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承寿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被列为四大目标之一,贯穿于所有数学内容的学习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最终目标. 在负责省课题《问题解决》的子课题《在教学中增强教师驾驭问题的能力》的研究中,深深体会到要培养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课堂教学中必须用好题,激发学生兴趣;读懂题,融入题境;重分析,突出数量关系;教方法,形成解题策略.
【关键词】 好题;读懂;数量关系;策略;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被列为四大目标之一,贯穿于所有数学内容的学习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最终目标. 在负责省课题《问题解决》的子课题《在教学中增强教师驾驭问题的能力》的研究中,深深体会到要培养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必须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用好题,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学生需要的是好题, 好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融入其中,乐不思返.
“好题”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既能联系生活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题”的解题途径和策略是多种的,需要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挥多种的数学思考;“好题”具有启示意义,有利于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 课改后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生活情境,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呈现形式. 比如一年级教材中出现的纯图画式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习情趣,使其身临其境的了解题意. 进入二年级,教材图画式的问题减少,逐步出现一些半文半图、或表格式、或图文结合,或直接文字叙述的题,有利于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到了高年级,则多以文字叙述或表格式为主,有利于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这些题都是好题,所以教师要先用好教材中的题,在教学时,以一定的“事件”为载体,展示和演绎主题图的情景. 另外由于受生活环境、认知差异等影响,教材中有的题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学内容的特点,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开发再创造. 比如,我在教学“分类”中,没有单纯依赖教材中的主题图,还利用校门口有一家便利店的条件,领学生到便利店转了一圈,引导学生观察:什么样的商品摆放在一起?结果,回到教室后,学生纷纷发言:看到啤酒和啤酒在一起,香皂和香皂在一起,方便面和方便面在一起……进而得出;同类的商品要摆放在一起. 这样教师顺利引入课题: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同时也为学生理解分类,进而学会分类打好了基础.
二、读懂题,融入题境
传统的教材,最大的缺失就是忽视了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心理上的第一个转化,呈现的应用题形式单一,条件总是围绕着问题来说的,不多不少,不需要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而课改后的教材,有了飞跃性的进步,丰富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但由于信息是纷乱的,有隐蔽的、有多余的,这就要学生学会去观察、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也就是要完成“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个转化. 因此“读懂题”显得至关重要. 在此强调的是“读懂题”,“读懂”不仅只是能区分题目中的条件和所求,而是要把题目的情境内化成自己的认识,并保留清晰的印象. 一个想要解决问题的人,就如一个演员,要把自己融入剧情才能将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读题者,只有置身于题目的情境中,把自己当作当事人,全身心投入,理解题意的效果才能好. 一个读懂题的人能在读完题后洞察到题目的“骨架”,也就是数量关系. 读题要做到“读”、“融”、“敲”、 “述”. “读”有经验的老师说“读题一般要读三遍. 一遍读,搞清楚是什么事;二遍读,筛选,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谁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三遍读,要解决什么问题?想能解决什么问题?”“融” 边读边表演或用手势或画图表示,模拟情景,让自己融入其中,使数量关系展现眼前. “敲” 抓住关键句,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 “述” 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使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
例:情境图出示“一个足球50元,一个排球40元,一个篮球60元;(1)篮球比足球贵多少钱?(2)排球比篮球便宜多少钱?”“贵、便宜”这两个词学生较难理解. 因此可先让学生多读几遍后,抓住重点词,采用换词法读题后交流、比较体会. 如把“贵”换成“多”,把“便宜”换成“少”再读,小组讨论、比较题意是否改变. 接着用更具体的数学语言60比50多多少?40比60少多少?表示出来,也可配合线段图帮助理解,最后转译为数学算式,这道题就解决了.
三、重分析,突出数量关系
课改后的教材虽说为学生提供了不少新鲜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 但是,没有了关于数量关系和线段图的教学内容,也不直接讲概念和数量关系,具体的例子也少了. 这让人觉得新教材在完成学生“解决问题”的第二个转化(分析数量关系,探求解题方法)是一带而过. 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依然用老的方法去教;有的教师不敢讲数量关系,生怕束缚学生的思维;还有的教师,由于没教过旧教材不会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把落脚点放到了解答问题上. 其实,我认为新教材省略了分析的过程,不给数量关系式,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是留给学生和老师更大的空间,既能增强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又给了教学随机生成的机会,增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可見新课程对于数量关系不是不教,而是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悟”,在亲历中去抽象数量关系的模型,是教给学生一种数学思考的方法. 因此我认为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大胆的继承旧教材“应用题”教学的宝贵经验,突出对问题解决中数量关系的教学.
小学数学中数量关系有两种,一是反映加、减、乘、除意义的基本数量关系,二是密切结合某类实际问题概括而得的常见数量关系. 要突出数量关系,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和建立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含义,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结合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在具体的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减、乘除的意义和互逆关系. 通过扎实四则运算的教学,让学生积累原型,知道在什么时候用加、减、乘、除运算. 其次要会从实际问题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比如:路程 = 速度 × 时间. 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传统应用题教学中也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如分析法、综合法、作图法等,这些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十分有帮助.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熟悉的符号表达问题情境和问题.
2. 根据所求问题和条件,运用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分析数量关系.
3. 回忆所学运算及其他内容的数学意义,将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
4. 向别人解释自己所列模型的实际意义.
例:二年级(下册)第82页的例题,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了问题:大猴采了3筐桃,每筐12个. 小猴采了6个桃,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图里告诉我们什么事,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进行思考,可以根据“大猴采了3筐桃,每筐12个”,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桃;也可以根据问题“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想到大猴采的不知道,应该先算大猴采的个数. 无论哪种想法,当明确了这个“中间问题”之后,解题思路也就形成了. 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求大猴采的个数,要用每筐个数×筐数;怎样求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要用大猴采的个数+小猴采的个数. 在学生列式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下面几个问题:这道题是分几步解答的?先算了什么?为什么要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是利用哪两个条件计算的?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
四、教方法,形成解题策略
“策略”是问题解决的重要保证,也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所在.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可以教的,关键是怎样教?策略不是靠简单的传授,不是死记硬背,要靠学生去感悟. 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将“隐性”的策略“显性化”. 具体做法是,在解决问题前,教师鼓励学生思考需要运用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使学生注意是否要调整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之后,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为什么用这种策略?怎样运用这个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时,还有没有比它更合适的策略?”必要时,把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到数学思想的高度. 形成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思考问题的意识.
总之,要培养学生数学问题的解決能力,在教学时应先选择或创造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好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引导使学生融入情境,读懂题;再经过分析使其在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感悟数量关系;而后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经反思,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构建常用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型,最终达到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