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耀国
摘 要:情感教学是创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寓导于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情,引领学生体验情感;寓感于情,捕捉课文动情点。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只有教师让情感导航,才能让学生乐学、勤学、巧学,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情感教学;高效课堂;创建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如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合理利用学生的情感资源,那将会使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活力。
一、寓导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手段之一。新颖独特且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导语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由于农村学生的生活基础和生活阅历有限,对于教材中介绍的生活背景和人物的生活环境很难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对于人物的情感也无法产生共鸣,教师应根据课文所传导的情感价值观,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随着课文的情感入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中,在介绍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之后,多媒体课件上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并配以动画:一个漂亮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她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她会因此而退缩吗?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好奇心理,在舒缓、柔美的配乐中自读课文,学生迫不及待地想通过阅读去了解文章内容。因此,为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严谨、执著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理解“美丽”内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寓教于情,引领学生体验情感
语文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共同体验作者情感的过程。学生情感体验的深刻程度与教师对教材情感因素的发掘、引发和表达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1.优质资源,巧妙恰当使用
充分使用多种教具,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用以增强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从而使学生形成情感体验。如,学习《鲁滨孙漂流记》时,就可以截取影片《鲁滨孙漂流记》选段,让学生了解鲁滨孙在荒凉的海岛上没吃没穿,被野兽袭击的二十六年的痛苦生活,但最终回到了英国。看了这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效率随即倍增。
2.知识拓展,深入生活实践
语文来源于生活而又用之于生活。根据这一特点,尽量把阅读、写作放到社会生活这个大课本、大课堂、大学校中去,让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获取第一手感性材料,从中感悟人生之真谛、知识之可贵、世界之精彩。如,学习《美丽的清澜港》时,通过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播放大海朝阳初升和秋天的月夜视频,让学生体验阳光下海的静谧、迷人的色彩,月光下海水清澈、水影的明晰等,感悟作者陶醉在大海明净和清新之中,情景交融,心旷神怡,赞美和热爱大海之情跃然纸上,把艺术美升华到情感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境界,激发其对大自然、对家乡、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
3.情景交融,优化课堂结构
依据文章本身特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兴趣点,选准课堂教学切入点,把课文改编成小品、剧本,师生共同表演,力争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做到既环环相扣,又有张有弛,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半截蜡烛》时,指导学生编排一个情景剧,让他们身临其境,用心去感受杰奎琳的聪明可爱,伯诺德夫人内心的胆怯和紧张,三个德国军官的横行霸道,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为了保护那半截有金属管的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想尽办法,团结一心的精神。
三、寓感于情,捕捉课文动情点
作者有感缀文,学生读文动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阅读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作者的情感是否能被学生感受,进而得到自我体验,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动情点,有的放矢地把作者的感情波澜传导给学生,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以高大笔直的桃花心木为印象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其动情点是桃花心木的独立自主。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仅及膝盖高的树苗居然能长成高大而笔直的树,且树形优美,使作者看到了桃花心木的顽强精神,“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大树就不成问题”;又使作者看到了“独立自主”的品格,“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至此,作者为什么要赞美桃花心木的感情已跃然纸上,正是这种感受引起了作者感情上的爆发,这深深埋藏着作者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尤其是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只有教师让情感导航,才能让学生乐学、勤学、巧学,构建出一个轻松愉快的高效
课堂。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