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015-07-10 09:58李树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应数学知识教材

李树美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24-02

所谓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和有效导学资源的辅助,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有效教学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学习时间,即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二是学习结果,即在学习过程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三是学习体验,即学生感受到一种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学有效性既指如何教,同时学得如何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也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正确定位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

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发展过程,学生不应是一个个等待盛装的容器,而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转变以往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管束者、灌输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朋友、合作者、伙伴,或者是在关键时刻能给学生点拨的救援者。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乐学、会学。

二、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喜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三、优化教学方法,构建良好的学习模式

1.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数学课充满情趣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数学知识。

2.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高效课堂教学。

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有兴趣地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直观生动地展示知识。借助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还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4.巧设练习,巩固提高。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课堂作业要典型,难易程度和作业量适中,有必做题,有选做题,还有思考题。一节课用15分钟左右做课堂作业,老师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哪些同学课后需要“开小灶”,使课外辅导更有针对性。并对个别优生、后进生和部分的中差生进行批改,这样就不仅能检测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还能促进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积极主动地学和练,提高他们的效率;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做对课堂作业的就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解题能力;课堂作业下课时都交了,真正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课后学生轻松了,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在尊重、理解教材的同时,应适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方面教师在设计教学前要“吃透”教材,读懂教材。具体讲就是要从5个方面研读教材:即了解教材整体结构及前后联系,明确例题的地位和作用,弄清习题与例题的关系,揣摩插图的编排意图,钻研提示语和旁注。做到“五读俱全”,即读懂问题情境,读懂每一道习题,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

另一方面教师设计教学时要用活教材,即以教材作为原型和范例,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具体体现在教师对教材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对教学有独特的思路和设计,能够对教材的绝对权威提出挑战,作出有个性的演绎,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及时增删、延展固有观念,创造出有益于师生对话的氛围,使教学活动更加鲜活生动。它要求教师能够站在与教材编写者同样的高度去审视教材,能够读懂学生、读懂教材,寻求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编写意图之间的契合,对教材科学合理地整合、重组和超越,使加工后的教材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实效性、现实性和挑战性,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而,教材的改进加工、丰富开发都必须结合现实生活,结合学生实际而动,不可随意、盲目的增减改变。

五、师生皆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1.教师应重视课后教学反思的习惯

(1)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

(2)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善于提问,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按时完成作业,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乐于小组讨论,认真书写等,逐渐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

(责任编辑 文 思)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数学知识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