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2015-07-09 06:09亢文华汪葆玥李晓霞訾占超翟新验
中国猪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猪病防控措施

亢文华 原 霖 汪葆玥 李晓霞 訾占超 翟新验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125)

2014年我国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亢文华原霖汪葆玥李晓霞訾占超翟新验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125)

摘要:2014年,我国常见猪病中重大动物疫病如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较为稳定;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呈散发态势;猪丹毒、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痢疾等条件性传染病发病逐渐增多。本文从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繁殖障碍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染病三个方面概述了2014年我国主要猪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病;流行特点;防控措施

2014年,我国生猪生产总体平稳,重大动物疫病如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较为稳定;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呈散发态势;猪丹毒、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痢疾等条件性传染病由于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发病逐渐增多,对生猪生产形成新的威胁。按照侵害机体系统及相应临床症状的不同,猪的传染病大体可分为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传染病、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染病。本文就从上述三个方面概述了2014年我国主要猪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1 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传染病

1.1仔猪黄痢

2014年仔猪黄痢在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由于该季节气候变化剧烈、圈舍潮湿,影响采食量,造成生猪抗病力下降而发病;因此,针对仔猪黄痢的防控,首先要饲喂全价饲料;其次要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可采用0.2%过氧乙酸和0.5%百毒杀,上下午交替带猪喷雾消毒;同时要坚持自繁自养,不要盲目引种。

母猪进入产房前,要对产房及其设施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母猪生产后,要用消毒液对母猪的乳房、胸腹部进行清洗,逐个乳头挤掉几滴奶水后,再让仔猪哺乳;也可在仔猪吃初乳之前,全窝逐头使用抗菌药物或口服益生菌。

在仔猪黄痢高发的猪场,可对母猪免疫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基因工程苗,母猪产前30~40天首免,产前15~20天二免。

发病后要早诊断、早治疗,一窝仔猪只要发现一头发病,就要抓紧时间对母猪和全窝仔猪同时进行治疗。在治疗本病时,采取抗菌药物和补液的综合疗法。常用药物有卡那霉素、新霉素、痢菌净、磺胺脒等。有条件的猪场一定要做药敏试验,按照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要做到足够剂量、足够疗程,最大限度地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对病情严重的仔猪可将抗菌药物稀释于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1,12]。

1.2仔猪红痢

2014年很多猪场出现零星散发的仔猪红痢,与前几年比较,发病率明显上升,提示今后要密切关注该病的流行动态。其病原是C型产气荚膜梭菌,存在于土壤、饲料、污水、粪便及人畜肠道中,哺乳仔猪通过污染的母猪乳头、环境设施等感染。因此保持猪舍的环境清洁,加强消毒工作,在母猪分娩前,对产房及母猪彻底消毒可以有效地避免本病发生。

在仔猪红痢高发的猪场,产前可给母猪注射C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两次,母猪在怀孕中期首免,产前2~3周二免。

本病发病急、病程短,往往来不及治疗。一旦出现临诊症状,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在早期可用青链霉素10万国际单位/kg·体重口服,也可使用磺胺类药物,对急性和亚急性病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3,12]。

1.3猪副伤寒

猪副伤寒是我国早期规模化养猪的四大病之一。2014年笔者在临床病例和健康猪中分离到多株沙门氏菌,且普遍对常用25种抗菌药物耐药。

针对猪副伤寒的防控,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卫生条件是前提。在本病多发的猪场,可使用猪副伤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用20%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每头肌肉注射1 mL,可免疫保护9个月;也可将1头份疫苗用5~10 mL冷开水稀释,掺入少量新鲜冷饲料中,让猪自行采食;或将1头份疫苗稀释于5~10 mL冷开水中,给猪灌服。

猪场一旦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病猪,选择敏感药物及时治疗[4,5,12]。

1.4猪病毒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发生,目前该病毒已扩散到全世界。2011年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重新暴发流行。

2014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疫情明显减少,呈散发态势,但引起的损失依然很大,主要表现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目前猪场普遍使用的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不太理想;而盲目的“返饲”可引起其他疫病的感染和扩散,这在猪场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有关部门做好“返饲”的风险预警。

2014年未检测到传染性胃肠炎。从2014年秋天开始,发现多起A群轮状病毒感染病例,提示应加强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防控。

对猪流行性腹泻、A群轮状病毒感染和传染性胃肠炎这三种引起腹泻的疾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

首先要加强猪群饲养管理,使用营养均衡的饲料,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特别是要控制可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如蓝耳病病毒和圆环病毒的感染,这是防止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可以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本病的发生。

因此类疫病的发生与饲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注意加强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酚类、碱类、次氯酸盐、季铵盐等消毒剂对此类病毒都有效果,可使用以上消毒药物彻底冲刷圈舍,粪便要深埋发酵处理。应保持圈舍的清洁、干燥,加强通风,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注意饲养密度合理,可减少感染该病的机会。

本类病的治疗无特效药。发病后可以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并控制继发感染。腹腔注射葡萄糖氯化钠(5%~10%)+5% NaHCO3+庆大霉素;或使用葡萄糖甘氨酸溶液(葡萄糖43.2 g,甘氨酸6.6 g,氯化钠9.2 g,柠檬酸0.52 g,无水磷酸钾4.35 g,柠檬酸钾0.13 g,溶于2 L水中)供猪只自由饮用;也可灌服口服补液盐溶液[6,12]。

2 引起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传染病

2.1猪细小病毒病

近年来,猪细小病毒(PPV)病的流行范围日趋广泛,出现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仔猪皮炎和仔猪肠炎性腹泻等多种临床表现型,且季节性越来越不明显,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与其他病毒特别是PCV2的混合感染也普遍发生,危害日趋严重。

2014年,笔者实验室的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在86个免疫场(只免疫后备母猪)中79个场检测出PPV病原阳性,猪场的阳性率为91.9%,个体平均阳性率为22.8%;在7个未免疫猪场的阳性率为100%,个体平均阳性率为33.9%。结果显示猪细小病毒分布广泛,感染严重;但在调查的猪场中均未见临床症状。

在细小病毒感染较轻的猪场,建议只对后备母猪进行疫苗免疫,经产母猪不免疫。后备母猪在配种前注射灭活疫苗一次;或配种前注射灭活疫苗两次,两次免疫应间隔1个月[7,12]。

2.2伪狂犬病

母猪感染此病后常发生流产等繁殖障碍,公猪常因睾丸肿胀而失去种用能力。伪狂犬病病毒(PRV)主要通过鼻对鼻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也可在配种时经污染的阴道黏液和精液传播,并可在妊娠时经胎盘传播;或通过接触鼠、犬、猫等其他感染动物尸体传播;在适合的条件下,病毒也可经气溶胶传播[8,12]。

对全国93个猪场gE野毒感染抗体监测结果(图1)显示,gE野毒感染抗体的个体阳性率逐年上升,流行趋势值得警惕和关注。猪场的阳性率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012年以后大部分猪场对伪狂犬病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制措施。

因引种是该流行毒株的主要传播方式,所以引种前一定要先检测,只有gE阴性猪才可引进;对后备猪也应加强检测,只有阴性猪才可作种用;对种猪群进行定期检测,淘汰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猪。

现有疫苗(表1)免疫仍然是防控猪伪狂犬病的主要手段,猪场不必频繁更换疫苗。仔猪感染PRV时,可通过滴鼻进行紧急免疫。对母源抗体低下的商品仔猪,1日龄使用伪狂犬弱毒苗滴鼻或注射免疫,三周后加强免疫1次;后备母猪配种前30天、产前4周各免疫1次;经产母猪、种公猪每年免疫3次。

定期进行PRV gB、gE抗体检测,并根据抗体水平适当调整免疫程序,尽量将PRV变异株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

图1 全国93个猪场gE野毒感染抗体监测结果

2.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名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仔猪呼吸综合征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以垂直传播。

2014年PRRS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未免疫场的PRRSV抗体个体阳性率在70%以上,免疫场的PRRSV抗体个体阳性率在90%以上,免疫场与未免疫场的PRRSV抗体阳性率均在90%以上。

93个猪场中,24个猪场检出美洲型病毒阳性,其中有11个猪场检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1个猪场检出欧洲型病毒阳性。

该病的防控主要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最根本的办法是消除病猪、带毒猪,彻底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坚持自繁自养,如果要引进新猪(包括精液)必须坚持引自PRRSV阴性猪场,引进的种猪要先隔离、观察,并进行病毒检测,确定阴性后再合群饲养。

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制成功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一般认为弱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较佳,在应用中既要强调效果,又要注意安全性,因此活疫苗多在受污染的猪场使用,阴性猪场一般不推荐使用弱毒活疫苗。同时在免疫活疫苗时还要对经典活疫苗和高致病型猪蓝耳病活疫苗进行选择,以求达到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灭活疫苗安全,但是免疫保护效果不太理想[12]。

表1 国内常见伪狂犬病疫苗

2.4猪瘟

2014年,猪瘟(CSF)在我国呈现零星散发态势,临床表现以非典型猪瘟为主(图2)。发病与否和猪瘟抗体水平有直接关系,而抗体滴度的高低取决于疫苗质量和免疫程序是否合理。

猪瘟免疫应在抗体检测的基础上,确定免疫时间、免疫日龄、免疫次数、免疫剂量,制定出一个既能抵抗猪瘟临床感染,又能防止亚临床感染和阻止强毒在体内复制和散毒的免疫程序。猪瘟疫苗有细胞苗和组织苗两种,可任选其一,接种后5~7天产生免疫力,可免疫保护半年。种公猪每年免疫两次,每次4头份/头;哺乳仔猪为了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一律在20~25日龄时注射4头份/头,60日龄用同样剂量二免。繁殖母猪和后备母猪配种前30天肌注4头份/头。此外,也可根据猪瘟疫苗种类和质量以及猪瘟流行情况确定剂量。

疫区里的假定健康猪和受威胁地区的生猪应用猪瘟兔源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注射,可有效减少新的病猪出现,缩短流行过程;同时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9,12]。

图2 2014年猪蓝耳病、猪瘟、猪圆环病毒病和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监测结果

3 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染病

3.1猪气喘病

猪支原体肺炎俗称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根治困难,对养猪业危害甚大,该病在我国流行非常普遍。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生较多,新发病猪群常呈暴发态势,急性经过;老疫区多为慢性经过。继发感染是引起病势加剧和病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常见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肺炎球菌、放线杆菌、嗜血杆菌等。

控制场内猪气喘病危害的关键是在搞好全进全出、加强管理与卫生消毒工作、提高生物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对怀孕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隐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的药物控制,加强对仔猪特别是初产母猪所产仔猪的早期免疫,及时隔离发病猪,根据猪群具体情况采取定期用药、预防用药等措施。

使用抗生素可减缓疫病的临床症状,并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常用的抗生素有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12]。

表2 93个猪场PCV2病原、抗体阳性检测结果(%%)

3.2猪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和母猪繁殖障碍(PRF)等一系列疾病或症状,这些疾病统称为猪圆环病毒病,其中,PMWS和PDNS在养猪生产中较常见。

病猪、带毒猪以及公猪精液、流产胎儿等均是本病的传染源。PCV2可随粪便、鼻腔分泌物排出体外,易感猪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而感染,也可通过精液感染,怀孕母猪感染PCV2后,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仔猪,引起繁殖障碍[10,12]。

2014年对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93个猪场进行PCV2病原检测,结果显示:PCV2感染普遍;免疫PCV2疫苗猪场与未免疫PCV2疫苗猪场的PCV2病原阳性率无显著差异;93个猪场的PCV2抗体阳性率为100%,疫苗免疫猪场和未免疫猪场的PCV2抗体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表2)。

建议猪场采用综合性防控措施进行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包括采用疫苗免疫;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保持良好的圈舍通风,减少应激因素,合理分群与混养,避免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度;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做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内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减少猪群与PCV2及其他病原的接触感染机会,杜绝或降低猪群继发感染的机率,尤其是减少呼吸道病原体的继发感染机会;要有效预防和控制其他感染性疾病,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提高猪群整体的免疫水平;对于感染猪要及时隔离和淘汰[11,12]。

3.3细菌性疾病

2014年,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细菌性疫病,在一些地区发病率明显上升。对此,一是要控制抗菌药物无节制的滥用,二是控制并净化猪群中的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这两个病可引起免疫抑制,导致猪体暂时性的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使猪只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参考文献

[1]亢文华,訾占超,汪葆玥,等.仔猪黄痢的诊治[J].中国兽医导刊, 2013(6):64.

[2]焦静波.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的诊断与综合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7-8):139-142.

[3]郭头根.仔猪梭菌性肠炎的防治经验[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2(2):34.

[4]赵永良.仔猪副伤寒综合防治[J].畜禽业, 2010(3):69-70.

[5]周述辉.仔猪副伤寒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 2013(4):58.

[6]王靓靓,李训良,李鹏冲,等.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预防[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 21(1):33-38.

[7]崔尚金,苗岚飞.猪细小病毒病流行的新特点、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养猪, 2008(6):65-68.

[8]亢文华.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特点及免疫[J].北方牧业, 2014 (7):18.

[9]亢文华,郝俊峰,张仲秋,等.猪瘟综合性控制盒消灭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 2005, 32(1):60-62.

[10]吴德铭,曹永长,毕英佐.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4, 26(1):76-78.

[11]徐娜,李宝玉,娄忠子,等.猪圆环病毒II型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 2010(6):22-26.

[12]亢文华,翟新验.常见猪病及其防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1-5;5-8;15-19;24-27;72-76;80-84;84-87;91-94;95-98;102-112.

中图分类号:S85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45(2015)02-0040-05

收稿日期:2015-01-23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猪病防控措施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