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程开发开设选修课的实践与反思

2015-07-08 16:30杨威莫芬利
关键词:椭圆微课课程

杨威+莫芬利

自2012年始,随着浙江省深化新课程改革序幕的拉开,我校致力于打造特色示范高中,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发选修课程.第一年,我们在摸索中前行,合作或者独立开发了一些选修课程;第二年,我们在头一年开设的选修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并以浙江省教育厅第三届省精品选修课程评比和我校加入华师大C20慕课联盟学校为契机,开发开设了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椭圆”,被评为浙江省第三批省精品课程.下面回顾“椭圆”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过程,谈谈对微课程在促进选修课开发开设中的应用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微课程与选修课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带来一种学教方式的全新变革.要想更好地利用它,就必须全面认识什么是微课程?

微课程属于课程序列,从课程论的观点来看,课程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大范畴.我们平常的教学工作,属于课程实施与评价.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1]因此,使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具有了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性质,即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课程化了.而微课,只是微课程配套资源之一.[2]除了微课视频之外,还有微教案、微练习、学习任务单等配套资源.

目前,受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影响,高中阶段对选修课没有进行具体的考查,选修课仅仅是形式上的存在,还是没有逃脱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控制,因此选修课程经常必修化.选修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拓展、补充、延伸的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根本没有体现出来,不能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达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的目标.另外,在国家课程资源的配套中,选修课程的资源开发不到位,不能及时地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开发的微课程“椭圆”主要是想把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运用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结合课程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等特点,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加入了教学微视频、学习任务单、课后微练习等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素材.突出课程目标和教学体系、完善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健全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形成了具有镇海中学特色、学生学有成效、促进教师专业迅速成长的精品选修课程.

二、微课程“椭圆”介绍

(一)课程的定位

镇海中学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椭圆”由我校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师沈虎跃老师和浙江省教坛新秀、宁波市名师、教研组长周海军老师策划顶层设计,莫芬利、杨威、朱寒杰、张义斌等四位老师共同开发完成.

椭圆是高中数学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初步学习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解析法后,深化这一重要思想的又一重要载体.同时,椭圆作为三大圆锥曲线中第一个接触的曲线,它能够为后面双曲线、抛物线的学习提供性质类比的基础和解题方法的借鉴,因此学好椭圆有积极的意义.本课程以人教版2-1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导向,以突出方法和数学思想为主线,以满足和发展学生兴趣为依据,结合高考热点问题、典型解决方法和重要命题背景,针对镇海中学学生特点,本着提升学生认识水平和提高数学素养的原则,从椭圆的基础知识、热点问题解决方法、拓展知识背景介绍三个方面,选取与椭圆相关的知识内容编写而成.配套有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和课后练习(附答案).课件及教案方便学生课上互相交流、课后巩固提高,教学视频可以方便学生多次观看、内化巩固.凸显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作用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实用性.

(二)课程的内容

微课程“椭圆”分为三个部分共18讲,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学习.其中“基础篇”(第1~5讲)主要以椭圆的方程和几何性质为切入点,涵盖定义、方程、几何性质、离心率、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等五大内容,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是课本和高考考查的基本知识;“方法篇”(第6~12讲)主要以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中点弦问题、焦点弦问题、定点问题、定值问题、最值问题、轨迹问题等七大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解题方法的引领,突出解析法这一重要方法和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思想;“拓展篇”(第13~18讲)主要以课本中的习题例题或阅读材料为出发点扩大学生视野,内容包括椭圆的再认识、椭圆与圆的变换、椭圆的第二定义、椭圆的参数方程、椭圆的光学性质、椭圆中的极点极线,希望从新的高度和角度加深对椭圆性质的理解.课程选题都源自高考考题或经典例题,通过剖析题目背景、探究解决方法、挖掘背后联系、提高解题能力,从而为后续学习圆锥曲线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特色

在前期开发及实施的基础上,我们不断积累和修改完善课程讲义、教学设计,又加入了教学微视频、学习任务单、课后微练习等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素材.突出课程目标和教学体系、完善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健全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形成了具有镇海中学特色、学生学有成效、促进教师专业迅速成长的精品选修课程.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注重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相结合;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注重课堂内容和课外内容相结合;注重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相结合;注重视频讲解和课堂讲授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注重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注重自我评价和练习评价相结合.

在镇海中学邀请的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的教授对我们开发的选修课程的点评中说道:“该课程设置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科学有效,符合学生实际.内容编排由易到难,有层次,有内在逻辑.内容充实,呈现多样,有文本,有图片,有表格,有课件,有视频.有利于学生自学.内容选取既立足教材优势又弥补教材不足.知识总结归纳细致,富有探究性.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endprint

三、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因为是初次尝试,所以在开发开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无论是前期课程规划设置、视频录制、课程实施等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微课程规划设计时“度”的把握

大家都知道选修课是必修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或旨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或旨在培育学生专业兴趣、拓宽学科视野、提高探究能力,或旨在让学生感受学科的发展方向.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目的,其前提都是通过教师提前对选修课程的设计即课程纲要的规划来总领,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来体现.因此,课题的选择的“度”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由于选修课的教材需要教师自己开发,既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围绕着“你的课程纲要、你确定什么课题来体现你想要表达的数学思想或方法”是每一个教师在课程开发设计之初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而这个选择的“度”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好好斟酌的.[3]

(二)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

由于微课程的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而高中数学常规课的课堂容量都较大,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创新,需要不受平时课堂教学内容的限制.课堂上必须有清晰的知识脉络,呈现过程设计的新颖巧妙;必须有到位的教与学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必须有多样的教学形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用较少的时间产生最好的效果.因此在录制关键的微视频时,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是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ppt视频,还是用“e板会微课大师”完整呈现教学思维过程等等,都需要全面的考量.

(三)微课程视频的录制方式

在开发的过程中,微视频是微课程的主要载体,视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微课录制的过程有多种类型,我们采用的“录屏式微课”是比较方便快捷、成本低、使用普遍的一种制作方法,它表现力和可操作性非常强.常用的软件除了电脑中常备的一些软件外,还有“屏幕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简称CS)和“e板会微课大师软件”.有的课我们采用的是录屏加动画演示的呈现方式,有的课采用边讲边写的录屏方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课堂教学的真实场景.由于制作微课视频对教师的语言要求较高,因此在录制过程中需要反复斟酌,尽量避免出现废话、重复的话,追求一气呵成.据教师反映,普遍一个短短的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在备好课的前提下,录制和编辑的时间前前后后超过4个小时.

(四)课程二次评价体系的完善

通过实施后反馈,该课程教学视频制作精良、讲解易懂、课件教案齐全、课后补充作业难度适中、答案详细,不仅适合学生选修课学习,更加适合学生课后自学巩固.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该课程不受课时限制,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教学课件、完成课后练习的方式即掌握该十八讲内容;但是相对于成绩较为薄弱的学生,虽然该课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适合学生课后多次观看教学视频,内化主要教学思想、巩固解题思想方法,也可以减少教师课后辅导的时间、减轻辅导的压力.但是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部分学生没有条件二次观看,即使多次观看了,但是课后的练习没有改变,或者说没有更多的可用的检测学习成果的练习来进行自我评价,因此,学习效果难免打折扣.

四、对于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思考和收获

微课程作为一个新事物很多教师对其概念界定还不完善,在课堂教学中,其应用方式也还处于探索与实践之中.但是,这种不完善又给我们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提供了实践和探索的舞台.

(一)微课程开发的过程是重新认识自我提高的过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师成长的需要.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制作微课程也让教师在培训中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教师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4]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认识.认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自我的优点,在开发尤其是视频录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制作的视频更加精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微课程和学科教学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传统的学科教学充分发挥了其教育属性,在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的同时,更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成长.在教学方式上,微课程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它还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互动交流、提问研讨的方法,把课堂还原给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熟读课本、观看视频讲解、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检测,也有教师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再大家看视频对照、最后练习评价的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说,微课程与学科教学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而是携手教改的一对“好朋友”.

(三)微课程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方式是多样的

因此,选择适当的课型适当的内容进行微视频教学是有必要的,由于微课程本身时间长度的限制,当面对较复杂逻辑体系的知识时,其学习效果会逊于具有较大容量的学科教学这一方式.因此,知识结构简单、简易明了的知识可以大胆地使用微课程,而内部结构复杂不易阐述明白的知识,就不宜采用微课程的形式.这就需要一线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微课顺应时代发展而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潮流,我们相信,高品质的数学微课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与环境的交互意识,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从而更加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需要,改变低效的学习模式,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达到培养学生合作研究、探索实践能力的目的,可以说,“微课”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 马九克. 微课程及微课程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9):14-15.

[3]杨威. 小议知识拓展类选修课课程开发开设的“度”[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7):17-18.

[4] 秦越霞.草根专家“微课程”:访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主任李玉平[J].广西教育,2013(8):54-56.endprint

猜你喜欢
椭圆微课课程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道椭圆试题的别样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