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萌
摘要: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仅存在个体间差异,也存在个体内差异。尤其在新课程这样一个开放的背景下,学生之间的差异被明显地显现出来,而在内高班,这种差异更加突出。如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一直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笔者根据近几年的从教经验,从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生差异;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17-2
一、紧抓教学工作
1.注重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困生,并不是上课期间听不懂,而是对某学科不感兴趣,如果授课知识过于平淡、枯燥,学生会渐渐产生厌学的心理,觉得此学科特别的乏味。尤其比较懒惰的学生上课没有听,课后也不会去看,更不会主动去问老师或同学,这样作业就无法完成,从而也就没有一丝的成就感,导致对该门学科失去信心,从而上课也就更不想听,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便形成了所谓的学困生。而如果在教学过程的一开始,先提出对整堂课起关键作用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问题激起了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与当前学习的问题之间的认知矛盾冲突,这就形成了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内部条件,学生将会以高度的注意与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以跃跃欲试的心态试图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形成了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的情境,为教学的展开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有一小部分同学,他们上课不发言,讨论当听众,甚至不记笔记,不做作业,完全成了班级的“旁听生”;还有小部分学生主动找过老师,表示无法控制自己上课期间思想开小差,自己也非常着急;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初中才开始用汉语授课,在语言上还有一点点障碍,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他们就是所谓的学困生了,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特点就是自制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兴趣不够浓等。如何促进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呢?如何让每个学困生在每个问题提出来之后,积极地思考,并准备回答呢?
在讲述“指数函数”这节课时,在“指数函数”这节课中,主要是要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能利用图像和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我将全班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组,每小组中基础良莠搭配,且将每个学困生尽量分到不同的小组,并担任组长。在学生用描点法作图以得出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环节,我让每小组用描点法完成y=(14)x,y=(13)x,y=(12)x,y=(23)x,y=(32)x,y=2x,y=x3,y=x4的图像,每人作两个,通过八个图像,小组内讨论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且各小组长准备好回答小组讨论的结果及理由。内高班的学生集体荣誉感非常强,因此可以小组间进行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增强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了,尤其小组长,俨然一个小领导,分配任务,并总结发言。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绝大部分学困生缺乏自信,在学习上找不到自己的价值,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他们知道原来数学也不是那么难,自己也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3.例题提问分层阶梯式,让学困生有收获,学优生有提高
内高班的课堂有一个特色,那就是课堂氛围特别好,而事实情况是有不少同学并没有真正听懂,只是跟在后面说,似懂非懂,因此课堂提问这个环节就很重要。而内高班的学生由于种种特殊原因,基础差距比较大,因此在例题习题的选择上要阶梯式前进,让学困生能尽量跟得上,学有所得,又让那些基础比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听得明白,学得扎实。
在课堂提问方面,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提心吊胆,怕被老师提问,怕答不出来而难堪,甚至怕老师对自己有看法,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斟酌一下问题的难易情况,一开始要准备一些比较基础、简单的题目,同时,在答完了之后,要给以赞扬,以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批改作业以及在课堂上察言观色,适当地提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能够“跳起来摘桃子”,如果被问题卡住,教师可以在旁做一些提示,即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磕磕绊绊地回答完问题,这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鼓励,毕竟是回答出来,而于他本人,对这样一个知识点的印象也会大大加深。
4.注重课后的查漏补缺
通过作业,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有课上内容理解错误的,有的甚至课上没听懂借鉴同学的等等,对于这些同学,他们的作业要面批,指出他们在上一节课中出现或遗留的问题,并立即指导加以纠正,以避免问题的累积。一些科目前后知识联系紧密,前面的知识点不掌握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这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及时解决问题。
在考试结束后,要求学生对自己作小结,老师对试卷和成绩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对于失分较多的题目,应予以重视,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和错误,设计下一步的教学方案。
5.把握教学进度节奏
进度节奏指教学过程张弛快慢有度,这一点对于内高班的同学来说尤为重要。许多学生都向我反应内地人的生活节奏要比新疆那边快得多,在学习方面也是一样,刚来的时候他们特别不能适应,尤其是一些来自新疆偏远地区的学生,虽然我们已经将三年的教学任务延伸到四年完成,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不能跟上我们的节奏,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老师硬是一板一眼地按计划来,就很容易造成差异的产生。应该给学生一个过渡期,渐渐加快到正常进度。
另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张弛有度。对于长期教学(如一学期、一学年或一个学习阶段)来说,学生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其身心之弦易绷断;反之,长时间懈怠,又不利于他们的潜智开发。对于一节课而言,倘若让学生在45分钟之内高度紧张或完全放松,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当一节课进到需要强化的部位(即一节课的重要难点),需要学生紧张时,教育者一般是放慢进度(速率放慢或多次重复);而对于一般性知识的讲解、对于铺垫性语言和过渡性语言的描述,一般是在松弛的状态中加以快速完成。现在很多学生厌学,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学进度太快。快进度造成学生长时间高度紧张,以及学习上的“欠账”,学生因而厌学(即使优秀学生也会如此)。张而不弛就是有劳无逸,这是当前教育的一个弊端。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适时地进行进度节奏的变化。
二、重视班主任工作
1.缩小差异要从头抓起,尽量避免产生差异的可能
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要尽快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尽量减少差异产生的可能。因此要立即对学生的情况作一次调查,可以查阅学生个人信息资料也可以作问卷调查或者个别谈话询问,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人生观与追求目标、学习能力与方法、兴趣爱好等。有了调查结果之后,再根据各个同学的情况任命选拔班干部,安排座位等,一切做到有的放矢。
2.建立奖励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
互相帮助是教学中一贯倡导的做法,实践证明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应该是教师个别化教学的补充,也应该是教师要充分利用的一个教育资源。
合理安排座位是促进学生互相帮助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基础好坏搭配,性格内外向搭配,文理偏科互补搭配。另外课代表及班委的选择也很重要,一个好的课代表可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某门功课。定期在班级里开展学习交流会,请各门功课学习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3.关注学困生,多进行品质教育
作为教师,偏爱学优生好像是大多数人的一种心态,但社会需要和职业责任告诉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关注所有学生。尤其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大的耐心去关注学困生。要付之爱心,和风细雨,对症下药,建立学生的成功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给学困生吃“偏饭”,多提问,多参与,多关注,多激励,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
另外,要建立学困生的个人档案,针对他们的日常表现以及心理特点,做一个详细的记录,并且要经常更新,这样就便于我们从动态中观察后进生的变化,也有利于我们对后进生的辅导与教育。同时,要多与他们沟通以增进理解,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乐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