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中学215300)
初中音乐欣赏式教学探析
毛静芳(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中学215300)
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阶段开展音乐欣赏式教学的意义,并从环境背景、审美能力、民族情感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然后就现阶段音乐欣赏式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当前教学目标与理论、技术的矛盾,最后从多个方面收集资料,分别从学生心理特点、教师专业素养、交叉学科优势、多媒体技术发展四个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本文研究成果将对优化初中音乐欣赏式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音乐欣赏现状分析有效对策
音乐欣赏是初中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音乐欣赏式教学,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必要条件。
首先,音乐欣赏式教学可以缓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其丰富的创造力。初中生承受着中考压力,对于文化课的学习时时处于紧张的状态。适当开展音乐欣赏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调节心情,放松身心,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学习的挑战。同时,不同的音乐作品给予学生的感受也不尽相同,随着音乐的变换,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使其尽情遨游在丰富的联想之中,激发其无穷的创造力。其次,音乐欣赏式教学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音乐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深化。目前,初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充分发挥音乐欣赏式教学的美学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使其通过聆听音乐,拓展知识层面,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实现审美情趣的养成。最后,音乐欣赏式教学是加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现实要求。音乐是一个民族长久的积淀,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对于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尤为重要。在音乐欣赏式教学中引入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如《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等,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可使其感悟到民族的强大力量。
(一)实际教学与课标理念的矛盾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虽然自音乐课程改革后,音乐教学工作受到广泛关注,教育者都希望寻求一种更为完善的方式,实现学生的审美教育,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式都没有体现出“审美”的中心地位,学生只是放松了心情或者是掌握了音乐的一般常识,却忽视了感悟美的过程,无法完全实现美好情操与健全人格的养成。除此以外,目前初中音乐欣赏式教学中存在着教育专业化倾向的问题,违背了一般的音乐教育规律。由于教师的音乐素养以及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材的专业高度,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也仅仅限于知识的浅层,系统的知识与技能无法实现。
(二)音乐欣赏方式的争议
目前,音乐欣赏式教学正处于两个极端。一个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体,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聆听,画面的冲击只会减弱学生对于音乐的内心感受,导致学生理解的片面性。另一个则是强调多媒体应用的重要性。在音乐欣赏式教学中引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展现的丰富画面,营造音乐情景,使其达到震撼心灵、透彻心扉的效用。音乐欣赏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何抉择是目前音乐教学的重点,合理组织教学手段,打造优秀课堂是实现音乐欣赏式教学的关键环节。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改变教学重点
初中阶段,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敏感期,对于事物的观察开始由简单的表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对于兴趣选择,拥有自己的思考。因此,教师应改变音乐欣赏式教学的传统模式,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以满足初中生突出的猎奇心理。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决定播放的曲目,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播放结束后,由学生自己介绍选择的原因以及歌曲价值、特点,使教师有机会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锻炼学生体会音乐、欣赏音乐美的能力。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用知识感染学生
在音乐欣赏式教学中,教师的知识积累以及专业素养尤为关键。目前,在初中音乐教材中大多是一些国内外著名的音乐作品,对其欣赏的方式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同时因为其流传的时代比较久远,音乐背景已经与现在学生的生活大相径庭,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扎实的基本功做好课前准备,用较为细腻的语言描述、组织教学,通过丰富的知识积累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欣赏《二泉映月》前,可以先介绍一下阿炳的生活经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到民间演奏的技巧与风格,以及其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无论是阿炳悲惨的生活经历,还是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都需要教师运用完整的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设计一一展现出来。只有当学生对乐曲背景完全掌握时,才会愿意主动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三)交叉学科优势,推动音乐欣赏课进程
不仅仅只有音乐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点,任何学科都有着属于自身的独特魅力。将音乐欣赏作为基础,融合语文、地理、美术、历史等多类学科内容,互相渗透,找到共同的切入点形成交叉学科优势,可以提高音乐欣赏式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十面埋伏》的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乐曲,使学生感受到震撼人心的激荡。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讨论音乐背景,运用所学习的历史典故、地理常识描述楚汉相争的激烈情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中胜利者的欢快号角,以及失败者的非凡气概。展现交叉学科优势,可以使学生熟悉音乐背景,感悟音乐情感,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四)引入多媒体技术,提高音乐欣赏课质量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初中音乐欣赏式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使其由一台简单的录音机、一架复古钢琴的教学形式向视觉、听觉双向发展的信息技术发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受到画面感的冲击,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音乐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可以先播放乐曲,使学生感受音调的跌宕起伏,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贝多芬生平简介以及《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借助相应的情节提示画面,重新欣赏乐曲,使学生在直观的欣赏中,发现音乐无限的表现力,得到关于生命的深刻感悟。总之,在音乐欣赏式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使现代科学与古老音乐有机结合,发挥视听所产生的形象感,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式教学在中学音乐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情感深化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掌握欣赏重点,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是目前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有效的音乐欣赏式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借助于感性体验,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上升理性思维,提升自身关于美的判断,以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孙琦.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N].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1).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