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凸显

2015-07-06 14:08赖舒迪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

赖舒迪

【摘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硬性的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的接受知识. 整个教学活动中,没有充分的尊重学生,而是将教师教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发展. 新课改提出:课堂教学本身是动态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而全面健康的发展自我. 对此,新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凸显,同时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作用;凸显

新课改指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主动精神,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不教,即: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从而不断的提升自我. 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性,教育改革的核心也在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凸显. 而所谓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凸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尊重和发展学生为核心构建教学活动,进而让学生自主的、积极地去探究、选择,等等.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凸显.

一、以生为主开展教学活动,给予学生自主权

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占主体位置,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则被动的接受. 整个课堂成了静态的知识传授,学生对于知识的态度则是背诵、反复记忆等,其思维也成了固定模式发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倡導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凸显,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情况,自主学习情况,等等. 对此,作为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等,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和认知数学知识的本质,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便于今后自我学习的发展. 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生本教育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强化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的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时,笔者鉴于学生对余数认知的薄弱性,通过分水果的形式来让学生在感觉上有余数的概念,即:一共有7个苹果要分给3个人,每人分两个的情况下还剩下1个;之后引导学生模仿这样的情况进行编写案例;最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用除法的话都除不尽,有剩余,从而认知和了解到了余数. 这样,以学生认知的角度为着手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规律,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属于一种行动,小学生年龄较小,集中力也有限,想要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增强技能和素养,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即:能够激励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 而教师无疑是推动学生动力的原始力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开放的、自由的环境中更容易发挥自我.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结合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发挥自我. 笔者在教学中,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同时设置一定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发展思路上形成问题探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强化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教学内容时,笔者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来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我:你出去旅游过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形容一下这个景点的位置吗?尝试说说表达位置的方法一共有哪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开放性的问题中自主探究,对数学知识实现再创造,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强化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凸显

《数学课程标准》中说:“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同时让一些积极意识强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影响,不能够充分起到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拓宽传统的评价范畴,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综合技能和素养等内容都融入到评价体系中来,同时拓宽评价方式,强化评价体系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而为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凸显提供后盾力量.

如:在教学中,笔者将学生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自主学习情况、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融入到评价的内容中来,同时采取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来对学生的整体进行评价,提升评价的公平性、全面性,等等. 让学生更清楚、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自我,便于学生纠正自我,凸显自我主体性作用,从而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身属于是动态发展的活动,是教与学的相融合过程. 在教学中,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其教育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可以说,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系列教学活动,进而充分的展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推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得到自我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形成,最大限度地展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亚萍.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小学数学教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