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蓝辉质 (福建省漳浦县官浔中心学校 363218)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高年级才开设的一门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课程,主要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为教学目的。但不论家长还是学生对这门课程往往都不够重视,认为这门课程不是主科,期末考试也就占综合科的30%,尤其是它不像语文课程有优美的词句,也不像音乐课程能陶冶人的情操,教学中教师纯粹以说教为主,学生对课程毫无兴趣,作业完成情况更是令人担忧。鉴于此,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全面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
小学 品德与社会 导入整合 多元化
达尔文在总结自己成功时曾经说过:“就我记得的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在一个人的学习中作用之大。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因此,学习兴趣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用多种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为好教师,我们必须掌握导入技能,导入的艺术性就体现在教师的无穷创造上,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情感的综合体现。如教学《科技带给我们什么》,上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了《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有的学生就说:“这家人真傻,雇辆挖土机和几辆卡车,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就搞定了。”马上有学生反驳道:“当初科技那么落后,哪来的挖土机、卡车呀?”我趁此机会带出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今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我们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应用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生活中的陷阱》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陷阱,然后指名学生到台上进行小品表演,把所见或所闻的生活中的陷阱向同学们展示一遍,之后引导学生展开辩论:生活中遇到的哪些是陷阱,哪些不是陷阱。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新课程改革提出课堂教学活动应多元化,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合作讨论
合作讨论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全班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收获,不仅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搜集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手机、网络已经进入各家各户,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这些都是学生搜集资料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内容,要就学生通过电脑、报纸、电视等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并让他们将搜集到的资料在讨论课上与同学一同分享,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学习兴趣自然得到激发。
(三)实践操作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实验和制作、种植的实践操作,开展学习劳动本领的活动。如教学《我爱班集体》一课时,我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对班级进行大扫除,以前都是由劳动委员安排,这次不用安排,学生劳动起来反倒特别积极,有的提水,有的洗地板,有的擦玻璃,有的布置教室,就连那几个班级的“老大”也忙得满身是汗,针对这样的情况,课后我及时进行了表扬,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热情、学习兴趣。
(四)游戏教学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学习内容与一些小游戏有机结合,就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教学《齐心真好》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同桌之间背靠背,中间夹一个小足球,从班级的一面走到另一面,途中不可以把足球弄丢,弄丢了从头再来,哪个小组运送足球的时间最短就是胜利者。在这样愉快的游戏中,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真好”:在学习上,合作让我们战胜困难;在赛场上,合作让我们赢得荣誉;在活动中,合作让我们玩得更开心。
总之,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教育计划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发展。而学生接受教育是有选择的,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经过他们内在的矛盾斗争才能被他们所接受,此时学生就成了教育的主体。由此来看,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外因,除了表现在选择教育内容,把知识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我们教师在每节课中都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能形成引起兴趣——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良性循环,就能使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责编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