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探析

2015-07-09 22:04:00闫成彩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初级中学262521
学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一节课课外初中语文

闫成彩(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初级中学26252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探析

闫成彩(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初级中学262521)

课堂效率话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又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因为它体现着教师教的情况,学生学的情况,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社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像语文这样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关于思想、人文、科学、社会等的理解比较抽象,三两天下来很难有成效。因此,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比较高,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况且对初中生来说,身体心理等各方面还不成熟,思想也是不够个性化,因此学习理解起来比较慢,这更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在这个尴尬的境况下,我们是否应该寻求好的教学方法呢?同时为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和社会教育人士都在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本文探讨了当下教育现状,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评价学生以考试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一个单元几篇文章教学下来,学生没有学到如何提炼文章的主旨和比较阅读的技巧,没有对人生价值有所感悟,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此外,本文又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概念、要求,提出了构建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并强调了如何推进高效课堂的进程,包括教师应该怎样做,学生应怎样做,社会这个大环境应该怎样做。

高效课堂初中生教师教学方法

一、初中生语文教学现状

(一)以讲为主

当今是一个应考的社会,每一位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之心。为了符合家长的要求,教师不得不从头到尾辛苦地讲下去,一个内容知识点都不放过,怕学生考不好,使得一节课下来学生听得晕晕乎乎,根本不知道从何记起。虽然有些教师知道这是一个很低效的做法,但限于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他们也不得不这么做。但是,大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认识不足,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信任。有些事情是学生自己可以做的,教师却要再三强调,比如课后词语及解释,都要花大半节课去讲。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向,完全依赖教师发答案下来,这样就无形地吞没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来课本是编者精挑细选,从中国文学中选出来的文章,语言优美,词语多样,思想朴素高尚,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但却被教师讲成了摇篮曲,使得大部分学生起了排斥反应。

(二)应付考试,作业多

学语文本来是提高语文素养、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的,并且可以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是这都没有得到考核,取而代之的是一张考试卷,做一些连作者都不会做的阅读题,考一些生活中根本不会用到的词语。这不但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这种以分数论英雄的教学方式培养的是考试机器,却不能让真正有才能的人浮出水面。作业,无可置疑是需要的,它是对学生一节课下来知识的巩固,也是学习理解程度的反馈。但是过多的作业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疲倦不堪,愁眉苦脸,精神不饱满,上课激情不高。而且,过多的作业会占用学生课外时间。学生本来可以看一些课外书籍、报纸、杂志、新闻媒体等,学到课堂无法代替的知识,却被无情占用,这是教学的一大缺陷。

(三)缺少互动

教师一味的讲授,缺乏师生情感交流,上课互动较少。即使有些教师有互动倾向,但是准备不足,互动方式不正确,出现表面上学生课堂活跃,但一节课下来效果甚微的情况。如今的现状就是教师一节课从头讲到尾,认为只有踏实地讲授全面的知识,才能保证学生的上课效率。而学生也是完全依赖教师,等着教师发答案下来。

二、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起源

“高效课堂”源于20世纪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在受实用主义教学影响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效课堂从起源伊始,就伴随着教育学者们的辛勤探索,一切都是为了增加教育的有效性。可以说,中外教育学者对教育的有效性都做了许多相关的探索。这些探索为我们研究高效课堂提供了的基本素材和有益经验。21世纪以来,名为“高效课堂”的教改实验以迅猛之势席卷全国。其学生主动性、课堂新颖性、小组合作性、教学高效性的教学形态,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学、死记硬背、枯燥呆板、题海战术的现象,让整个教育界为之欣喜,博得了广大一线师生的喜爱。如今,本着新课改“自主学习探究”的要求,我们应大力推进高效课堂的进程。

(二)高效课堂的要求

高效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起着引导作用。课堂的教学方式多样,除了多媒体教学,还有电影教学、实践教学等。讨论、探究方式也是各式各样。学生要考虑的不是考试成绩的高低,而是如何提高文学修养、思想修养和百科知识的修养。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思考活力,并注重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在贯彻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使其将课堂上短短45分钟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三)高效课堂的意义

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可以达到“减负”的效果。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在课外开阔视野,学到更多课外知识。教师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去探究学术界最新成果。这样使得教师更加专业化,课堂效率更加高效,学生更加有激情,不再是筋疲力尽的样子,还给家长一个健康、活跃、快乐的孩子。

三、如何推进高效课堂

(一)教师

教师首先要改进自己,让自己足够专业,并且热爱所从事的事业。教师还要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放低自己的姿态,敢于接受学生的建议,以及一些超出自己知识以外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1)课前做充分的备课工作,建立起教学目标,以及课文相关知识的扩充,防止学生问起来不知所措;要想一些增加课堂活跃气氛的学习方式,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学时,教师要有热情,衣着得体,举止文雅,身教胜于言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指导。(2)课后要进行反思,哪里讲得好给自己一点鼓励,下次接着保持;哪里有些不足,要想出问题的原因,进行改正。

(二)学生

学生要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教师,也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自己,要始终记得“我是在为自己而读书”。这样既保持了适当的动力,也保持了适当的压力。学习是要有技巧的:首先要预习,对下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做一个总体把握,把自己不懂的做下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一边学习一边寻求答案,再不懂就一定要去问,将主动权在自己手上。其次,学生在课外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多看书、报纸、杂志,增加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三)社会环境

社会应该淡化学生成绩,注重学习过程,并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相吻合,而不能让学生对课堂知识产生错觉、质疑。

四、小结

高效课堂是成功教学的法宝。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在中国还不成熟,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效果日渐显著。本文针对中国教育现状,提出了高效课堂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如何推进高效课堂,希望对教育界有所帮助。

[1]李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

[2]张静.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

[3]李英.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4]王赛中.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一节课课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学生天地(2018年17期)2018-07-09 01:33:24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斯诗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