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2015-07-13 09:19:16沈阳工程学院苏欣
中国商论 2015年13期
关键词:模仿模因

沈阳工程学院 苏欣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沈阳工程学院 苏欣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在国际商务交流的背景下,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商务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有利于克服商务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影响,加强理解与沟通,促进商务交流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模因 商务英语写作 模仿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商务交往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英国学者Thomas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理论贡献。她在“Pragmatics Failure”一文中提出“语用失误”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并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是交际者在使用语言时,没有根据具体的语义,使用恰如其分的语句来准确表达自己,传达了非本意的言外之意。通常是由于交际者使用目的语不符合目的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或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而引起的。社交语用失误是不得体的话语,通常是由于交际者不了解双方的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用表达失误。本文旨在探讨商务语境下的汉英跨文化语用问题,以帮助交际者克服文化障碍,实现预期的目标。

商务英语语言的表达中包含很多文化信息,具有高文化负载性。在跨文化商务交流过程中,交际者的思想和言行往往体现的是本民族的价值观和文化准则,并以此观念来看待对方的言行,这就不自觉地产生了语用迁移,使交际者在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时产生语用失误。这种语用失误表现在商务语言的各个层面及交际的语用策略上。

2 商务语言层面

2.1 误解意图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误解交际对方的意图,会导致不得体的应答。例如,在交际中,对方在表达不放弃时用了“I can't bear part with it anything.”如果对这一用法不了解,按汉语方式就会理解为:我不能容忍一知半解,这样就会产生误解。又如,在宴请时,一位客人点了道浇汁菜,在上菜时要求不要把汁事先浇在菜上,在用英语表达时,用了serve...undressed这一表达法,服务人员因误解了"undressed"一词的意思,而用了否定的回答,让客人十分不解,很显然这是由于误解了对方的意图而产生了语用失误。

2.2 误用了目的语的表达法

混淆同义结构的不同使用场合属于误用目的语表达法。在跨文化商务交往中,由于不了解目的语用规则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常会让对方误解,严重时会导致交际失败。例如,在接待来华的美国客户时,对方询问所住的宾馆附近是否有餐馆时,接待人员表达肯定含义,套用了"yes, of course "来回答对方。在英语中,"of course"有当然之意,但常带有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意思。这样的回答会让美国客户联想到自己问了一个十分愚蠢的问题而感到难堪,进而产生接待人员傲慢无礼的不良印象。

滥用完整句也属于目的语表达法的误用。在特定场合下,完整句会带有某种特殊含义。例如,在某次中美商务谈判中,在谈到争议时,美方提到“凡有关本合同的制定或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任何争议都可付诸仲裁解决吗?”中方肯定回应,表达为:Yes, of course, and dispute of whatever nature arising out of or in any way relating to the contract or to its construction or fulfi llment may be referred to arbitration. 在这样的场合下,中方用完整的重复句来回答对方,会让美方认为中方谈判人员十分不耐烦,且毫无诚意。因此,基于这种误解,美方立刻就宣布了谈判破裂。如果以恰当的方式(yes, you are right)来回答对方,就可以避免这样的误解。

2.3 套用母语表达结构或方式

在使用商务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失误就是将汉语和英语一一对等,将汉语的使用习惯带入商务英语交际中,将两种词汇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完全对等。

带有文化内涵词语的误用。例如,商务交际中,表示给对方提供一条龙服务,英语中表达成a dragon service,以外贸企业为龙头,with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as the dragon head,就会让对方不知所云。汉语中用“一条龙”生动形象地描述出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生命活力,像“龙”那样功能强大的意思。耍龙灯中,龙头的作用显而易见。而英语中,dragon是深受人们厌恶与痛恨的恶兽,词义带有灾难之意,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比喻意义。此外,还有一些专门词汇属于这一类,如禁忌语、颜色词、数字词、亲属词、委婉语等等,含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容易出现误用。

修饰词的误用。汉英在修饰词的使用上也有比较大的差异。由于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使得商务交际中常出现缺乏逻辑性或语义重复的语用失误。例如,在汉语中可以说“共同合作”,而英语中却不能说“common cooperation”,在英语的语义逻辑中,合作本身就有双方共同的意思。这源于中西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汉语中常用修饰词加重语气,抽象性、绝对化词汇使用较多,信息常隐含在语境或交际主体上,言语表达所负载的信息相对较少,因而词汇的意义也较宽泛、笼统。英语中更多地使用具体的词汇,词义也较具体明确。交际时人们通过语言本身将信息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要求高度的准确性。

句式上的常见的误用。例如,“Many recently opened summer resorts around Beijing are fi lled with pleasure-seeking natives of Beijing.”在句式的表达上,汉语句子中修饰语一般都在中心语之前,从属部分在前,主要部分在后,语序按时间顺序。英语经常是以执行者为中心而展开,常把行为者和动作放在句首,这种表达方式深受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影响。英语的句式结构严谨,行文注重逻辑。上句如变成“Many natives of Beijing are enjoying themselves in the recently opened summer resorts around the city.”更符合英语的习惯。

语篇上常见的语用失误表现为叙述顺序不符合商务英语规则,不恰当地将汉语的会话方式套用到商务英语交际中。例如,在对外商务谈判和商务信函中,中方开头常见的铺垫,会让外方感到十分不适应,甚至会产生中国人说话拐弯抹角,不坦诚直率的误解。这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篇章上有不同的结构布局。汉语常常遵循时间顺序,由远而近地叙述事件,将主题任意铺排,在结尾点出中心,讲究曲折迂回的意境。而英语在结构上则讲究开门见山,主题先行,再围绕主题叙述,讲求逻辑。

3 商务交际层面

社交语用失误也强调交际中语言的使用,是交际规则的不当使用,属于语言的社会运用,因而与Grice的“合作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有关。在跨文化商务交往中,因交际双方的文化价值观等不同,所以双方对合作和礼貌的阐释及所采取的态度也不同。交际双方都依据各自的文化价值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忽略对方的文化价值,就会出现交际规则使用不当的失误。跨文化商务交往中的失误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3.1 误解目的语社交语用规则

忽视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及相互关系而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极容易出现的失误是忽视交际语境,在某些非正式的场合使用过于正式的语言。例如,在与业务往来非常多且十分熟悉的客户进行价格商谈时用了如下表达,We are good partners. Could you possibly give us an offer? (我们是老朋友了,你直接报个价吧!)原本熟悉的客户,在非正式的场合,用了“Could you possibly”这样正式委婉的表达方法,一下就拉开了双方的距离感,让客户产生猜疑“他对我不满?”致使产生误解,导致社交中语用失误。

3.2 误用了目的语的社交方法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忽略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在社交方式上的差异,常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表现在称呼、问候、对感谢和赞美的回答等多方面。汉语中,人们习惯于以职务、职称、职业加姓氏的方式称呼对方,以示尊重。例如,王经理、孙会计、张厂长等。英语里有类似的情况,但只有医生、教授等少数几个职务可以和姓名相结合。如果用商务英语介绍时表达成Manager Wang,Accountant Sun会让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不可理解。英语中,对于关系不是很亲近的人常用Mr.或Ms等方式来称呼。

正式场合的称呼也常出现误用。例如,"respectful leaders an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这种误用是由于汉英不同的思想观念。汉语的称呼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明显的等级观念。而英语中,正式场合常用"ladies and gentlemen" 的称呼方式体现了英语国家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观念。

3.3 套用母语社交方式方法

由于母语的文化负迁移,常会导致交际者忽略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在社交方式上的差异,套用母语文化里的社交方式,而出现社交语用失误。例如,在国内举办的各类经贸论坛开幕致辞中,中方常会出现“祝愿此次会谈圆满成功,并祝与会代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Wish the Forum a great success, and wish you good health and a happy family)等内容。在汉语文化中,重视和谐,家庭和睦才能国家稳定,国之根本在于家,这种祝愿的语用意义实际上超出了指称意义。然而,在英语中 "a happy family"不具有这种语用意义。在英语国家的习惯中,会议要直奔主题,在会上祝愿家庭幸福是文不对题,让人觉得可笑。因而,依英语国家习惯,后半句表达为"a happy stay"是恰当的。

4 结语

语言具有复杂性,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由于交际双方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带来的语用失误严重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增强对语言文化差异性的认识,提升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能够减少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促进涉外企业的国际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 王建华.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2.

[3] 刘桂兰,谭君.跨文化商务交际及其语用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4).

[4] 唐江英.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语用策略与语用失误[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a)-137-02

猜你喜欢
模仿模因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08
“习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考试周刊(2016年98期)2016-12-26 15:53:33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32:46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2:08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模因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