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摘 要:儿童幸福感主要体现于对生活的满意度及积极与消极感受方面。当今儿童总体上对生活的满意度比较高,其中家庭满意度最高,自我满意度较低,对学习满意度最低;在生活感受中,积极感受占主导,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消极感受。在影响儿童幸福感的因素中,人口学方面表现显著的是城乡、户籍、是否独生子女及学校级别等;社会学因素中“健康、家庭和学校”三个领域都有显著体现。
关键词: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儿童幸福;快乐指数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4-005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于2012年10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2013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二章“心理健康促进与精神障碍预防”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促进,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学习和了解精神卫生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关爱,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提高精神障碍预防意识。国家鼓励、支持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的公益性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引导公众关注心理健康,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
精神卫生既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中国,精神卫生问题已十分突出。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我国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促进心理健康是预防精神障碍的基本前提。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儿童及其家庭,也影响其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心理学研究,成年人的精神障碍与心理问题可追溯到其童年期甚至婴幼儿期。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社会广泛关注。①
一、感受幸福: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提出的心理健康国际标准包括:(1)身体、智力、情绪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3)有幸福感;(4)生活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率感。在第四届“21世纪儿童心理健康展望研讨会”上,百余名中日专家就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需要提出了21世纪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其中第一条是:经常保持愉快心情、有幸福感。幸福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幸福是儿童对其生活质量的直接评价与体验,蕴涵了儿童对生活的理解与领悟,也是反映儿童身心综合状态的重要指数。儿童时期感受幸福、获得幸福与表达幸福对儿童生活具有重大意义。[1]从哲学的角度,幸福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能力——因为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能敏感到幸福之所在——幸福是个体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从社会学角度,幸福是个体在与他人关系中获得的美好体验,是经历奋斗目标达成后的自我肯定,是个人在自我完善过程中,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认同达到均衡的状态;从心理学角度,幸福是个体加工与处理自己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能力,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从教育的角度,增进人的幸福是教育的根本价值与终极目标,体现了教育的道德尺度。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2]
我国自1990年以来每十年发布一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各省市也相应制定了本地区的“儿童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实施各类指标来推动儿童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也对保护少年儿童做出了相关法律规定。发展纲要及各种法律强调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获得健康医疗、福利保障及法律保护的权利,这些都保障了儿童的基本权益,但却忽略了拥有幸福童年也是儿童的权利——或许是因为幸福是一个不易量化、测度的指标;另一可能原因是,以上诸项权益的保障最终都是为了让儿童感觉幸福(或去除痛苦)。
如果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患大病儿童等儿童特殊困难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特殊关注的话,那么,普通的“正常”儿童,其幸福程度、快乐指数也同样需要关注。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儿童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儿童的需求也发生巨大变化,而许多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却十分肤浅。事实上,儿童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独生子女的孤独感、父母对孩子过分的焦虑与控制,以及儿童脆弱的现实感等[3]都导致了儿童无法获得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近年来“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拆二代”中的一些人出现严重心理与行为问题,也证明生活富足优越不一定能保证人获得幸福满足。儿童幸福感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儿童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由媒体曝光的一些儿童伤人恶性事件表明,在正常条件下成长的儿童及青少年,也可能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80、90后群体中,在大学阶段或进入职场后发生暴力伤人、自杀杀人等事件频仍,以“富士康13跳”为代表,年轻人的极端行为表面看起来是由现实事件所触发,但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则与其早年经历、心理健康素质紧密相关。因此,无论是从关注儿童本身生活质量的角度,还是从未来身心发展的角度,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幸福指数的研究十分必要。在以往儿童幸福感研究中,多为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思考,本文拟通过调查数据,对少年儿童的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性分析。
二、少年儿童的幸福感体验
2013年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天津市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天津市三至八年级少年儿童。问卷调查以分层定比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天津市城镇和农村少年儿童总体比例进行随机抽取。问卷在学校集中填答,共发放15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05份,回收有效率为98.4%。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城市学生占37.9%,农村学生占62.1%;户籍为天津市的占87.3%,外省市占12.7%;小学生占66%,中学生占34%;男生占48.4%,女生占51.6%;独生子女占48.4%,非独生子女占51.6%;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16岁,平均年龄11.46岁。
根据心理学研究,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感是由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乏所构成。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4]下面就从少年儿童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少年儿童对生活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家庭满意度最高,其次是人际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自我满意度相对较低
从学生对生活中各方面的满意度来看,少年儿童对自己与家人关系的满意度是最高的,达到4.7分,其次是对家庭生活条件的满意度,平均分为4.53分,对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分别为4.42和4.39分,儿童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最不满意,平均得分最低,仅为3.68分,对学校的管理满意度也较低,为4.14分,在十项内容中位于倒数第二。对自身整体素质和心理状况的满意度也相对较低。有超过20%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不满意(包括“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11.3%的学生对自己的体质状况不满意,10.1%的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不满意,有接近10%的学生(9.6%)对学校管理不满意。
对上述十项内容再进行分类,发现儿童对家庭的满意程度最高,其次是人际满意度,对学校和自我满意度相对较低。由于儿童处于不独立期,对家庭的依赖感强,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最大,家庭物质生活水平决定儿童是否能够衣食无忧地生活,与家人的关系则是儿童的情感依托,拥有一个温馨和睦、富足安康的家庭是儿童幸福感体验的第一来源。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开始关注与他人的关系,在学校与同学、老师是否相处融洽,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学校生活是孩子获得人际交往经验与良好体验的开始。学生对学校管理及少先队活动的满意度评价一般,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相类似。大多数学校的管理严格刻板,缺乏活泼、个性化教育,使得青少年对学校生活满意度偏低,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值得思考。学生对自己的满意度偏低,其中对学业的满意度最低,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偏低,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研究一致。[5] 随着年龄增长,少年儿童自我意识萌发,对自我的身体、心理及整体素质了解增多,对自我满意可以提高自信心与幸福感,对自己的“适度不满”可以成为推动个体前进的动力,如果对自我高度不满,则会导致自尊下降、自我贬抑、自我不接纳等负面效果。
2.在少年儿童的感受中,积极感受占据主导,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感受
儿童总体上比较快乐。表示自己“平时快乐”的同学占90.3%,表示“平时不快乐”的占6.2%,还有3.5%的人不确定自己的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有84.1%的被调查者同意“我总能感受到别人给我的关爱”的说法,82.5%的少年儿童同意“我总是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自信自己“在同学中很有人缘”的达71.6%,还有60.3%的人回答自己能够做到“遇到不愉快的事干点别的就过去了”。 94.6%的同学没有“觉得活着没意思”的想法。可见,少年儿童对来自他人的关爱具有敏感度,对自己的接纳程度比较高,有一定的处理情绪问题的能力。
同时,有22.1%的人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别人”, 22.8%的人“感到心情烦躁,总想发脾气”。23.6%的人表示“没有办法解决自己的某些问题”;34.2%的少年儿童存在“有的事憋在心里难受可又没处诉说”的情况;有35.6%的人不能做到“遇到不愉快的事干点别的就过去了”。就是说,有2~3成以上的少年儿童在生活中经常有负面的感受,不良情绪不能得到顺利排解。
三、儿童快乐与何相关——影响儿童幸福体验的因素分析
相比于幸福而言,快乐是较浅层、短期的体验,如果幸福是一种持久状态的话,快乐则是一种瞬间感受。对于个体而言,经常体验到快乐是幸福感的基础,快乐愉悦的感受与幸福感最靠近,这里我们以“快乐指数”为代表,考察影响儿童幸福感的因素。
1.从人口统计学指标上看,儿童是否快乐与其城乡背景、户籍、是否独生子女及学校级别等因素显著相关
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更快乐,外地户籍的孩子比天津本市户籍的孩子更快乐,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快乐,小学生比中学生更快乐,而且年级越低越快乐,随着年级升高,快乐指数下降。这些表明,快乐与压力成反相关关系,哪里的竞争压力小,哪里的孩子就越能感受到快乐。农村、外地户籍的孩子,其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要求较低,孩子的压力较小,可以比较自由地生活学习;非独生子女因为有兄弟姐妹的陪伴而更快乐,城市的独生子女则更孤单,更偏于体验到不快乐的感受。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人口统计学指标中,性别对儿童快乐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在当今时代,人们对待男孩、女孩的态度趋于平等。而性别平等使儿童能够较少受到“性别歧视”的负面影响。
2.从社会学指标看,影响孩子快乐的因素体现在健康、家庭及学校三个领域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合我国儿童身心特点和儿童生活的现实状况,有学者从三个领域研究影响儿童幸福体验,即“健康视角”、“家庭视角”和“学校视角”。[1]这里我们也通过这三个领域,以实证数据加以检验。
首先是健康领域,身体健康与儿童幸福感呈明显的正比关系,调查中,回答身体“非常好”的孩子的快乐指数为3.71,身体“不太好”的孩子快乐指数为3.00。身体健康为儿童进行正常生活和学习,参加学校和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感受学校和家庭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奠定了基础。同时,健康不仅限于身体状况,而且涉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表4数据显示,每天有固定的作息时间、睡眠时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保证每天一小时运动的儿童,其快乐指数比没有固定作息时间、睡眠时间不达标、不能保证每天运动一小时的儿童更高。说明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证其获得快乐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家庭对儿童的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父母的关系越好,孩子越快乐。父母关系好会让孩子觉得安全、和平与宁静,这样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非常重要;相反,在夫妻经常争吵的家庭中,孩子会感觉非常不安全,有的父母还会将孩子也拉入“战争”,这更让孩子无所适从——因为他无法评判父母的对与错,也不愿背叛父母中的任何一方。(2) 相对而言,“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孩子更快乐。考察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快乐指数的影响,我们发现,与“特别富裕”的家庭相比,“比较富裕”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快乐,这是因为特别富裕的家庭,父母或者因一心赚钱而忽略孩子,或者认为“钱可以搞定一切”,而经常用物质满足孩子,在这种亲情淡薄、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中,孩子无法体验到来自父母亲情的爱,也就体验不到快乐。如果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也影响孩子的快乐感受,随着社会上贫富差距拉大,学生们在吃喝穿戴方面往往互相攀比,这会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感到自卑与不快乐。(3)家庭教育方式同儿童幸福感显著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家长对孩子过度干涉、有暴力行为、不理解孩子,以及家长将孩子与他人作比较等都会降低孩子的快乐指数。
最后,学校对儿童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学校生活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学校已经成为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是影响儿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负担、对学校活动的参与及在学校中的伙伴关系等都与儿童的快乐密切相关。学习成绩好,感觉学习比较轻松的孩子更快乐;在班级中有好朋友,喜欢学校生活、经常参加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感觉良好的学生快乐指数更高。
四、为童年幸福创造条件,成人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然总体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儿童的幸福感比较强,但是,也应看到有20%左右的中小学生存在较多负面情绪。儿童的快乐指数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多方面影响。表面上看起来90后、00后的孩子没有吃过什么苦,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但他们的内心体验却并非如大人们所认为得那么幸福。从小“独宅”在家的经历,来自父辈深厚的爱与高期待之间的矛盾,网络时代权威的丧失,对独立话语权与尊重的渴望,人际沟通的弱化等等都使当代儿童的内心冲突巨大而猛烈,其强度与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父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成人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身为大人,我们应向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尽量保有那份原始的信任感?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知道,他们周围的大人正朝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努力?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茁壮成长,引导孩子学习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困境?”[6]
(一)转变社会观念:苦难是人生财富,幸福也是人生财富
中国作为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其民族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崇尚苦难的文化,人们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得取回真经的故事尽人皆知。其实,苦难是财富,幸福快乐也是人生的财富,一个从小能经常体验到幸福的人,其心理承受力、心理健康指数都要远高于那些不快乐的人。人对挫折、失败的耐受力不仅来自于苦难经验,而且来自于对幸福的体尝,正是在苦乐相伴之下,让一个人具有了对幸福的信念。虽然许多人信奉“先苦后甜”,但研究表明,只有当一个人先有幸福体验作为根基后,才有能力去品尝“苦难”,将苦难作为“作料”。人的心理脆弱不是因为他没有受过苦,而是因为在那之前,他没有机会获得过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充足的心理营养,因此便无法形成坚强的内心。在许多家长心里,认为吃苦受难是日后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即使看到孩子进步,家长也不肯表扬孩子,生怕一表扬,孩子就“翘尾巴”。于是经常打压孩子的“傲气”,拿自己孩子与别人的做比较,殊不知这样一来,会对孩子造成多么大的心理伤害。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其实,孩子是不会被表扬坏的,相反倒很可能被来自家长的不断否定而窒息。客观表扬与适度批评相结合,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均衡营养。
(二)成人负起责任:放弃功利思想,尊重儿童价值
现代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无限追求、对有限资源的激烈竞争带给人巨大的精神与心理压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成长的儿童,从小便体验到父母高期待所带来的成长压力。其实,生命是一个宝贵的历程,每个生命都会经历从生到死、从弱小到壮大再到衰落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作为下一阶段的准备。只有从目的论的功利角度,人们才会忽视幼小的种子与树苗、家畜与禽类,因为人们急切地期望这些植物与动物快快成熟好被用来消费。当此种价值观泛滥的时候,童年也被看作是成年的准备,大人们急切地对孩子灌输知识、道理、规则,就像是为畜类添加各种有利于快速长大的饲料。但是儿童不是动植物,“速成”绝不是儿童成长的规律。儿童是与大人一样的独立个体。只有当儿童获得适当的爱、尊重和理解,当其正常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他们才能拥有幸福,并获得水到渠成的成长。“儿童的需求必须根据孩子是什么,而不是将是什么来决定。……只要他们有最全面的主张和成长,待时机一到,成人生活的纪律和文化自然会出现在成长起来的儿童身上。”[7]因此,对于父母而言,最重要的是放下期待,降低焦虑,主动追求自我的幸福,而不是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孩子身上。只有当家长们将关注从孩子转向自身,解决自身缺乏安全感和对未来的恐惧心理,才能够放手孩子,信任儿童,相信其通过自身成长,可以胜任未来。身为大人,改变自以为是的态度,改变急功近利的思维,尊重儿童自身的价值,转变自身的行为方式,才能使孩子获得幸福感。
(三)深化教育改革:“教书”与“育人”并重
自古以来,学校是传播知识的领地,老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时代发展到今天,网络发达、信息遍布,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异常多样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则更高。教师的职责不再仅是对知识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更要对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负起责任。在一些学校,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平等,“只见成绩不见人”,“单以成绩论英雄”,忽视、歧视“差等生”,甚至有的对学生进行体罚、以至人格侮辱,这些做法都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这些现象的发生虽然与教师个人的素质直接有关,但学校更应负主要责任,同时也反映出我们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最近十多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改革,提倡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将国学纳入课堂,减少日常考试及作业负担,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等等,所有这些“减负”努力,其实质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而健康的成长。学校的功能就是要培育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旺盛的求知欲、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等等人格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对人格素质的培养应当成为学校与老师的主要关注点。只有如此,成人社会才真正肩负起了培育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
注释:
①本文中的儿童及童年特指14岁(含14岁)以下、处于少先队阶段的少年儿童。
参考文献:
[1]骆琤.“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论儿童幸福感研究的价值、视角和归宿[J].教育探索,2009,(5).
[2]王雅丽.儿童幸福生活的德性内涵与教育错位[J].中小学生教育,2014,(7).
[3]陈默.第六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演讲[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31118/n390342333.shtml,2013-11-18.
[4]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
[5]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6]〔德〕米凯拉·格洛克勒,沃尔夫冈·戈贝尔.儿童健康指南[M]. 林玉珠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330.
[7]〔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