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诗歌教学现状及对策

2015-07-12 14:14福建省屏南县华侨中学352300
学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意象诗歌教师

(福建省屏南县华侨中学352300)

中学诗歌教学现状及对策

甘善晖(福建省屏南县华侨中学352300)

诗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诗的泱泱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名家辈出,精彩纷呈。这些诗歌曾经陶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孙,是前人留给我们无上的宝贵遗产。但是,曾几何时,诗歌遭到了冷落,诗歌的教学严重滞后,诗歌在许多青少年的心里渐渐死去,成了“背诵默写题”的代名词。所幸,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真正开始了,一个回归诗性、人性的诗歌教学即将来临,“拯救诗心”的行动得到了广泛而持久的呼吁和响应。

现状知人论世诗歌专题朗读意象意境情感泡、找、进、猜、补

一、中学诗歌教学现状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几年,诗歌的课反复上过多次,也听过不少老师有关诗歌的公开课,对于周围老师上课也了解不少。但真正“活”在心底充满“诗味”的课却不多,甚至更多的是“死去”与“作秀”的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的原因:

首先,是教学目标定位问题。在诗歌教学中,相当多教师认为应围绕中、高考题型进行针对性、功利性教学,也即应试教学。在初中,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古诗文背诵默写识记情况,数十年不变。毕业班总复习时,两三份背默练习基本上就可解决问题。在平素的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了解作者作品常识,重难词句的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与情感分析等等,尽管教得太死,屡遭抨击,但由于效果好,仍有不少教师不想为而为之,所以在许多学生的心里造成这样一个印象,诗歌即“背诵默写题”。于是课堂结构程式化、朗读随意化、理解文言化的现象就屡见不鲜了。在高中,高考的古诗文考查基本选自课外,题型以鉴赏为主,且多是选择题,分值也不大,学生虽似懂非懂,但在教师解题思路的指导下,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普遍追求升学率的今天,诗歌的教学现状可想而知。

其次,是对诗歌教学相关理论知识把握不到位的问题。诗歌是一种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它不仅含有语言的层面,意象的层面,还含有意蕴的层面。我们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上过于保守,常常止于语言层面,释词、释句成了重点,而对诗的意象与意蕴把握拿捏不到位,进不到“诗心”里去。诗的形象大于思想,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怎样体会诗中的意象,取决于吟诵者的再造想象,一个人所处的时代、立场,经历的生活及其具有的思想倾向,都会影响其审美情趣。中国古人说“诗无达诂”,墨西哥现代诗人帕斯认为“每一个读者都是另一着诗”,这是很有道理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起以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诗歌教学原则。可惜,这种诗歌教学观,在现实教学中,仅是凤毛麟角。

最后,还应当谈谈诗歌课文的定编问题。课文中的诗歌篇目面对的读者群当然是学生,而中学生都有其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定编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普遍心理特点,而不应以成人的眼光,体系的眼光来选编诗歌教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诗歌学生普遍不喜欢。难以产生共鸣,而有些诗歌不待老师教,学生却早已津津乐道。诗歌教材的选择应自下而上为好,否则,将陷入无诗可教的境地。

诗歌教学现状与中高考的指挥棒有关,也与当前这个社会大背景有关,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这里就不再细述。但如何把握好诗歌的特点进行教学,却是我们教师应该关注的话题。虽则教无定法,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以下我从诗歌教学切入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二、诗歌教学策略

(一)应用“泡”“找”“进”“猜”“补”的办法进入诗歌教学

诗歌的教与学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诗人笔下的诗歌,我们去阅读它,并且接受它,领略它传达的一种美感,或忧或乐,都得经过我们自己去解释,作为教师要再创造,作为学生更应该在教师帮助下进行再创造。

再创造有时是“泡”。诗人将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成精约的典型的诗歌形象,欣赏时就要将它“泡”开来,还原到繁复的生活现象中去。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在张晓风的笔下就成了散文名篇《不朽的失眠》。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有时让学生将诗“泡”成一篇散文,或口述其意境,应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再创造有时是“找”,诗意是蕴藉的,欣赏诗一定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如闻一多《死水》中“死水”隐喻的是当时中国的现状与历史,学生在教师带动下“找”的过程即本课的核心所在。

再创造有时是“进”,即带领学生走进诗人创造的境界中去,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燃烧。教诗也多年,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诗是《关雎》《蒹葭》《陌上桑》,也许是那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异性有朦胧好感的缘故吧,特别容易产生共鸣,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也异常丰富。

再创造有时是“猜”。“猜”是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由于诗的形象简约,就需要师生共同去阐发、去猜。如卞之琳的《寂寞》,三言两语,以极富跳跃性的艺术结构,将乡下与城市里,童年与成年,古老事物《蝈蝈》与现代文明(夜明表),生与死组成一个耐人寻味的整体,如果不猜,很难理解诗人对自己人生寂寞的无限感受。

再创造有时是“补”,由于诗的语言跳跃性很强,因此需要加以填补,连缀。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前后两句跳跃性很强,须借助联想与想象将诗境补出来,方能理解。

(二)结合音乐、书法、绘画的方式进入诗歌教学

诗歌的教学是一种审美的教育,美的氛围创设尤显重要。不仅要有“悦神悦志”的意蕴美。“悦心悦意”的形象美,还应有“悦耳悦目”的形式美。以下介绍几种诗歌教学的情境创设。

1.音乐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不少教师在上诗歌课时会选择一些配乐进行教学,这种做法非常好。例如,在教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配用《三国演义》主题曲,那雄浑的气势立时会填满听课者的心胸;在教《致橡树》时以《梁祝》为配乐,那缠绵悱侧与抑愤不平就会如潺潺流水流进听课者的心田。除却配乐,音乐本身就是诗歌的一个重要元素,诗的和谐音调本身就是有强烈的音乐感,诗中平仄,押韵、重叠、复沓,以及参差变化的句式,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诗时,应充分把握好诗中的音乐性,或吟或诵或唱,方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记得上高中时一位姓苏的语文老师在课上吟诵《雨霖霖》,那种忧郁充满愁情的腔调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更清晰记得濮存昕在朗诵李白《将进酒》时的那种悲愁,那种自信,那种慷慨,那种寻求解脱的情绪,吟诵者的音乐形象即诗的形象之一,有时已融合为一体,不可分割,所以诗的音乐性在教学中至关重要。

2.书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记得我高中时喜欢陆游《钗头凤》,就是缘于电影中那书写于南园墙上龙飞凤舞的书法,书法的笔意与诗意有时是相通的。毛泽东《沁园春·雪》书法比铅字要给人更多的美感。所以有时上诗歌时,用优美的行草书将课文板书于黑板,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感性认识,也便于就诗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获得美感,增强记忆。

3.绘画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诗中有画”,“好诗如画”。教师如能根据诗歌内容创作或选用一些图画,融进教学中,往往会取得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秋景图,苏轼笔下的大江东去图;王维的“明月杉间照,清泉后上流”,李白“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这些画面,往往能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想象,从而达到识记诗歌,理解诗歌内涵的目的。我教张志和《西塞山》时,曾在黑板上绘制一幅速写画,画中出现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渔翁等物象,要求学生想境,并快速记诵下来,学生就图读一遍,想一遍,即能成诵,且经久不忘。当然,有些诗歌也可以让学生想象、联想诗中内容,自行绘画,体味诗意,也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从知人论世切入诗歌教学

孟子曰:“颂其诗,诗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同样,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存在,这也就还需要了解他生活的那个时代。

1.由知人论世来理解诗歌作品的情感

诗人所处的时代,人生经历,性格特点,都会在诗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杜甫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写下了“三吏”“三别”,李清照由于家庭变故写成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缠绵悱恻。曹操《观沧海》慷慨悲凉的缘起,王维追求隐逸、诗中有画的个性背景。循着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触摸到诗歌中的真实情感。《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不了解其人其事,是无法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的,戴写此诗时年方二十一。一年前,他与同学施蛰存等一起从事革命文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因宣传革命,被反动当局逮捕局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所写《雨苍》一诗自然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感伤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留下的投影。

2.由“知人论世”来理解诗歌表现的意境

“诗言志”,诗人是通过意象世界寄寓情感的,所以“言”何“志”,就有必要对作者生平及其背景有所了解,才能探知。

例如唐代诗人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诗中写道:“闺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女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本身似乎很容易理解,但通过题目又可以窥知此诗绝不像字面所表现的那么简单。原来,唐代选拔人才,不仅要看卷子,还要看应试者的社会地位、品行、名气等,更重要的是看此人有无人推荐。因此,唐士人应试常用诗文“千谒”朝中有名望的人,希望得到常识,此诗即典型“千谒诗”,巧设比喻,显得多么委婉含蓄,如不用知人论世法切入教学,是很难把握诗歌意境的。

(四)从诗歌意象进入诗歌意境层面的教学

诗歌的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合,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个性化的读者必然有个性化多元的解法,但多元有界,所以对诗歌意象分析分寸的把握与拿捏至关重要。怎样才能分析好意象而进入诗歌的意蕴层面呢?

首先,我们应该掌握好诗中常规意象的含义。如古诗词中的“柳”,“柳者,留也”,常表达分别时恋恋不舍的情怀,而“晓风”“残月”则表示伤别情怀,而“梅”呢,则是“孤寂”“孤芳自赏”“高洁”的代名词,“蝉”则是“惜时”“痛别”“苦游”“感世”的同义语。古诗中这类意象是很多的。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多加积累,方能更好地理解诗歌。

其次,我们还应能分辨诗歌的意象类别。归纳起来,有常见的四种。象征性意象:即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情感具体化,引发读者深思。如梅的傲雪,菊的清高,塞蝉的凄清,红树的热烈等。比喻性意象:即借助于比喻,使情感具体化。如归雁表思乡,长亭表离别,鸳鸯表爱情等。描述性意象:即对形象作具体的描述。如“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就是通过描述性的意象,表达了思妇久盼人不归的心绪。通感性意象:即用通感形象使情具体化,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如李清照的名句“人比黄花瘦”。

最后,我们还应能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意象层面转入意境层面。意象是组成意境的一个个元素。我们在教学生欣赏诗歌时,必须能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再加进自己的主观情感,才能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意蕴,才能获得精神上最高享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诗里鸡声、茅店、月光、人迹、板桥、霜冻,都是农村里常见的物象。我们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并设身处地再现图景,这样才能让学生眼前浮现一幅旅人在荒凉的乡村道路上踏霜而行的生动情景,同时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旅人“道路,羁旅愁思”的内心世界。

(五)从诗歌专题切入诗歌教学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泱泱大国,从古代诗歌到现代诗歌,有无数璀璨的名篇,而中学诗歌所选的篇目是非常有限的,仅冰山之一角,而诗歌欣赏个性化特点非常明显,学生喜爱的诗就更少了,另外学生升学压力也非常之大,真正让学生喜爱诗歌不容易。如何解决这种种矛盾?我以为诗歌专题研究可弥补上述缺陷,以下介绍几种专题的研究方式:

1.对同类主题诗歌作品的专题研究

(1)怀古诗:即怀念古代的人物与事迹,它往往将现实与历史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之遭遇,或抨击社会之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禹锡《乌衣巷》等。

(2)咏物诗:内容上以某物为描写对象,但最终由物及人,托物言志,如于谦《咏煤炭》等。

(3)山水田园诗:从南朝谢灵运,到东晋陶渊明,再到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4)战争诗: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诗作。

(5)行旅诗与闺怨诗:多写羁旅之思,闺中怀人,或思念亲友或征人思乡的作品。

(6)送别诗:古人由于交通不便,送别时的离情别绪成了永恒的主题。

2.对同一个作家的诗歌作品进行专题研究

我国诗歌名家辈出,风格鲜明,流派众多,教师可选择其中代表性人物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完成他所喜爱的诗人的专题研究,并在班级、年级、学校交流,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发布专题研究。这样,通过网上交流,能变有限为无限,变封闭为开放,变呆板为主动。例如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位老师的做法就值得推介,他在自身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以《走进苏轼》为题,带领学生进行专题研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3.对诗歌理论进行专题研究

例如: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专题研究,诗歌中的联想与想象,诗歌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方法,诗歌的语言艺术,诗歌的表现手法与技巧,都可以作为诗歌理论的专题研究。这些理论专题可在教师内部进行交流,也可以形成讲座或专题课与学生交流。专题的深入性,全面性,必将能对诗歌教学起到极大的补充作用。

4.诗歌总复习专题指导

初、高中学生都面临升学的巨大压力,这类专题是学生最受欢迎的。由于此类专题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条理清晰,面向全体,是毕业班老师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在初中,诗歌名句的疏理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在高中,就应该针对答题基本方略,基本考查内容,对应答题点(表现手法、内容、语言、常用意象、诗歌类别等)进行指导。

(六)将朗读融入诗歌教学中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赋诗也会吟”“读诗百遍,其意自见”都是强调诗歌教学中“读”的重要性。诗歌是最适合朗读的作品,因为诗歌节奏规整,本身就具备音乐性,诗歌押韵朗朗上口,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那么怎样将朗读融入诗歌教学呢?

1.可以三步朗读法贯穿诗歌课堂

先是了解性朗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接着在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后,进行理解性朗读,最后要求能欣赏性朗读,欣赏性朗读要求学生能发挥想象与联想,进入到诗境中去。

2.朗诵以法,激情激趣融其境

朗诵方法很多,但诗歌有自身的特点,齐声读,集体读,小组读,男女声读都可弃之不顾。下略举几例常用诗歌朗诵法。范读法,即示范性朗读,或由教师先读,学生仿读,或由读得特别好的同学进行范读,老师点拨,学生领会。如果范读得法,不但了解了诗人说些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从而兴味盎然。指名读:教师指名一位学生来读,读完一个诗节或几个诗节后,另请一位同学接读。这样,便于兼顾全体,兼顾朗读较差学生的指导。自由读:这是一种最切合诗歌的朗读法,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不同,必然有对诗歌不同的理解。全班同学每人同时自由地低声朗读或高声朗读,不必与别人配合速度、节奏、轻重都可不拘,也可以边读边思考。表情读:课文如为韵文,可让学生依字句的长短,音乐的节奏,用姿势、动作、表情的方法朗读。

(七)从“言、象、情、志”四个方面切入教学

言指的是语言本体、表达方式、表现技巧、体裁风格。象指的是人、景、物、事。情指的是人类情、自然情、社会情。志指的是人物性格及典型意义、景物特征及象征意义、物件特征及典型意义、事件的生活与思想意义、文章的主题意义。

此外,还可以从情感与写作技巧切入诗歌教学,这里不做细述。

总之,教无定法,却又有法可循,随着语文课堂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诗歌教学的春天必将来临,在诗歌教学的百花坛里必将是百花争春,百花怒放!

[1]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高中语文教材.

[2]佚名.诗歌欣赏.中学语文资源网.

[3]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教师用书》第二册.

[4]语文建设,2014(11).

(责编 张敬亚)

猜你喜欢
意象诗歌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诗歌岛·八面来风
“玉人”意象蠡测
圆我教师梦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