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初探

2015-07-10 10:08杨进冬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罗斯福历史情境

杨进冬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35-02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是青少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诱发学生主动质疑和思考,开发学生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课堂中开展问题式教学?

一、教师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精心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技能,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实现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索。例如在讲授日本明治维新(日本如何走向近代化道路)一课时,导入新课后用幻灯片逐步向学生展示围绕国家如何走向近代化的系列问题: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所理解的近代化的含义;②当国家走向现代化成为一种历史发展趋势时,先进与落后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当时中国各种政治力量态度如何?③中国是如何走向近代化的?结果怎样?④日本如何走上近代化道路的?⑤请结合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比较说明两国开始走向近代化,最终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课堂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问题情境,往往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合作,教学合作,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充分的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二、通过课文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章,引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本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时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者是否矛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大家明确:“文化大革命”结束的确使中国十年的动乱局面得到终结,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但当时指导思想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只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三、问题设置要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布鲁姆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的有效的尝试指导。就是要通过精心设计科学的教学程序,让课堂“无为”,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干预,让学生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主动探究,共同讨论,互相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对历史史料的处理能力。在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的探究中,一个学生提出疑问:“我认为罗斯福新政不新!”全班哗然!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有同学认为罗斯福新政是新的,有同学认为罗斯福新政并不新!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在讨论中灵感飞现,新意迭出。他们有的从彻底打破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的角度去分析;有的从罗斯福新政的本质去分析;还有的从其他一些角度去分析,以此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当然,有些看法不一定科学,但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确实难能可贵。教师则做适时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历史史观。

四、巧妙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新课程的知识观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得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上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积极踊跃还是消极被动,都与教师的设计有关。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恰到好处的悬念,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师要注重逆向式提问

高中学生正处于比较自我和偏激的年龄阶段,对一些正统的观点抱有叛逆的心理特征,利用逆向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比如,在讲《中华民国成立》这一节时我曾这样设计过一个问题:“如果孙中山不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辛亥革命还会失败吗?”这样一个问题,无疑会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效果,学生通过思辩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迁移性、广阔性、顿悟性得到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之境界。

总之,问题教学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避免出现教师上课讲史实,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史实、考试考识记史实能力的现象。

(责任编辑 李 翔)

猜你喜欢
罗斯福历史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与戴高乐的恩恩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