不管通过哪种层次,都需要及时评估培训效果,在这一点上,中小企业做的尚不足够。

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存在的误区

在企业管理领域,相关学者认为,成功企业的投资范围遍布企业各个生产流程和管理领域,从高层管理工作人员至普通的蓝领工人,相对的、欠成功的企业往往只集中对高层或第二层次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3]。在我国,多数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在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目标、培训方法上都存在着不科学不系统的现象,培训过程容易走入几个误区。

误区一:培训对象剔除“决策管理层”。多数企业在想到培训时,第一时间往往倾向于对普通员工进行培训,对企业的决策管理人员,如总经理董事长等有意无意间予以剔除。事实上,企业培训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企业决策层进行培训。企业管理决策层掌控着企业发展方向,需要企业的经验战略及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理论的培训学习。

误区二:对“技术层”培训力度不够。企业较为低层级的操作人员,因为较少涉及到职务变化,缺乏更高的努力追求意识,对企业的管理认同程度较低,难以认清自己在企业整体系统中的定位,最终制约了个人工作潜能的发挥。对这些层级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培训,会造成企业的技术水平难以有效提升。因此,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也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客观需求。

误区三:培训内容细化程度不高。在进行企业培训时,要针对层级不同,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和内容。根据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相应的岗位及层次,对培训内容加以侧重。如多数企业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较为忽视,而基层管理人员又是连接操作人员的纽带,素质能力不高必然影响到下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终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误区四:培训方向单一化,缺乏对员工的心理素质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汇聚,人们普遍面临高速化的生活节奏,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员工受到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的多方制约,久而久之会对心理健康构成严重影响。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培训方向略显单一,难以涉及到心理素质培训环节。

误区五:过度依靠培训。企业将培训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出现问题后,不加仔细分析就推给培训工作,以为通过培训各种管理问题自会迎刃而解。这种错误认识是多数中小企业最易走入的误区。

3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改进措施

因为企业培训涉及到企业全部人员,因此,要改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需要从企业的领导层面开始加以改善,对常见的问题和误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3.1 提高对培训的认识,强化培训的战略价值

中小企业在人力物力及财力上与大型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在硬件上难以抗衡,就应重视培训的价值,提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树立培训观念。企业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培训是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长期投资,虽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但会内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4]。企业高层管理层要及时转变观念,将培训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环节,重视其战略价值,投入充足的资金,避免培训沦为随机的、走过场式的流程。

3.2 科学分析培训需求

中小企业要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就要在进行培训前科学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也是建立企业培训机制的基本前提。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员工的具体岗位需求,员工的个人需求及组织需求。注意不应过于偏重对某种需求进行培训,要兼顾其他培训需求,如适当根据员工的个人需求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培训效果的达成,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励员工的培训积极性。

3.3 制订高效的培训计划

培训的有效实施,需要借助科学高效的培训计划辅助,培训计划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明确的培训主题,如营销培训、技术培训、质量管理培训、安全培训等。每一种培训计划涵盖不同的受训人员。第二,确保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培训的好坏取决于受训人员的接受程度,因此,要确保员工积极参与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间适当分配安排培训计划,提高培训计划的可行性。

3.4 改进培训手段和方法

合理化的培训方式,是确保培训效果的重要保证。在培训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可以采取研讨、示范、实习等方式,鼓励员工自学培训内容,在培训中注重与员工的互动,采取小组学习的新型培训方式[5]。在培训资金上,如遇到资金筹措较为困难的情况,可以采用较为灵活多变的方式筹集,在做好与员工的沟通的基础上,可将员工的奖金,补贴等抽取一小部分作为培训资金,此外在新员工入职时,强调参加企业培训的必要性,并用合同条文加以规定,避免员工面对培训选择跳槽。在遇到较为专业化的培训内容时,可以借助社会培训机构及其他资源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

3.5 建立培训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

在培训完成后,要做好相关的考核评估工作,检验员工的培训成果。培训评估体系包括内部及外部反馈。内部标准就是考察受训人员是否掌握培训中的各种培训内容,外部标准主要侧重对工资绩效进行评级,考察受训人员能否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另外,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采用物质、精神或晋升奖励措施,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4 结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抓住人力资源培训这一中心环节,走出各种常见的培训误区,完善培训机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建立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培训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倩.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

[2] 付芳,周万洋.浅析国内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8).

[3] 张晓清.浅析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现状和对策[J].魅力中国,2011(20).

[4] 申利霞.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初探[J].现代商业,2014(2).

[5] 王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有效性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2(6).

作者简介:帅力华(1983-),女,汉族,湖北省荆州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a)-023-03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培训误区中小企业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